索引号 11330206MB0W334188/2025-209140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郭巨街道
成文日期 2025-02-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
索引号 11330206MB0W334188/2025-209140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郭巨街道
成文日期 2025-02-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
郭巨街道办事处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郭巨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双一流双示范”建设目标,坚决落实“六促六优”专项行动,讲忠诚、敢担当、争作为、守底线,坚定不移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全力推进稳增长、提信心、强主体,提振经济、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24年,郭巨街道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22亿元,同比下降8.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50亿元;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11.85亿元;累计完成正常性税收1.01亿元,其中五年内新增三产854.61万元;累计注册三产企业35家。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总面积5096亩,其中:早晚稻、油菜等粮食种植1280亩;花卉苗木3889亩;蔬菜742亩,产量1797吨;瓜果123亩,产量1268吨。

全力服务国之大者。持续护航浙江LNG三期、峙头矿区综合利用、甬绍干线、528系列配套工程、“两场一仓一中心”等省市区各级重大项目建设,清单化管理、责任制落实、专班化推进,全方位做好项目要素保障服务,全年共完成农转用报批698.572亩、交地394亩、消纳渣土43.1万吨,统筹协调多个528配套工程近210亩项目部用地空间。

助企惠企持续扩面。以孵化布局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培训海靖环保科技公司、海湾重工公司、光大环保能源公司 3家苗子企业完成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指导中宅矿石码头开展国家级星级绿色港区创建,辅导海靖环保科技公司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打好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升攻坚战,做到“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推动飞跃橡塑厂等3家企业通过自我提升、重组收购、拓展合作等模式“腾笼换鸟”。

(二)统筹推进拓空间、提品质、抓融合,城市品质、乡村面貌实现新蝶变。

推动产城空间拓展。将征迁清零作为牵引性工作来抓,秉持拔“硬钉子”、蹚“深水区”的决心,全力以赴推进峙南、华峙等重大项目,全年完成6个项目共7处住宅及11座坟墓拆迁。以拓展优化城镇发展空间为核心,坚持“拆改建管”一体推进,集中开展违建再排查、打击流动摊贩、沿海中线-白洋线沿线环境卫生整治等专项行动,共拆除违建面积0.83万㎡,拆后利用率100%,取缔流动摊贩420余起,累计拆除各类农棚60余处。高质量完成郭巨辖区首个安置小区分房工作,妥善安置拆迁户118户,分房177套,销售面积19044㎡。

打造城乡建设样板。坚持以“匠心”细琢高质量城乡品质,高标准完成于家岭隧道出口、沿海中线路口、郭巨街心公园改造、滨河步道提升等一批小而美的景观工程;顺利完成郭巨峙头客运站场配套道路工程、紫微岙农村公路护栏维修、老白洋线鲤鱼山段路口拓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郭巨综合文化中心即将于今年3月试运行,民生联合体工程、LNG瓶组气化站工程完工验收,非遗数字展览馆正式启用,郭巨敬老院项目进场施工,城市综合驿站确定方案,兴巨路、横一横二路改造工程等门户入口加快焕新。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积极谋划东方大港文旅项目,深度挖掘福民村、大岭下村、双岙村、洋涨村等旅游资源,打造集港口观景、未来乡村、农耕体验、山海非遗等于一体的郭巨特色研学路线。依托“千年山海古镇”自然禀赋和人文古韵,纵深推进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2024年元宵踩街、香水莲旅游文化节、紫微湖路亚钓鱼赛、东方大港杯同心毅行大会等文旅活动,线上线下参与超100万人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北沙牛保种基地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进度验收;全年共培育高素质“新农人”8人。

擦亮生态环境底色。积极推进紫微岙寻梦溪坑、变电站环境整治、盛岙水系沟通等一批生态建设类项目,顺利完成郭巨官山头东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约1000万元启动实施洋涨建设用地复垦项目。以“千万工程”为抓手,坚持“抓热点、攻难点”,构建“1+1+N”常态化联动机制,闭环管理两路两侧、田园整治、秸秆禁烧等14项巡查任务。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紧盯辖区生态领域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自行排查27个环境问题,圆满完成华峙引水、西门大河清淤2项重点水利工程,实现区域水质显著提升,保持在Ⅳ类水左右,全年PM2.5浓度22.7μg/m³,空气质量优良率96.1%。

(三)深入推进兜底线、强保障、促共富,民生福祉、生活品质迎来新改善。

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完善三张民生清单,联动多方力量,持续深化“医路有你”、“海娃心社”等特殊人群项目化帮扶。依托“E路通”平台,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及服务站建设,成功获评省级新时代枫桥式服务站。稳步夯实郭巨反走私工作基础,全年重点巡查9次,布设13个反走私高清摄像头,重点强化双屯、洋涨码头、雄镇矿区点位管控,反走私中心项目争创省级试点。垃圾中转站建成投运,有效缓解生活垃圾“最后一公里”的矛盾。协助华峙、洋涨两村拟定华洋嘉园老年房分房方案、开展分房工作,协调推进水电气、道路绿化等基础配套工程。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持续做大做强峰南社区“幸福丰养”养老品牌,以峰南社区为样板,精准推动嵌入式服务,持续优化全域适老环境,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2024年,峰南社区成功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成功入选省级农村社区聚集式养老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为宁波市唯一;成功入选省级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创建,系北仑区唯一;全年接待居家养老工作考察团队约50批。切实做好市场管理工作,目前辖区共有正常经营主体约1500余户,其中食品经营类经营主体约200余家,注册登记特种设备239台;累计开展各类抽检行动11次共70批次,核查处置率100%;郭巨菜市场评定为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同时,以共富工坊为载体,整合12个共富阵地,吸纳卡嫂、残疾人、海娃家庭近百人,联动企业、社会组织,定向输送岗位,初步实现人均1000-3000元/月增收。

教育文化蓬勃发展。深化郭巨学校教研训一体化,推进“非遗”项目校本化,郭巨学校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居全区前50名2人;郭巨幼儿园“山海城”园本课程作为宁波市唯一入选作品在浙江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展播,《乡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力提升方式研究》获宁波市教师教育科研课题一等奖。持续做精“海娃之家”品牌,为辖区42名海娃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化教育支持,开展海娃系列活动840余人次,儿童友好氛围日益深厚。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评比,先后获评宁波好人1名(郑杨芳),北仑好人6名,推选6户“文明家庭”,6户“最美家庭”,4名“北仑区新时代好少年”,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共开展活动约98次,参与人员约1875人次,举办公共文化类活动共55场。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贯彻落实社保医保政策,全年完成新增参保人员289人,参保率达到99.85%,新增办理城乡居民医保36人,办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259个。关爱“两低”、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确保帮扶措施落地落实,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15.67万元,临时救助47户,帮助特困人员9人、困境儿童22人。挖掘社会资源,开展慈善捐助,全年共募集“一日捐”善款约20万元,覆盖19个村社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人员达2500余人,发展4家企业冠名基金,共计15.1万元。加强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开展婴幼托育服务,全年共开展0—3岁婴幼儿家庭入户指导28次。正式启用北仑120中心郭巨急救点,标准化配备急救人员队伍和急救资源,截至12月底,急救点共接到120调度指挥中心呼叫出车132次,平均出车次数为2人次/日,覆盖邻近街道及最东端的峙北工业区,缩短了近15分钟急救反应时间。

(四)扎实推进防风险、解隐患、促和谐,安全防线、发展底线得到新巩固。

信访工作平稳有序。全年,线上办理信访件192件,其中“12345”170件,办结率100%,线下接待来访260余批次,全年化解较大信访事项3件。累计受理化解社会矛盾314件,综合运用“专班化解、联合协作、倾情帮扶、律师引导”等工作法,调处化解308件。圆满完成75周年国庆、佛教论坛等重点保障任务,持续关注整治群体性不稳定因素,落实日会商、“零报告”制度,采取“领导包案+信息员跟控+三方安保盯防”管控措施,有效调处社会面隐患。

安全生产落实有力。全域推进辖区安全保障,积极开展“拆窗破网”专项整治工作,完成拆除防盗网209户834个,打通“生命通道”,拆窗破网工作高标准通过市级验收;全力清空危险品场地,化解非法占地经营隐患。运用“大数据+大脚板”,组织全网格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141体系”助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平安守护大巡防、非法“群租群居”排摸等专项行动和网格专项拉练12次。持续开展平安点位现场督查,通过浙政钉平台对辖区913处平安点位开展现场督查,发现隐患58处,整改58处。严厉查处电瓶车违规充电,布点220个公共充电桩,消除用电风险隐患。

社会治理扎实有效。2024年,郭巨共有户籍人口21610人,流动人口6095人,流动人口相比去年新增1152人,同比增长23.3%。全年,郭巨街道警情共852起,其中刑事警情33起,同比下降5.71%;治安警情49起;纠纷警情271起,同比下降7.51%;家庭暴力警情2起,同比下降60%;溺水事故0起,同比持平;打击违法犯罪45起。针对“集卡东移”现状带来的区域交通安全隐患问题,街道联合公安开展全域摸排,对沿海中线、新老白洋线、华峙物流堆场周围等20余个交通安全隐患点落实集中整治工作,全力推进郭巨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实施“甬网善治”工程,构建“1+34+N”矛盾排查化解机制,融合党政领导接访、共享法庭等力量,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建立联村社工职责清单,打造农居混合型社区网格基层治理标准化体系,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经济指标增长承压。一方面,招商引资要素不足。郭巨地处北仑最东端,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北岸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相对较为丰富,以国企、央企、大型民企为主,在该区块较难开展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另一方面,发展要素制约明显。除峙北片区以及峙南东方电缆公司、物流基地外,街道落户经济主体中,以作坊式小微企业为主,三产发展滞后,缺少体量大、支撑作用强、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经济增长空间受限。

(二)基层治理社会面风险加剧。近年来,随着省、市、区各级重大项目落户郭巨,建筑工人、集卡司机等外来人口数量急剧上升,这些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得郭巨社会结构复杂化、资源分配矛盾、社会问题凸显,基层治理难度陡增。

(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显。随着“两场”整治项目的逐步推进,郭巨片区内大型特种运输车辆骤增,与现阶段郭巨交通基础设施的不配套,如:郭巨高速出入口均为单车道,激增的车流量经多车道汇流成单车道,影响集卡车、私家车等同行抢道;白洋线多处路口交汇处都存在视线盲区;部分路口开口设置距离过远,车辆、行人存在逆行等,导致区域内安全隐患剧增。

三、2025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郭巨街道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北仑区以“三个全面”推动实现“三个当好”的全新奋斗目标,高标准打造郭巨“现代港口产业城”,在补短板、强民生、促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奋力推动形成“一城两端三区四业”发展格局。

(一城,即生态宜居、全龄友好、整体智治郭巨古城;两端,即现代化产业发展端、公共服务优享端;三区,即峙北、峙头、峙南三大开发区域;四业,即临港产业集群、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港口后服务业、大宗商品储运。)

(一)集中精力促提升,勇当高品质建设先锋。以港城一体化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巩固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纵深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自然禀赋、古城人文优势,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上持续赋予新的发展内涵。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力争郭巨综合文化中心于一季度高质量交付启用,残疾人之家、海娃之家、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民生综合体于6月底投用,郭巨敬老院于12月底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加快推动郭巨卫生院扩建、上台岙公墓地扩建、郭巨文化驿站等项目。

(二)久久为功优民生,善当高标准为民模范。瞄准区域人口结构特征,聚焦“一老一小”、流动人口、产业人口,完善优化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七优享”服务保障全覆盖。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技能培训、生活保障等兜底服务。推进东港社区现代化社区创建,启动峰南社区外立面改造工程,优化峙东社区邻里中心,围绕新党群服务阵地,积极联动群团力量打造可感可及、普惠共享的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壮大强社公司规模,深入“共富联盟”建设,畅通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渠道。

(三)革故鼎新谋转型,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坚决扛起服务国之大者的郭巨担当,积极融入国家大战略布局,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确保峙南片区、中宅“飞地抱团”、梅山港口基础设施配套道路等项目净地交付;有力解决峙头矿山历史遗留问题,有序开展约2000亩征地协议签订;妥善化解社会面风险隐患,平稳推进半山危化品堆场第二通道等项目。挖掘新增税源,持续开展重点企业遍访行动,加强重点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靠前服务LNG三期、东方电缆二期等在建项目,保工期促投产。

(四)全力以赴保平安,敢当高水平安全楷模。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大局,结合郭巨实际,以“五大攻坚行动”为重点,紧抓维稳安保、矛盾化解、信访接待、交通整治、平安专项行动等工作,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完善“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格局,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处置保障体系建设,系统解决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慎终如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