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25U/2024-201337 |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大碶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4-06-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25U/2024-201337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大碶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4-06-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其他 |
“说正气、唱家风、绘清风,让我们共同弘扬正气、传承良好家风、描绘清风正气,进一步推动社区的党建工作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6月13日,阳光正好,清风徐来,灵岩社区的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和网格员们在新建成的“清风广场”齐聚一堂,沉浸式体验这个“碶上微景”的建成仪式。
说正气:北仑建区40周年,用心书写担当
灵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特邀请到“浙江好人”——宁波市劳动模范、宁波北仑公交五星驾驶员——陈仁宽莅临开展一场以“北仑建区40周年 用心书写担当”为主题的初心党课宣讲。
陈仁宽首先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了他在日常开公交车过程中如何帮助老人且与老人建立深厚友谊的故事,以“北仑建区40周年 用心书写担当”为主题,列举了我们身边先进党员的清廉事迹,提出在工作和生活中,党员们可以从细节出发,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践行心中的信念。在陈仁宽的娓娓道来中,党员们听得十分投入。分享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身边的先进党员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初心精神融入到生活中去,做一名勇担使命、奋发进取的共产党员。
此次初心党课宣讲会,陈仁宽通过幽默风趣的言语,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党员们看到了作为一名服务基层的党员职工,是如何立足本职,发光发亮,脚踏实地服务群众。在弘扬先进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时代风貌,激励广大党员用伟大奋斗精神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唱家风:唱廉倡廉 非遗“唱新闻”唱起“清廉风”
非遗唱廉韵,清风润万家。宁波传统曲艺类非遗项目之一——“唱新闻”的传承人顾华荣先生莅临“清风广场”,以说唱相间的传统形式为观众们唱起了“清廉”主题新闻。
只见顾华荣先生身穿传统的蓝色卦衫,右手拿着一根鼓杆和打锣木片,左手提一面小锣,膝盖上搁着一只小鼓,挺直了腰板,唱声伴随着锣声,将清廉烟火事娓娓道来。现场50多位居民饶有兴致地听着,朗朗上口的戏词,加上声情并茂的演绎,欢笑间,顾先生就把清廉文化唱到了居民的心里。
唱新闻,是北仑传统地方曲艺剧种,将这一形式与清廉宣讲结合在一起,受到了很多当地居民的喜爱,现场的王奶奶告诉记者: “现在人都忙于工作生计,很少看书读报了,顾老师用唱新闻的形式把清廉文化唱给我们听,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大家都很喜欢。”灵岩社区深挖细掘本土“非遗”富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传统“非遗”融入新时代精神文明,助力群众精神共富,让清风廉韵浸润民心。
绘清风:齐绘廉政墙 共凝廉洁力
清风是廉洁自律的象征,是我们党员应该追求的高尚品质。在“绘清风”环节,灵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邀请现场党员代表共同绘制“清风广场”上的廉政墙。
“服务于人”、“严以律己”、“俭以养廉”,现场党员代表们分组合作,一手捧着颜料,一手握着画笔,构图、描图、修整、上色。不少居民好奇地前来围观,他们近距离的观摩创作过程,有些有绘画底子的居民也在一旁跃跃欲试,参与其中,与党员们一起描绘,共同将廉政墙的画作绘制完成,让每一位参与的党员和居民都在文化墙上留下了自己初心的印记。
清风徐来,廉洁花开。灵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从社区的“形”和“魂”着手,以清风为主题的文化广场保留了灵岩社区居民常年保存的民风特色,让居民在日常休闲、娱乐中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潜移默化中提高廉政意识,以一地一域的清廉之风谱起全社区清廉之势。
“这面墙得留个纪念,没有进行墙绘以前,这里只有一个灰不溜秋小矮墙,杂草丛生特别不美观。现在好了,墙面加固了,画上墙画既美观又安全,与旁边的广场交相呼应,简直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在与墙合影的居民孙月芳高兴地说。
灵岩社区党委书记干贝晶告诉记者,居民们正在打卡留念的墙绘,位于灵岩社区新建成的“清风广场”,是今年“碶上微景”营造项目之一。
“我们将‘一老一小’、非遗文化、清廉文化等内容,在这些空白墙体上绘制成文化墙,不仅扮靓了小区颜值,也让居民切身感受到了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文明新风。”干贝晶介绍说。
一边托起朝阳,一边挽住夕阳。灵岩社区持续打造社区品牌,通过将党建文化与地域特色、社区风景、民生项目深度结合,实现社区教育阵地从室内向室外延伸,教育形式从“灌输式”向“融入式”“浸入式”转变,教育对象从党员为主向广大居民群众普及。接下来,灵岩社区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持续完善社区“微营造”,同时深度建立“社区+小区+家庭+个人”的社区代际关系,挖掘、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居民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发挥“空间主理人”的带头作用,将社区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理出共治共享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