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MB15738981/2024-208585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索引号 | 11330206MB15738981/2024-208585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2024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服务中心大局,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力以赴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扎实稳妥推进各项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总结
一是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开展“薪火甬相传·清明祭英烈”活动,全区11处纪念设施开展集中祭扫200场,参与人数4万人次,网络祭扫参与9000余人,切实发挥英烈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的功能作用。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发挥轮值站长作用,持续做好新兵入伍欢送、光荣牌悬挂、立功受奖报喜、退役返乡欢迎等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荐浙江工匠1名,组织老兵宣讲四进活动11场,不断提升“老兵永远跟党走”影响力。积极搭建作用发挥平台,持续培育“兵支书”“兵校长”,在社会治理、国防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
二是数字领航助力就业创业。把退役军人退役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实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路通。优化报到流程,实现11项待办事项一表完成,为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服务。举办5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招聘岗位需求274人,初步就业意向达成率近40%。创新人才开发模式,设立大学生退役士兵人才聘用(实践)基地,开设“学历+技能+就业”现代学徒班、订单班,29人完成全员适应性培训及订单式培训。推进劳动年龄段退役士兵排摸“保驾护航”项目,建立近5000名退役士兵就业成长精准画像,定期跟进就业现状,掌握成长提升需求,开展针对性帮扶247人次。推进退役军人市场主体台账省级试点工作,累计完成全区4108家军创企业、2554家军创个体户100%全覆盖排摸。
三是稳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紧盯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类施策、精准施策,让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获得感成色更足。全年及时发放各类优待抚恤补助资金4521.95万元,其中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504.29万元、社会化优抚资金及优抚对象节日慰问费用128.4万元,精心组织部分优抚对象短期疗养80人次,确保优抚政策及时准确落地落实。对全区40名困难退役军人(低保32、低边5、特困退役军人3)按街道明确任务,入户摸清结构情况,分析困难原因、了解就业意愿,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援助举措。深入开展“情暖老兵”专项行动,累计发放慰问物资55万元,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走访慰问、关爱行动,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高质量优化安置军休服务。2024年共接收计划安置转业军官16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0名、复员军官1名和退休军士1名,构建精准选岗、培训适岗、服务发展全流程安置体系,实现“人岗相适、精准高效”,护航退役军人开启职业新征程,退役军人满意度不断提升。积极推进省级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规范化创建,全面开展软硬件提升,协同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区老年大学等单位和其他社会机构建立共享合作机制,满足军休干部多样化需求。
五是大力营造尊崇拥军氛围。围绕全国新一届双拥模范城创建,努力在加分项上下功夫,助力全市创建排名,制定出台《北仑区创建“双拥模范岛”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认真做好城连共建工作,针对梅山舰、大榭舰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交流学习等共建活动。切实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考学加分优待需求130个。配合协调落实2023年东部战区部队提出需协调解决的困难。
二、2025年计划:
2025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紧抓就业创业扶持、双拥模范创建、烈士褒扬、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牢守安全稳定底线,持续推动我区退役军人工作做得实、走在前。
一是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体系。推进“高质量就业+兜底帮扶”一体化就业支持。组织举办专场+专区形式多样参与度高的招聘会,促进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和“家门口”就业,实现就业困难动态“清零”。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备案机制,持续优化培训项目结构,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提高退役军人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联合人才办、税务、人社、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围绕政策享受、人才引进、产链融合、金融扶持强化服务保障。深入打造军创孵化引育、交流合作平台,在入园条件、政策享受、服务管理上提供专属优惠服务。
二是持续推进双拥模范岛建设。主动适应部队对军地交往制度更规范、要求更严格的新常态,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巩固和扩大双拥工作的社会基础和覆盖面,促进服务需求清单化、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项目品牌化。探索新时代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路径,推广运用好大榭师生与赤瓜礁鸿雁传书、“知识献南沙”公益活动等好经验好做法,丰富泰河中学结对共建工作内容。围绕“一条拥军路、一棵拥军树、一座拥军亭、一群拥军人”,全面梳理总结北仑新时代拥军路,通过全媒体、全视角持续加强全国双拥模范岛品牌宣传。
三是持续加强烈士褒扬、弘扬烈士精神。持续提升纪念设施保护水平,积极协调宣传、资规、民政等部门,完成区和街道两级11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划定保护范围,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设立统一保护标志。持续加强对英烈遗物、革命文物、革命档案史料、革命军人口述历史的收集研究,挖掘整理英烈事迹。打造“清明祭英烈”“红色九月”系列红色文化宣教品牌,营造了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社会氛围。
四是持续开展服务保障体系迭代升级。积极探索片区化服务站建设,针对村、社、工业社区不同特点连片联建,在现有融合服务站建设基础上,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站金名片。积极统筹社会力量,以退役军人服务站为纽带,开展“常态+应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协同应急救援,形成体系化支撑、常态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的工作格局。搭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结合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日常服务管理,常态化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积极打造梅山街道越战老兵展览馆,围绕替友行孝、勇立潮头、精忠报国三板块内容,再现我区退役军人战时建功战场,退时造福桑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