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推进科学领域实施,提高科学教学活动质量,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及其对科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2024年10月25日,北仑区实验幼儿园迎来了省师训平台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能力提升班的老师,一同进行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与学习。
大班科学活动:《杯子搬运工》
执教者:赵 盼
用杯子搬运气球,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乐趣无穷!在大班科学活动《杯子搬运工》中,赵盼老师巧用两个杯子和一个气球,让孩子通过一次次的实验操作,感知空气的力量。欢快丰满的操作,层层递进的环节,孩子们提起了气球,也“看见”了空气,感知科学的有趣奥秘。
大班科学活动:《通过》
执教者:张一岚
如何让又轻又软的毛线通过弯管?张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猜测、验证,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材料供幼儿选择,在一遍遍的尝试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鼓励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对儿童充分的尊重,自由的表达,多样的尝试,反复的试验,这也许才是学前科学活动原本的样子。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毛毛虫草》
执教者:董茜茜
在寻找秋天的过程中,一株毛茸茸、像毛毛虫一样的狗尾巴草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董茜茜老师带领小班孩子玩一玩、探一探、拍一拍、变一变狗尾巴草,在两次操作中感知狗尾巴草的明显特征。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本次活动中,茜茜老师始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索,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狗尾巴草的探究活动,萌发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情感。
来访老师在赵琳娜和张海静老师的带领下,分批参观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课程与环境相辅相成,每一处幼儿活动场所都凸显着实幼的教育智慧。在聆听讲解的同时,老师们用手机、相机记录环境中的亮点。
张海静老师进行了一场主题为《自主探究 玩转科学——经验导向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讲座分享。讲座聚焦于三大核心议题:科学活动的必要性、幼儿科学关键经验及其与探究活动的联系,以及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实施策略。张老师不仅深入剖析了理论背景,还结合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并通过生动的视频展示了儿童科学探究的真实场景。整个讲座内容丰富、接地气,持续一个多小时,既解答了“为何做”的问题,又提供了“如何做”的方法。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一次研修,推动一次思考。让教育更有“温度”,让科学活动的组织更有“嚼劲”,让孩子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并进,共思共研,一同助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