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碶街道富春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照料儿女孙辈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住在儿女家中,承担着“后勤部长”的职责,也被称为“老漂族”。
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含饴弄孙……“老漂”们即使忙碌,也难敌孤独,逃不开言语不通、想家带来的不适。
“2018年,我们在社区走访中发现了这群老人,他们非常渴望在北仑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有一个可靠的收入来源。所以我们成立了蚂蚁共富工坊,让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老漂’们,能够聚在一起唠唠嗑,做点简单的手工活。”蚂蚁共富工坊负责人何敏说。
10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蚂蚁共富工坊,看到10多位“老漂”正在熟练地捆绑丝带,现场忙碌而又充实。
“小儿子在北仑上班,我就从河南过来了,想着能帮他们夫妻俩带带孩子。”75岁的谷现灵是蚂蚁共富工坊中的第一批“老漂”,做过10余种手工活。“如今孙子大了,要去学校上课,我就趁着间隙来这里做一些活。”
“这里工作时间自由,不会影响我早晚接送孙子。”58岁的周美秋话语中有浓厚的江西口音,干起活来麻利得很。只见她拿出一张卡片,抽出一根丝带,对准卡片凹槽处开始缠绕,不过20来秒就完成了捆绑。
据悉,工坊依据“老漂”们的年龄、工作时间等具体情况,设立了加工、包装、装箱等多个岗位,机动安排调配工作人员。“老漂”们可以在这里交朋友、赚“养老金”。
几年前,70岁的薛仕兰跟着女儿从温州来到了北仑,“我和老伴儿刚来的时候,特别不习惯。后来知道了这个工坊,试着做了两年,还挺好的。于是,我推荐给了老伴儿,现在我们两个一起做。一天差不多能绑100来张卡片,算下来一个月就有800元至1000元的收入。”
“反正一个人在家里也没事干。”来自陕西的杨淑娟,在得知这一“宝藏工坊”后,就兴冲冲地报名加入。“在工坊里还能和姐妹们做做活、聊聊天,很快我就适应了在北仑的新生活。”她说。
北仑,不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前来“追梦”,也愿意对他们的父母敞开怀抱。
工坊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采用“党建+企业+社会组织”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并同步将部分熟悉经营管理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吸纳成为工坊管理者。
此外,富春社区工作人员还利用走访企业的契机,详细了解来料加工企业的产品、产量,为工坊寻找合适的加工产品。截至目前,工坊已与宁波弘祥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宁波讯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了不少工艺流程简单、上手操作容易的手工加工项目。
“我们是和老人沟通最多的人,培训新产品制作、结算工钱、开展活动……”何敏介绍说,“对不少老人而言,工坊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分享日常,开心地在北仑生活。”
截至目前,蚂蚁共富工坊已累计出产产品270余种,受益人数有150余人,产值约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