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341/2023-196174
组配分类 部门街道文件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3-12-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财政
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341/2023-196174
组配分类 部门街道文件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3-12-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财政
关于2022年度北仑区(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文件有效性 有效
文件编号 -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和区人大监督支持下,2022年北仑区(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国有资产管理新思路、新任务,深入推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守正创新、依法监管,着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稳中有进、持续提升。2022年度全区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总体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及成效、面临的问题、下步工作举措,以及2021年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等内容。

  一、2022年度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2022年度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1.国有企业资产情况。2022年度全区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01.58亿元,总负债1561.79亿元,净资产939.79亿元。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区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为138.82亿元,负债总额27.77亿元,净资产总额111.05亿元。  

  3.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情况。全区陆域总面积5.99万公顷;普通建筑用石料矿资源储量2.14亿吨;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68亿立方米;森林总面积35.4万亩;湿地总面积0.92万公顷;海域面积206.5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00.27公里。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及成效

  1.深化推进国企改革。为加快形成有效支撑北仑高质量发展国有经济布局和发展态势,围绕3大目标、12项任务和4项具体要求,国资国企部门全面启动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工作,制定修订基础管理制度,对管理主体归属、决策依据和工作流程进行统一规范,最大程度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监管协同性。将开发区控股公司、保税区控股公司、大榭开发公司股权划转至国资运营公司,正式完成AAA主体双评级,全区国资国企统筹协调能力和保障支撑水平进一步增强。

  2.深化推进稳增提质。区属国有企业广泛承接参与政府主导项目建设,项目范围覆盖凤凰城、滨江新城、梅山湾新城和公建、交通、市政、教育、医疗、民政等各行业领域。保税区控股公司投资的艾美疫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金帆公司投资的敏达汽车、山东腾达已向证监会递交IPO材料并获受理。全力支撑保障稳进提质和共同富裕建设,获批自贸区范围、凤凰城、重点产业片区、重大项目等2175亩用地农转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在摸清存量、用好存量、调剂存量基础上,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原有资产存量情况,把资产配置与编制人数、发展需要、职能设置统筹考虑,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和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合理配置国有资产。

  3.深化推进依法监管。全面启动国资监管大脑建设,通过监管模式、审批流程系统性重塑和审批流程重构,实现国资管理全程线上审批,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围绕“五大整治”谋划7个整治片区,总面积181平方公里。全面启用“智慧财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云系统,实行资产管理实时动态监管,依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规范要求,对资产采购预算编制、执行等各环节优化完善。

  4.深化推进开放创新。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AA级及以上主体评级国有企业12家,现代服务业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境外债券,创宁波市单笔境外债券最大规模,标志着北仑国企迈进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推进“港产城文”大融合,创新用地保障模式,海天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实施带山体整治方案出让,改变了以往由政府整治后再出让的模式,大大缩短项目落地时限,落实“带方案”招拍挂制度,落实“提前介入、方案预审”“容缺受理”“分阶段验收”“桩基先行”“拿地即开工”等特色审批方式。

  (三)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通过近些年扎实有效工作,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总体上保持着持续上升态势,但对照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国资经营能力和效率有待提高,部分企业整体的经营能力和水平较低,市场化经营业务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营性项目投资基本上以政府主导的准市场化投资业务为主,企业主动跑市场、找业务的造血能力不足。二是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有待探索完善,当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注重经济价值的发挥,对自然资源的多元价值衡量与核算机制与路径仍然不明晰。土地、矿产等资源通过市场化配置实现其价值,但仍存在较多自然资源(如园林草地等)难以确定其市场价格,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路径和体系仍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三是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国有企业存在优秀经营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短缺,且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队伍比较薄弱,资产管理人员不够固定,人员变动比较频繁。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1.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国资国企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同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压紧压实各级各类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董事会规范运作,提高董事会决策水平,提标打造“企航先锋”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来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2.坚持数字赋能,建立国资动态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化运用国资监管大脑,通过比对外部数据,盘清企业家底,实时掌控企业财务数据和资产情况;综合分析企业债务水平、负债结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自动识别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化解风险。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将资产管理职能通过“智慧财政”线上数字系统有机结合到预算管理流程中,不断提高资产采购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和单位资产采购预算管理的责任意识,加强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管理。

  3.坚持问题导向,夯实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基础。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要求,指导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把所有资产纳入财务核算,实行全过程管理。围绕购置、调剂、使用和处置,健全落实资产管理审批流程、手续,及时做好登记入账工作,确保财务账、资产账始终账账相符。严格落实每年至少一次资产盘点制度要求,对于达到报废报损条件的资产及时进行处置,对于闲置的资产及时纳入公物仓管理,加大资产跨单位、跨部门调剂力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及时清理应收应付往来款项,在应收尽收基础上第一时间进行监控,避免形成坏账,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坚持健全机制,强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全面推进“田长制”落实,着力压实耕地保护各级主体责任,加强耕地保护监测监管。发挥“人防+技防”管理机制作用,按照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部署,抓好自然资源领域执法效能提升工作。

  二、《关于2021年度北仑区、开发区(不含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

  2022年11月,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2021年度北仑区、开发区(不含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议意见》(仑人办〔2022〕67号),区财政局、国资中心、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高度重视,积极研究,精心组织,严格落实每一条审议意见,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国有资产存量盘活力度不够的问题

  审议意见指出,国有资产存量盘活统筹力度不足,开展范围不广,各项措施不够有力。针对此问题,2022年,区国资中心会同区财政局等部门,对全区房产等重要资产的产权、使用和盘活进行了三次全面清查,主要针对单位实际占用、使用的房产、土地资产、对外投资股权、特许经营权(使用权)、矿山、码头等重要资产的总量、分布、结构和使用状态等,全面进行梳理统计,初步掌握了我区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摸清了各项资产使用状态,为进一步盘活低效、无效、闲置资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针对国有房产出租、出借和资产处置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省、市出台的有关国有资产出租及处置交易管理细则相关规定,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商议解决资产盘活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同时根据审议意见,进一步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入账核算,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区行政事业单位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总额为39.08亿元,主要是交通基础设施32.49亿元和市政基础设施6.59亿元。

  (二)关于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能力不足的问题

  审议意见指出,历年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回报率都相对较低。针对此问题,区国资中心积极推进业务板块重构、体制机制重塑和资产资源重组,坚持把改革引向深入,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通过股权划转、清理注销、关停并转等方式推动区属国企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交通投资、工业投资等六大产业集团,深化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三)关于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职责交叉的问题

  审议意见指出,行政事业性资产监督管理职责交叉,多头管理。针对此问题,区财政局重点推进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对接区国资中心做好职责移交。2023年4月,区财政局根据《关于同意调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职责的批复》(仑编〔2023〕8号)文件精神,全面承接了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分国家、市级、区级三个层面梳理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汇编和政策解读,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二是集中精力重点做好园区整合资产清理交接工作。为确保园区整合提升中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平稳过渡和国有资产安全,区财政局牵头会同国资中心、机关事务管理局自2022年起就陆续印发了《关于做好园区整合财政财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仑财政办〔2022〕12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园区整合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业务的通知》(仑财政预〔2023〕15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园区整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仑财政预〔2023〕3号)等文件,成立资产清理交接工作专班,会同各片区积极推进。截至12月初,园区整合资产清理交接工作全面完成,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四)关于各类资产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

  审议意见指出,区域港城布局界限不清晰,土地资源产出率不高,低效用地改造力度不足。针对此问题,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坚持“港城分区、港产联动、产城融合”,按照“港口和临港产业向东、现代服务和高端制造中聚、科技创新向西”的总体思路,深化研究“一区四片、两轴联动”空间发展格局,组织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结合耕地改良、生态环境提升、工业用地整治、城中村整治等提升优化,谋划7个片区实施整治,总面积181平方公里。深入嵌入推进港产城文融合发展和“两场”整治工作,示范区面积40.1平方公里,共谋划算山、沿海永丰、岭南永久、向家、灰库5个启动单元,目前累计投入资金约79.7亿元,全省排名第一。


                               宁波市北仑区财政局         宁波市北仑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北仑分局

                                             2023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