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节日
发布时间:2024-01-21 19:19:55 来源:北仑区地方志系列丛书之一北仑习俗 阅读次数: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旧称新年、元旦,辛亥革命后称春节,俗称“过年”或“年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北仑地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把春节看作是一年中最欢乐、祥和、隆重、热烈的传统佳节。

旧时该日清晨即起,家长说句吉利话,并放“开门”炮三个。大户人家于祖像前设一供桌,陈果饵酒馔,由长辈率儿孙们向祖先画像焚香燃烛,跪地参拜。之后,晚辈向长辈行拜年礼,称“拜岁”。拜年的礼仪,从清末民初的匍匐磕头改为请安,再演化为鞠躬低头。拜毕,长辈给小辈“压岁钱”或“压岁果”,压岁果少不了橘子、荔枝干及甘蔗等,均含吉意。这一天人们穿新衣、新鞋,早餐吃汤果,茹素不沾荤。年长的作为“界下弟子”,于子夜时分要赶往境庙烧头香。该日不汲水,不倒水,不洒扫,不乞火,不动刀剪,不杀牲,不串门,不待客,不倒马桶,不洗涤,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走路如果跌跤,要说“元宝一跌”。白天,男人出拜亲邻,以甥拜舅、婿拜翁、侄拜姑父为重,称“贺岁”。该晚要早睡,睡前放“关门炮”。当夜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初一至初五各家相互宴请,称“岁饭”。初五过后,过年的礼俗基本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春节放假三天,淘汰了一些旧风俗,代之以发慰问信、送贺年卡、贴春联;开展拥军爱民活动,慰问烈军属、慰问离退休干部及五保老人;政府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柴桥、郭巨、梅山等地民间艺人表演马灯、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气氛十分热烈。近年来盛行电话拜年、手机发短信贺新年等。

相关链接

宋代宰相王安石有《元旦》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年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便流传开来。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它与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合称三元。故又称“上元节”。旧时民间有“上元燃灯”的习俗,故又称“上灯节”。大碶等地为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延续五天,以应五谷丰登的吉兆。其间乡镇各祠庙街巷悬灯结彩,请戏班演戏以娱神,称之“灯祭”。民间以精白糯米水磨粉为皮,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制作汤圆,先供祖宗,然后全家共食,取团圆意。旧时小港等地,是日各家吃“丫头羹”,邻里间相互馈赠。丫头羹是以瓜果、枣、栗等煮成的羹状点心。清末民国时期,大碶街区十四夜各商店张灯结彩,高挂灯笼,洋溢着欢庆的浓浓情韵。碶上墩(现称大碶桥)搭起彩牌楼,挂上四盏鼓形红灯,庄重典雅。南安亭除高挂龙灯外,并置有灯谜,别有情趣,甚为壮观。夜幕降临,人们敲锣打鼓,提着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龙灯、凤灯、走马灯、狮子灯、白象灯、鲤鱼灯、兔儿灯、蝴蝶灯、车子灯、九连灯、十二月连环灯和各种历史人物灯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照得街巷如同白昼。民间艺人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龙舞、狮子舞、抬阁、踩高跷和“小八仙”舞蹈等,通宵达旦,尽情欢乐。小港、柴桥等地还有水乡灯会,即“放水灯”。其中芦江上的水灯最为壮观,在一条条木梯上竖起花卉、人物、龙、狮和九连灯等彩灯。两旁鼓乐船牵引,从穿山经柴桥至马步桥,沿途观者如云。

相关链接

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祭祀“泰一神”。

汉武帝在五帝之上又设立了最高天帝“泰一神”,在甘泉宫修建泰一神祠坛。正月十五黄昏开始,用盛大的灯火祭祀,通宵达旦,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风俗。

东汉时,明帝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礼仪便演变为民间节日。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放灯时间,汉代为一晚,唐玄宗规定为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明代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节日里灯火辉煌,万灯展姿,绮丽无比。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端五节。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又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故有此称。端午在夏至前后,这时气温渐高,亟需消灭害虫和防治疾病,故端午节习俗大都与驱虫避邪有关。当天,人们饮雄黄酒、戴香包(荷包),插菖蒲、艾条于门户上,有谚语:“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辰时,用雄黄酒洒屋,用艾叶薰房;在床上贴“端五老虎”,端五老虎是印有老虎的木刻画。端午又为重五,有些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相关。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项、手腕或脚踝上,称为“长命缕”;用雄黄在儿童的额角上画个“五字”;女孩子在端午前就忙着做香袋,香袋有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内塞洒过香粉的棉花,垂着色彩绚丽的流苏,挂在孩童胸前,悬在床帐或摇篮边,可驱邪。给小孩吃蚯蚓炖蛋和清炖癞蛤蟆,认为可以清凉解毒。是日,妇女佩石榴花。定亲后和新婚第一年,新女婿要挑端午担送岳父母,少则四色,多者八色、十二色,其中鱼要成双,鹅头颈涂红颜色。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相传都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而亡的爱国诗人屈原。小港丁家山下昔有划龙舟的盛会。

相关链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民间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国,曾为楚国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官职)。由于楚王宠信奸佞,听信谗言,政治腐败,当楚国首都为秦攻破时,屈原无力挽救危亡,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就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入今湖南省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投江后,尸体始终未浮上来,当地渔民为了使尸身免遭龙虾蟹的侵害,便包了许多粽子扔进江里。以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习俗。

也有的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这是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七夕七夕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夕”指夜晚,七夕即为农历七月初七夜晚。该节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据传王母娘娘规定每年七月初七晚集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一次,俗称鹊桥相会。这一美好的传说,引起了民间众多的风俗。每年七夕,少女少妇们往往结伙祭拜牛郎织女星,用茶、酒、水果、“五子”——红枣、花生、莲子、桂圆和瓜子,也有用化妆的花粉等作供品,称为“贺双星”。在月光下,姑娘们用彩色丝线穿针,谓之“乞巧”,据说织女在会见牛郎时非常高兴,会赐给姑娘巧手。还有在这天晚上捉一只蜘蛛,放进小盒子内,第二天打开,如果蜘蛛网结得又圆又密,表示人变得“巧”了。妇女在这一天把槿子叶搓碎调和成胶状用以洗头。据传七夕那晚,织女会给牛郎洗净一年来积聚的一稻桶碗盏。是夜,人要是睡在茄子畦田亢里,说是能听到洗碗声。如果这一晚睡在葡萄架下,说是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窃窃私语。是夜大人们要小孩认准一组七星,并叫他们念“七巧扁担稻桶星,念过七遍会聪明”的绕口令,也谓“乞巧”。是夜要把端午节所系的“长命缕”剪下抛掉,据说让鸟雀啄去造“桥”,小孩就会聪明。现时,有人把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

中秋亦称“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等。时至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民间以中秋节为家人欢聚团圆之期,探亲访友,互赠月饼,取团圆意,故又称“团圆节”。是夜,一轮明月在东方冉冉升起,家家户户露天设案祭月。祭品均为素色,有月饼、瓜果、萝卜、毛豆籽等,月饼象征团圆。瓜果不能少,但切忌梨,因梨与离谐音,不吉。供桌上还要放一碗清水,祭毕,用水洗眼,据说能眼净目明,俗称“求甘露”。按照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月亮为太阴,女为阴,而男子属阳,不宜拜月,因此有男子不拜或后拜之俗。旧时商界对中秋节尤为重视,至时祭月祀祖,宴请伙计,并由商会牵头集资请戏班演戏。宁波人在农历八月十六日过中秋节,源缘鄞县东钱湖人史浩,官至南宋宰相,至孝。每逢中秋节,史相先在京城(临安)过节,然后返乡与母同度佳节。因此晚了一天,此后宁波人的中秋节改成八月十六,相沿至今。旧时甬式月饼以苔菜馅名闻遐迩。现时互赠月饼之俗仍存。

相关链接

关于中秋吃月饼的由来,有许多的说法。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经商的吐蕃人,进献给李世民一盒胡饼。唐太宗李世民接过装饰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胡饼分给了文武臣官。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重阳亦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故两九相重称“重九”,两阳相重称“重阳”。是日,民间有登高野游、赏秋、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粽子,小孩子吃炒白药,婿家给丈母挑重阳担等习俗。重阳糕,考究一点的要做成九层,意为“高”,逐层垒上,状如小金字塔,顶端插一面小纸旗,代表茱萸。炒白药是用米粉掺入干辣蓼粉末,发酵后加工成圆状,晒干待用。炒白药有解毒、利湿、治痢疾、泄泻的功能。重阳登高之俗,相传源于东汉“桓景登高避难”之说。桓帝学师于仙人费长房,费长房曰:“某年九月九日有灾,家人缝囊盛茱萸于臂上,登山可免灾。”桓帝如言照办,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不久还,见鸡犬牛羊皆暴死。此后,九月九登高、野宴、佩戴茱萸,历代相沿成俗。重阳节赏菊、饮菊花茶、菊花酒,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不满当时朝政黑暗,去职归隐,爱菊自怡。后人亦以此陶冶身心。1988年,我国政府定重阳为老人节。各地党政组织和老年协会是日开展各种敬老活动,特别是为百岁老人送寿幛和礼物,尤为老年人所称颂。九月有菊月之称,其间,各地举办菊展,成为新时代的特色。

相关链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到了汉代,渐渐盛行起来,至唐代正式定为节日。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据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是日京师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儿之家,送以酒礼,归宁父母。”历代文人多有咏重阳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诗家佳作,万家传诵。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即全年最后一个夜晚,故称“年三十”、“大年夜”。家家户户请门神、贴春联、挂年画。厅堂中央倒贴一个“福”字,意谓福到了。在窗棂贴“鲤鱼跳龙门”的年画,意谓年年有余。堂屋正中挂上祖先遗像,焚香燃烛,供果品,名为“斋真”。全家团聚吃年夜饭,饮屠苏酒。即使有人远在外地,哪怕历尽艰辛也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与家人共吃年夜饭,谓之分岁;倘若他不能如期归来,也得添上一副杯筷,以示团圆无缺。席上虽不乏珍馐佳肴,却还要加一碗如意菜——黄豆芽和发芽豆,含有家境“旺发”之意。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鱼不能动筷,留之新岁,意谓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