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玫瑰社区的亲子活动,让“一老一小”其乐融融;
邬隘青年公寓项目现场,一栋栋高楼正加速拔地而起;
未来社区的幸福驿站里,老人们正在享受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在“七优享”工程的推动下,一座宜居、宜业的幸福港城正在东海之畔崛起。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七优享”工程推进以来,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制定五年实施方案,定期进行指标晾晒考核,确保每一项工程惠及到每一位目标群众。
截至7月底,我区共承接省政府“七优享”工程民生实事项目29项,其中25项已超进度完成全年指标任务,其余4项尚在实施中,预计9月底前能全部完成。共建成标志性成果28项,其中,全国前列4项,全省前列12项,全市前列12项。二季度我区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继续荣获省专班五星级评价,得分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五。
承担好共同富裕示范的“先行者”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与企业的互动更有效,我们也更容易找到‘对的人’。”近日,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俞先生回忆起去年参加的“十城百校”活动仍感触良多。
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区聚焦的重点问题之一。宁波舟山港的区位优势为北仑带来了丰富的业态,也随之出现了大量用工需求。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十城百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十城百校”活动是区人社局推出的全国引才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择优选择企事业单位赴高校参加招聘活动。以点对点沟通的方式精准满足校、企、生三方的就业需求。
从2020年起,“十城百校”活动共为我区引进大学生6万余人。
走进海天集团,有一家名为“金蓝领人才工厂”的基地,在这里,接收、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是主要任务。
随着数智化时代来临,不少企业都需要能够适应数字化运维的技能型人才,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注塑机制造商,海天集团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和广泛。基于此,海天集团投资上亿元,打造了省内唯一一家由企业建设的人才工厂——金蓝领人才工厂暨数智化生产型实训工厂,培养针对性更强、价值更精准的人才队伍。
目前,海天集团与合作院校已协同培养1800余名高技能人才,其中800余人进入上下游产业链。
培养好具有高辨识度的“仑品牌”
“住在这里既能养老又能看病,很开心,我体重也涨了5公斤。”在宗瑞医院康养楼,85岁的李国良笑着对记者说道。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康养楼是宗瑞医院一座集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老年活动于一体的功能楼。楼内兼具医疗和养老两项功能,不仅满足老年人日常的生活和就医需求,还可以有效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作为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宗瑞医院的医养结合模式在几年的探索中日趋成熟,除了进一步完善康养楼的医养两端各项功能外,还积极与社区、机构合作,尝试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尽可能降低老年人的医养成本,为全区实现“老有康养”提供基础和借鉴。
在推进“七优享”工程的过程中,北仑区还依托本土资源,打造针对性更强、服务效果更佳的本地品牌。除了宗瑞医院外,人亚学校也是一大IP。
日前,人亚学校的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校的两栋教学楼已经结顶。
人亚学校是省级重大工程项目,学校用地面积为54566平方米,新建54班。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泰山路以南大碶、新碶、霞浦片区初中资源不足的现象,同时也满足凤凰城一未来社区的教育需求。
打磨好群众幸福指数的“压舱石”
“这是我们的标间,我们尽可能对标最高标准进行装修,提升青年们住房的舒适度。”日前,在即将投入运营的北仑青年创业创新大厦,承建大厦的开发区大港开发公司负责人张逸向记者介绍大厦的整体布局。
北仑青年创业创新大厦是我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大厦坐落于博地影秀城旁,由大楼主体和周边商业区组成。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约3.74万平方米,共748套。而公区和商业区将邀请各类商家和社会组织入驻,投用后将形成青年租居、创客空间、办公、商业、餐饮、娱乐等功能多元、配套齐全的租赁社区品牌。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未来社区建设、拓宽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公积金扩面等工作,真正让全区群众实现‘住有宜居’。”区住建局负责人说道。
同样在加紧建设的还有区医疗中心。该项目旨在整合区域急诊急救功能,发挥一体化管理优势,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区医疗中心建成后,将承担区域突发公共卫生及危化品中毒应急救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证明了‘七优享’工程的价值,也会更加激励我们继续高标准推进接下来的工作。”区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舒一展 通讯员 潘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