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576/2023-190571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成文日期 2023-08-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技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576/2023-190571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成文日期 2023-08-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技
北仑区科技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北仑区科技工作坚持以创新深化为核心,以打造高水平创新强区为主线,深度融入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我区推进“双一流双示范”建设为指引,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获2022年度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并以“三连冠”成绩获省“科技创新鼎”,成为全市首个成功“举鼎”的县(市、区)。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以创新深化方向为“靶”,增强创新驱动力。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创新深化和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部署,组建“北仑创新深化专题组暨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工作专班”,牵头制定《北仑区强力推进创新深化 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由分管区领导牵头召开北仑区“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部署会,对科技工作重点任务进行部署谋划,形成了部门协同、街道联动、统筹推进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

(二)以企业主体培育为“基”,提升产业竞争力。深入开展规上企业“研发+诊断”专项行动,在持续做好重点企业数据监测的基础上,深挖区内49家石化企业研发潜力,提升石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2023年1-6月,北仑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49.6亿元,全市第一;持续做大高新技术企业“北仑板块”,对照“预申报企业、重点排摸企业、高新技术苗子企业”三张清单,分片区开展“地毯式”排摸辅导,组织申报2023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79家,其中新申报139家;做好科小培育精准“扩面”,下沉各工业园区、街道开展点对点服务。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6家、省级350家,提前完成全年考核任务,完成率全市第1。2023年1-6月,高新产业增加值348.6亿元、全市第1。

(三)以关键技术攻关为“核”,打造创新硬实力。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通过强化项目引领,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今年以来,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海天中央研究院一期项目和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成功纳入省“315”重大工程项目,1-7月完成投资18.1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省对区考核任务,目标完成率居全省第一。2023年度宁波市第二批重大科技攻关暨“揭榜挂帅”项目立项16项,获批补助资金2640万元,立项数及获补助额均居全市第一。23家企业入选全市创新能力百强,数量全市首位。

(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链”,夯实平台承载力。持续强化区域科创平台建设,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4月正式开园,该院周德敏团队的研究成果“抗原肽嵌合流感病毒为个性化癌症治疗疫苗”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并将在北仑落地转化。宁波(北仑)中科海西产业技术、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成功入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性能石油树脂制备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入选市重点实验室(A类)。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创平台建设,主动招引优质项目落户。今年以来,依托开发区科创园、智能装备研发园等载体,引进注册重点科技项目13项,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8项。智能装备创新服务综合体在绩效评价获优秀等级,在现代产业集群综合体中排名全省第二。

(五)以高端人才集聚为“源”,形成强劲内生力。深化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以此为依托,先后举办科技领军人才(集成电路)北仑行、2023国际青年英才产智对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科技成果推介交流会等人才活动,推动俄罗斯科学院与区内企业共同组建“自然科学与生命健康创新共同体(宁波),已有2位俄罗斯科学院专家全职入职玉健生物、天鼎生物,致力于生物育种研发;推动建立宁波英国约克郡海外创新孵化中心,促进英国高质量科技人才项目和技术的引进。持续做好人才自主培养,辅导上报2023年市级及以上人才项目76项,获省西湖友谊奖2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个,入选数全市第1;获市顶尖人才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各2项。

(六)以科普惠民利民为“本”,激发区域新活力。全面深化院士专家服务,开展“院士宁波行”考察对接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雪龙集团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新获批市级院士工作站1家。推进“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成功举办2023年度宁波压铸产业高峰论坛暨北仑模具科技周活动;宁波甬强科技入选“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单。开展“六师共管”慢病医防融合“营养厨房云直播”系列科普活动,不断增加科普受众面。加强科普基地建设,“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等4座场馆被认定为市科普教育基地。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实施创新机制优化攻坚行动。优化区级科技、人才等政策供给,协同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出台科技人才新政,推进科技创新政策落细落实。在继续强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提升的基础上,做好服务业研发费用“挖潜”工作,重点做好对区内大院大所等科研主体研发费排摸辅导,提高科研机构研发投入转化率。争取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比2022年有较大提升。

(二)实施创新主体提质攻坚行动。加强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会同相关部门、街道、科技中介加大辅导服务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量扩面。力争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5家、省级350家。对照国家重大专项和市级“科创甬江2035”部署,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海天和拓普两家市级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全年实施各级重点研发计划20项以上,新增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家。

(三)实施科创平台强基攻坚行动。主动参与甬江科创区建设,加快推进引导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企业与甬江实验室等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协同中心、联合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跟踪做好德图科技与甬江实验室共建重点实验室相关事宜。加快推进区内科创平台能级提升,持续深化科技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实施科技人才集聚攻坚行动。依托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乌克兰工程院宁波创新中心等引才平台,加快海内外青年科技英才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家的引进合作。持续推动宁波英国约克郡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建设,加快引进海外优质智力资源,全年引育科技领军人才30人以上,新增外国专家、海外工程师项目20项,争创全省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

(五)实施双创载体提能攻坚行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科创企业孵化培育体系,加快双创载体提档升级,以此为依托,精准实施科技招商,促进重大项目和知名科技企业招引落地,推进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全年新引进落户重点科技人才项目25个,新增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市级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1家,推动开发区科创园获批国家级优秀(A类)科技孵化器。

(六)实施科普惠民利民攻坚行动。持续擦亮科协“基层组织建设”、“院士专家服务”、“科技志愿服务”、“科技经济融通”等“四张名片”,推进工业社区科协体系化建设、慢病医防融合科技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向区内社区(村)的推广,同时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新增区级及以上科普场馆3家、新建(改造)科普画廊5个,重点支持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科普“双进”助力教育“双减”行动,强化“科技新苗”培育工程,加快青少年科普特色示范基地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