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不仅怕辣,还怕10种饮食习惯,保护胃部,从调整饮食做起
发布时间:2023-07-13 13:59:30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由于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也因此其病损病变的几率比较高。对胃壁起到保护作用的是胃黏膜,有人就认为,像辣椒这种刺激性的食物,肯定对胃黏膜的损伤很大。那么,事实究竟是不是如此呢?

一、伤害胃黏膜的元凶,主要是这10个

(一)吃得太烫。很多人有吃烫食的习惯,而人体食道黏膜和胃黏膜承受的温度极限也就在40-60℃左右。虽然吃得太烫后,胃黏膜会自动修复损伤部位,但如果长期吃得太烫,胃黏膜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损伤,并且还会留下致癌的隐患。

(二)吃得太快。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往往嘴里的食物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和磨碎就吞咽下肚,这不但会增加胃部的负担,而且很多未经过充分磨碎的食物渣子,很容易直接对胃黏膜造成磨损。所以吃饭细嚼慢咽,才对健康有利。

(三)吃得太多或者太少。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导致胃部过度充盈,从而会导致胃黏膜出现反射性的麻痹。而如果长期进食太少,胃部长期处于空空的状态,胃液会直接损伤胃黏膜,时间长了容易诱发溃疡,甚至还会引起胃出血。尤其那些吃饭不规律或者长期不吃早饭的人,更容易诱发胃溃疡。

(四)喜欢吃宵夜。现代生活条件好了,吃宵夜的人越来越多,这会导致胃肠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持续刺激胃壁和胃黏膜,容易引发胃部的糜烂、溃疡以及整体性的抵抗力下降。

(五)辛辣食物。无论是辣椒还是大蒜,一次性大量的食用极易刺激胃黏膜,给胃部增加负担。尤其本身就患有胃病的群体,大量地食用辛辣食物,容易诱发溃疡和出血。

(六)生冷食物。生冷的食物吃得太多,导致肠胃功能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刺激胃部,会形成顽固的胃胀和胃痛。

(七)油腻食物。油炸类的食物由于富含油脂和高脂肪,由于高温产生的丙烯酸的作用,容易导致积食不消化。长期的使用,会对胃黏膜带来损伤,引起反胃、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八)吸烟喝酒。无论是烟草中的尼古丁还是酒精,都会对胃黏膜带来直接的刺激和损害,长期抽烟酗酒,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被严重压制,进而会诱发慢性肠胃疾病的发生。

(九)药物刺激。容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故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些药物,如必须服用时,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

(十)情绪因素。紧张和高压的状态,容易诱发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容易引发胃黏膜供血减少等情况。

二、这8种食物是胃黏膜的“修复器”,不妨多吃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食物会对胃部造成损伤,但也有很多事物具有养胃的功效。

(一)牛奶。牛奶味甘性平,可以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适当多喝,对于胃黏膜的修复有很好的疗效。

(二)粥类。粥类容易消化,尤其八宝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热量更高更丰富,对胃有好处。而新鲜的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能有效地保护胃。此外,小米粥、南瓜粥、大米粥、山药粥等,容易消化不会增加胃肠负担,对于胃部的保护功效都很不错。

(三)汤水类。汤水类的饮食也养胃易消化,不是肉汤,肉汤中含酸和嘌呤较多,对胃部不好。各种性温的蔬菜汤,比如菠菜、白菜等,对胃部才具有保护功能。

(四)面食。馒头或者面条属于碱性食物,能够中和胃酸,促进胃黏膜自我修复。所以日常的主食中,可多多食用。

(五)苹果。苹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改善胃肠环境,提升消化道免疫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愈合。

(六)香蕉。香蕉可以降低胃酸的分泌,对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香蕉还能提升胃黏膜的抗酸能力。

(七)猴头菇。猴头菇被誉为养胃山珍,有助消化和易于肠胃的功效。

(八)甘蓝。甘蓝不但可以抵抗胃部溃疡以及保护胃黏膜组织,还可以修复胃黏膜组织。胃部的疾病,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不健康、不合理的吃而引起的,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重要的就在于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