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45102/2023-186430
组配分类 2023 发布机构 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3-06-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教育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5102/2023-186430
组配分类 2023
发布机构 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3-06-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教育
关于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仑教函〔2023〕6号

曹春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背景下切实减轻北仑区中小学教师额外负担的建议》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结合调研走访,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负担重的问题,近几年本着“标本兼治、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逐步通过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促进全区中小学内涵式发展,办好老百姓身边满意的教育。

一、当前落实推进情况

(一)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一是依法依规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区教育局统一部署和依法依规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工作。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由区教育局统筹协调开展,同类事项合并进行,涉及多部门的联合组团开展,严格按要求按程序进行。

二是清理精简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区教育局党委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一次集中清理,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对各类校园创建活动严格审核把关,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经过清理,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

三是改进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方式方法。区教育局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常态化了解,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尽量简化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数据材料检查。注重工作实绩,坚决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避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二)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区教育局坚持以生为本、从严认定、规范管理、遵循教育规律,精选中小学进校园活动内容,切实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合理负担,提高进校园活动教育效果,使进校园活动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是完善组织管理。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第一时间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对已认定的进校园活动,明确实施步骤,落实责任分工,并将进校园活动分解到适合的学校和年级,提升各项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是严格执行“减负清单”。原则上省、市、区三级进校园活动清单项目总计不超过3项,确保学校每学期进校园活动控制在3项以内。未经审核认定的活动,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或组织中小学生、在园幼儿参加。

三是切实加强集中整治。区教育局设立和公布进校园活动举报监督电话89383999、89383966,局督导室设立专项监督员,负责督促落实进校园活动集中整治,受理举报、监督查处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三)切实减少填写报表事项

一是提升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加快推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进一步规范基本信息管理和使用,减少报送频次,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次使用。

二是严格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严格落实《教育统计管理规定》有关要求,规范中小学校教育统计工作。针对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须经区教育局同意,对已掌握的数据情况,没有新的变化不再面向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重复调研,严禁随意开展网络调查或测评等调研活动。

三是推进减轻中小学教师提供有关材料的负担。在教师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等工作中,对已实现信息共享的,原则上不再要求教师提供佐证材料。减少要求教师提供基本信息、学历资历、荣誉表彰等佐证材料,逐步实现由教师作出书面承诺如实填写,并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比对确认后替代佐证材料。

(四)规范借调中小学教师工作

一是从严规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区教育局统筹中小学教师安排使用工作,严格限制和规范有关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抽调借用。对于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应经学校同意,并报区教育局党委审批备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二是减轻教师校内活动负担。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安排专人分管安全、教学、人事、财务等工作,工作安排要注重实效,杜绝形式主义,不将学校管理范畴的行政事务摊派给教师。开展适合教师的文体活动,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感受职业幸福感。

(五)统筹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一是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合理开展教师专业培训,要严格把关,避免硬性安排,杜绝形式主义。对非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不得拉教师拼凑充数、向教师摊派无关培训任务。

二是切实避免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无关培训活动。区教育局师训中心统筹安排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针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优化内容、改进形式、合理开展,避免硬性安排,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注重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对教师的教研指导,通过多个维度观测教师教学水平,科学开展考核评估。

三是教育部安排的相应“国培”项目,以市教育局的通知为准,合理安排相关教师参加培训,并充分发挥参加“国培”项目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培训效能,提高培训效益。

(六)强化教师减负工作要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审批和报备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各科室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督促落实,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工作,依法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学校教师各项权益。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要求,层层压实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对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的日常管理,公开诉求反映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引导社会共同监督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任务落实。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推送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及相关政策,广泛宣传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教育、关爱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目前,一些不必要的额外负担依然困扰着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而且似乎产生了“旧负担未解决新负担又冒出”的苗头。

一是减负定位仅停留在具体工作操作层面,缺乏宏观统筹和顶层设计,还要正确树立对教育工作的正确评价,要继续完善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将教师减负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虽然近几年已出台减负清单,但单靠教育行政部门一家还是势单力薄,非教育教学类事项还是挤破头想进校园,很难真正奏效。

二是减负目标存在重负担外在表现、轻内在形成机理的问题。虽然减负清单均对教师减负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多聚焦在教师负担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负担不是简单的有形之物,为教师减负不是简单地过滤或拿走具体的负担表现形式,而是要明确各类负担产生的内在机理和根本原因。

三是减负思路重内容轻方法。减负清单重在充分罗列教师负担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对负担的本质关注不够。为教师减负时不仅减轻一些具体负担,而且通过深入研究明确负担产生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减负清单内容处于并列、并行的状态,没有分出优先级,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大多是严禁、规范、减少、不准等命令性的词汇,但这些要求如何落实尚不明确。

三、下步的计划

一是加快建立教师负担定期监测制度,以不断明确教师负担状况及减负效果。通过持续定期监测,明确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重点和目标,保障减负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是切实构建多方力量协同机制。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行政、专业、学校和社会多元网格式工作机制。通过不同性质机构负责不同工作,合力为教师减负。

三是借力信息技术实现减负增效同步。高度重视借助教育信息技术来拓展教师减负的路径,包括利用最新技术为教师减少程序化的工作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能,坚持信息技术双驱动的导向和路径。

区教育局也将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这项工作,在此,衷心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

2023年5月15日

(联系人:顾坚勇,电话:893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