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5388X/2023-185367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5-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水利
索引号 11330206002955388X/2023-185367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5-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水利
北仑区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委关于“三农”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聚力攻坚,变革重塑,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区“五水共治”主要参与单位,积极助力北仑区捧获“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获评2021年度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县(市、区),市级农村宅基地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社会管理与金融服务工作(食品安全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业产业强基提效

1.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有力落实。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942亩,粮食总产量7685吨,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率先完成粮功区整治优化任务,22个粮功区共计11210.35亩图斑已完成验收数据上报、技术审核和省级行政审查;全区能繁母猪1460头(市定任务0.14万头)。2.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启动白峰阳东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创建完成种植业“六园”4家、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项目1个,新碶街道千亩方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强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机制,宁波佳必可食品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3.农业双强扎实推进。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工作,成功创建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2个(传甬茶业有限公司、孟君茶业有限公司),全区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88%。入选2022年“甬江引才”创业团队项目1个;“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敌微生物等绿色防控产品生产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项目投资并验收。

(二)美丽乡村迭代升级

1.农村环境治理全面提升。实施“三清四化”乡村风貌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和乡村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持续深化提升农村环境三年行动,以现场检查测评促问题整改,整改达标率达95%以上。推进省高标准示范村6个、省级星级公厕7个等创建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公厕管护在市级前三期绩效评估中居全市前列。2.未来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出台《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重点推进大碶九峰山片区、柴桥河头村、郭巨福民村3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启动第三批未来乡村小门村、三山村场景谋划和项目建设。3.串点成线文章持续深化。推进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街道1个、特色精品村3个、精品村15个、达标村17个,市级小集镇式中心村1个、艺术赋能村4个等创建工作。统筹实施精品线路、市“一环十线”风景线等工作,推进芦江春晓、蓝色海湾、风情浃江等一批乡村特色风景线、示范带打造。

(三)强村富民成效凸显

1.“消薄”“帮促”工作持续深化。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启动实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2022年底全面消除总收入50万元以下和经营性收入35万元以下的行政村,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90%以上。发挥帮促数字化系统应用作用,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增收工作。落实用水城区与供水库区挂钩结对工作。2.乡村治理健康有序。高质量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运行问题专项治理,累计查出并整改问题34件,通过规范合同增收12.667万元。推进“四治融合”强基工程建设,预计今年评定清廉村居35个以上。大碶街道城湾村被评为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3.数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成功入选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大碶街道和鸽村获评首届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组织申报数字农业工厂1家,数字种养殖基地3家;“护农通”纳入市数字乡村“大脑+应用”建设体系,与“村事码”列入市基层智治系统“一本账”,“浙农”系列应用相继落地。

(四)工程建设提速推进

1.水利投资计划有效执行。以高质量发展民生水利事业为动力,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抢抓工程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全区水利工程建设。2022年我区水利投资任务为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3亿元,完成率为114%。水利管理业投资任务为4.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2亿元,完成率为110.6%。2.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干岙水库工程于今年1月正式完工,梅山大河三期工程处于完工验收阶段;海塘安澜工程(白峰沿线海塘、青峙塘提标加固工程)已于9月开工。其他工程抓紧推进中(其中王家洋泵站已于11月开工;穿山碶泵站、新路岙-城湾水库互联互调工程处于概算评审阶段。3.民生实事项目专班推进。建立“科室专责+专班统筹”工作机制,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完成新开工提标加固海塘12.88公里;水库除险加固1座;山塘整治2座;提升改造农业灌溉泵站机埠3座;中小河流综合治理3.2公里;紧抓“幸福河湖试点县”契机,创建完成市级美丽河湖4条、水美乡镇5个、美丽河湖片区1个,省级美丽河湖创建2条。开展幸福河湖试点县创建验收准备工作。

(五)水利管理水平提升

1.强化河湖管理。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加大河道保洁和监督管理力度,按照“四无二查报”要求,累计保洁巡查260次,发现整改问题350余个。加强在建涉河工程监管和甬江堤防运行管理,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落实河道清障工作,累计出动和组织清障人员150余人次,清理河岸垃圾60.25吨。2.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节水行动,启动全区取水户取水计量设施标准化工作,深化9.55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完成白峰下阳泵站、春晓干岙茅洋塘泵站提升改造工程,下阳泵站、新路鱼鳞坝市级示范工程创建。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增治理面积1.2平方公里。3.落实水利工程标准化长效管理。开展全国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推进郭巨街道实现水库管理物业化,整体修编全区水库控运方案(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完成水利工程安全鉴定14处(水库7座、水闸3座、海塘4条),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监测2次,落实25座水库(山塘)大坝白蚁防治工作。

(六)除险保安扎实落实

1.农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扎实落实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业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新一轮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创建并通过初评验收。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顺利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省级动态监测评价,农产品总体抽检合格率达99.8%。2.渔业安全总体平稳。严格海上渔船管控,深入开展“春雷行动”、“伏休集中攻坚”、“一打三整治”等系列行动,排查渔船132艘次,整改率100%。完成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编号二十九(四)验收工作,全区30亩以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全覆盖。3.水旱灾害防御扎实落实。开展多轮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成全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复核及责任人、被转移人员更新,完善预案体系。针对8月旱情指导街道建设应急引水工程,做好9月台风“轩岚诺”、“梅花”防御,组建“1个指挥中心+5个应急组”,查隐患、抓整改、保安全,临时成立专班落实外地渔船应急处置。

(七)党建统领持续发力

1.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主体责任意识,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把落实“一岗双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有力措施来抓,持续抓好七张问题清单、巡察反馈意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机关意见建议整改等工作。2.强化干部培养。启动“育苗惠农”年轻干部训练营,探索全过程培养年轻干部新路径,通过“笃学+实训”,搭建年轻干部“赛马场”,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3.抓实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主线,引导激发全局干部展现先行的状态、先行的作风、先行的能力、先行的精气神,努力打造“一懂两爱”三农铁军。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推进“两个先行”、打造“六个之都”的新征程中,紧紧围绕“六促六优”部署,奋力推动“三农”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贡献“三农”水利力量。

一是以责任目标为导向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入挖掘粮食、蔬菜种植潜力,坚决完成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任务,切实提高粮蔬、禽肉保供能力。力争完成2家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水稻)建设;完成2个省级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创建(茶叶、水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渔船、农机、水利工程及农产品质量,紧抓防汛抗台、伏季休渔等时间节点,强化检查、培训等措施。

二是以高质高效为目标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平台,谋划推进以小港粮食生产功能区为主区块的都市农业公园申报创建,加大白峰阳东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新碶千亩方农业示范区等农业产业标杆项目培育力度,加快项目落地见效。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创客培育为核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新培育农创客100人以上。坚持以绿色种养模式创新为抓手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大“稻鹅共生”“稻虾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推广力度。持续深化农旅融合,重点引导规模农业产业基地,以研学基地、采摘体验、农耕文化为拓展方向,拉长产业链条。

三是以铸就精品为引领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完成前两批未来乡村建设项目,新启动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2个。注重串珠成链,计划创建省级精品村10个以上,基本实现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全覆盖,创建艺术赋能乡村3个以上,推进蓝色海湾线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太白康养线建设。持续深化提升农村环境三年行动和“三清四化”乡村风貌提升行动,计划创建市级农村垃圾分类典范村3个以上。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统领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持续开展北仑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提升行动,完善村庄经营、飞地抱团、片区组团发展等机制,力争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扎实推进帮促数字化系统应用扩面,健全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体系,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保持10%以上。深入推进“四治融合”强基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善治(示范)村创建和清廉村居建设。着眼乡村治理数字化,提速推进“护农通”和“村事码”2个多跨场景应用开发,打造北仑乡村治理品牌。

五是以建管并重为原则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靠前谋划,加快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对接,提速推进海塘安澜、强排泵站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新开工白峰外峙岛海塘提标改造、沙湾山东河整治等工程。扎实落实民生实事,统筹推进面上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水库山塘维修加固工程。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抓实工程安全度汛准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计划开展安全鉴定2处(海塘1段、水闸1座),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7处(山塘2座、海塘4段、中型泵站1座)。加强河道生态治理,谋划新增河道生态设施,计划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条、市级美丽河湖3条、美丽河湖片区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