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事节气
发布时间:2023-02-20 19:19:54 来源:北仑区地方志系列丛书之一北仑习俗 阅读次数:

立 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旧时农家晨起用牲酒、爆竹祭神,称“接春”;用荠菜、艾草做春盘、春饼,并饮春酒,然后下田试种,称“打春”、“闹春”。立春日要忌用捣臼舂米,“舂”与“春”谐音,“捣舂”不祥,故避。

清 明 清明上坟,是对祖先尽孝道以寄托哀思的习俗。尤以父母亡后的三年内“上新坟”特别重视。即使身在外地的游子,也尽可能在这一天回家,以尽赤子思乡爱亲之情。上坟的祭品,麻糍必不可少。在先人坟墓前供奉,焚香燃烛,子孙虔诚参拜。祭毕,烧锡箔,并将五色纸钱制成的幡盖,阵于坟头,加土,除草,有的还插上几枝柳枝。在家设酒馔祭祀,称做“清明羹饭”。三年后,一般不带酒菜,其余礼节如旧。

清明扫墓之俗至今犹存,但祭品比较随意,纸钱多改为花圈。机关、学校集体组织扫墓活动,向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等以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相关链接

关于此节日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3天,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寒食节”,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

踏 青,现代称“春游”,此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晋书》一书中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出外踏青,颇为盛行。宋代诗人张光在《玉楼春》中,这样写道:“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立 夏 每年公历5月6日前后,这个节气称作立夏。民间活动有:外婆家要给外甥儿女送“立夏蛋”。用丝线编织的网络套子装蛋,一只挂在孩子胸前,另一只挂在孩子床帐边;还有用丝绦编的“立夏须”,系在孩子手腕上。成年人用“立夏须”盛一粒樟脑丸,挂在长衫胳肢下第一粒扣子上。据云,均能预防夏天的疾病。入晚,做“立夏羹饭”。由于儿童或体弱者在夏季出现减食、神倦、身瘦等征,俗称“疒圭 夏”,因而悬秤称人成了这一天正午重要活动,无论老幼都参与,以验一年之肥瘦,作为是否疒圭 夏的依据。姑娘们将凤仙花摘下来,捣烂如泥,和着明矾、食盐,入晚捏成小团放在足趾或手指甲上,然后用毛豆叶包裹,细棉线扎紧。次晨,去掉裹物,指甲染成了鲜亮的红色,以此为美。男孩如年届十六,父母要烧鸡给儿子吃,其烹调方法是:将宰杀后的鸡放在盛有黄酒的甑内,锅底放两块瓦片悬空,以稻草作燃料,用文火烹炙,待烧完三结稻草终止。男孩子吃了此鸡则意味就要自食其力了。

芒 种 芒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芒”与“忙”同音,意谓节令不饶人,要抓紧“忙”种。芒种后逢丙日入梅,即进入霉雨季节。

祓 秋 公历8月7日立秋节,家家户户吃西瓜、脆瓜等,俗称祓秋。据说能消暑。

冬 至 旧时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皇帝老倌要谢年”之谚。是日,当地大族、旺族凡男性花甲老人,由族长率领,要在宗祠内举行族祭礼仪。氏族内每十年、廿年或叁拾年修一次族谱,续谱在冬至日举行开笔典礼。冬至是游子寻根认祖之日。民间普遍以“冬至汤果”祭祖,俗称“冬至羹饭”。冬至晚要洗足,据说能免冻疮。一年中冬至日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故有不少人家这天晚上睡得很早,有俗语“困困冬至夜,嬉嬉夏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