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84Y/2023-180191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发布机构 春晓街道
成文日期 2023-02-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
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84Y/2023-180191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发布机构 春晓街道
成文日期 2023-02-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其他
春暖花开,警惕儿童抽动症

“陈医生,我家孩子最近老是眨眼睛,眼科检查却说没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2月20日上午,家住春晓洋沙山的陈女士带着自家6岁的孩子前来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就诊。

中心主治医师陈未为其详细查体后,表示,春季是儿童抽动症、多动症的易发时节,因为春季万物复苏,人的大脑神经细胞相对活跃,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诱发抽动症和多动症。

陈女士听后问道,什么是抽动症?陈未表示,抽动症,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发病年龄始于约2岁,常见于5至10岁,并在10至12岁出现高峰。它是一种不自主的、没有目的性的、快速地、刻板的一种肌肉收缩,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爆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从中医角度讲,肝属木而旺于春,肝主疏泄、主风、主筋,小儿肝气尚未充实,如经筋刚柔未济,则易表现为好动、易抽搐等;而肝气为小儿“本脏之气”,小儿在春季肝脏功能偏盛,其气在下,更容易活蹦乱跳,静不下来。严重的就会出现抽动症症状。

陈未说道,根据每年就诊时间,观察到很多小朋友在春季开学后抽动症状会更加明显。孩子从寒假期间的悠闲生活转变为放学后的紧张规律。在第一个月之后,在学习压力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刺激下,抽动症状更是高发。

那么抽动症可以自愈吗?儿童抽动症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大多预后良好。陈未表示,由于儿童抽动症属于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一种,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一些父母认为抽动障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好转,或采取打骂、批评等方式,是极不可取的。

陈未提醒,孩子一旦出现抽动的症状,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者会不在意,从而耽误孩子的病情。如果发现家里的孩子出现挤眉弄眼,扮怪相的行为,应当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