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341/2023-179926
组配分类 政府预算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3-02-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财政
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341/2023-179926
组配分类 政府预算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3-02-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财政
关于宁波市北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主任会议

宁波市北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北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我区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支出方面,各领域对财政资金的需求较大,高质量发展、甬江软件产业园北仑区块、自贸区北仑样板等重点领域需要加强保障,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对此,各部门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保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

一、2023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第九次党代会及区十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建设。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强化刚性支出和重点领域支出保障,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格预算编制管理,严把项目入库关,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和可执行性;落实部门和单位的预算主体责任,强化预算约束与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债务管理水平,坚决兜牢“三保”底线。

根据宁波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整合至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区按照“同一财政主体”管理模式编报一套预算。

二、2023年财政重点收支政策

2023年,在安排重点财政收支政策时,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全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发挥财政基础性支柱性作用。以“五大门户”建设为统领,突出抓好财政、国资、金融等各种资金资产资源的统筹整合和协同配合,切实提升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服务保障整体效能。以缩小“三大差距”为导向,继续下气力抓好民生保障和改善提升,高标准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单元建设,全力支持“急难愁盼”民生实事推进落地。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常态化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督问效。

(一)支持高水平推进创新发展标杆门户建设

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区级财政安排1.9亿元,支持打造“油头化尾”、汽车关键核心部件、高端模具等标志性产业链条,着力推进制造业向“大优强、绿高新”方向发展。围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区级财政安排1.7亿元,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产业发展引领区。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布局,区财政安排新兴产业扶持资金3.7亿元,支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新蓝海。支持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区级财政安排1.0亿元,重点提升港航服务、智造服务和专业服务产业能级。着眼放大全国首个国家引智示范区品牌影响力,区级财政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7.7亿元,全方位支持“强港强区引才工程”迭代升级,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最优生态。

(二)支持高水平推进协调发展引领门户建设

围绕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和环境重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推进港产城文融合发展。抢抓全市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契机,积极向上申请2023年相关专项债券资金,大力支持“港口向东、临港产业向北、高端制造向南、科创向西、城市功能中聚”空间布局统筹构建,支持以“五大”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全省首批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打造标准示范高地。推进城市建设“精特亮”工程,区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亿元,支持科技、数字、交通、能源、水利、通讯、市政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优化,高标准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支持港城文化繁荣发展,区级财政安排文化建设资金2.0亿元,在提升港城文化承载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供给,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文化产业功能平台。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落地,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支持全域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行动。

(三)支持高水平推进绿色发展示范门户建设

细化落实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机制,支持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基础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强化绿色发展财政政策保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完善,持续推动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支持绿色金融加快发展。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区级财政安排3.0亿元,支持实施“清新空气”示范行动、“清洁土壤”修复行动和美丽河湖、蓝色海湾建设,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环境整治。支持“双碳”行动,率先成为国家实施“双碳”行动引领区和全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

(四)支持高水平建设开放发展样板门户建设

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区级财政统筹各类资金11.5亿元,支持打造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高能级战略平台。助力营商环境创新优化,支持开展“稳预期提信心、稳经营提质效、稳投入提后劲”企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大对企业降本减负、纾困解难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围绕提高疏港数字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区级财政统筹各类资金支持“两场一仓一中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环线立体化港口集疏综合交通体系。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支持我区开展跻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战略支点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各项建设。

(五)支持高水平推进共享发展先行门户建设

聚焦更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推进“扩中提低”行动模范示范,区级财政安排2.7亿元,支持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健全就业公共服务和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健全低收入农户增收机制,完善困难群体托底保障政策体制。推进教育事业优质共享,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区级财政安排教育支出24.1亿元,支持打造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率先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推进“全龄友好”服务体系建设,区级财政安排1.5亿元,支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和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安排卫生健康资金9.9亿元保障医疗机构运转,深化医共体建设,率先建成健康中国先行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安排0.6亿元支持办好排球、帆船、F4等国际国家级体系赛事。推进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精细化,支持北仑数字大厅迭代升级,加快建设一体化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三、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一)收入预算

2023年全区(北仑区、开发区,下同)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0000万元,较上年下降2.2%,剔除税收平移、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长6.8%,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转移性收入483093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1696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83876万元,调入资金421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0000万元,使用结转资金1906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62907万元),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为4633093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中,税收收入3810000万元,下降1.4%;非税收入340000万元,下降9.9%。税收收入主要科目安排情况为:增值税1788000万元,企业所得税1038000万元,个人所得税50000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64000万元,契税及耕地占用税34300万元,其他地方各税285700万元。

图表1: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单位:亿元)

(二)支出预算

根据收入预测及当前财政体制测算,2023年全区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45299万元,下降10.0%,其中上年结转项目支出19065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62907万元,转移性支出1124887万元,支出合计4633093万元,收支保持平衡。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部分重点支出科目安排情况为:教育支出244723万元,增长4.6%;科学技术支出406872万元,增长12.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1135万元,增长6.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5621万元,增长1.9%;卫生健康支出159443万元,下降10.7%,主要是疫情防控支出减少;节能环保支出82753万元,下降52.1%,主要是节能减排央补资金减少;农林水支出47589万元,增长8.4%。

图表2: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单位:亿元)

街道一般公共预算部分重点支出科目安排情况为:教育支出5768万元,下降7.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001万元,增长28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789万元,增长5.6%;卫生健康支出4647万元,下降33.4%;农林水支出11220万元,增长21.9%。

四、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454万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422万元,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32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438256万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435333万元)、调入资金18032万元、上年结转29802万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000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资金为522543万元。2023年全区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72543万元,剔除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186000万元后下降27.5%;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50000万元。

五、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9566万元,下降37.8%;加上上年转入158300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可用资金为267866万元。全区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36310万元,下降13.8%。结余13155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六、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3年,全区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040万元,增长28.0%;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3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用资金为14053万元。全区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841万元,增长27.8%;调出资金4212万元。

七、2023年政府债务预算情况

2023年全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尚未下达,我区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暂与2022年底限额保持一致,即2312000万元。预计全年新增政府债务192907万元,其中:新增债券额度尚未下达,再融资债券192907万元。预计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为227745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485453万元,占65.2%;专项债务792000万元,占34.8%。

根据分年度地方政府债务到期情况,一般债务到期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专项债务到期以专项债券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分年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确保按期还本付息,财政中长期可持续。2023年,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安排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2907万元,通过再融资债券资金偿还;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中安排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0000万元,其中: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30000万元,安排财力偿还20000万元。

八、2023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工作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步推进财政收入保持有序增长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围绕区域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和“三保”兜底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保障,围绕提质增效、安全高效强化财会监督和绩效管理,持续发挥财政在区域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

(一)聚焦稳进提质,持续加强财源建设

重视增量培育和存量挖潜,多渠道全方位拓宽财力统筹来源。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各项减税降费支持政策,妥善推进全区企业扶持政策调整统一和及时兑付,积极提振市场活力和企业信心,稳住经济基本盘。以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基石,全面落实稳商扩资增效政策,全力支持平台提能造峰、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攀高向新。以港航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切实加大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向,鼓励招新引强,培育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加强财政资金资源资产统筹,结合园区整合工作,大力盘活财政预算资金、国企资产、政府物业资产、部门存量资金、土地资源等,推进各项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二)聚焦共富共享,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打造共同富裕北仑样板。围绕国家和省市区重大项目建设,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转移支付和直达资金,指导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标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继续扩大医疗、养老、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交通、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方面支出投入,持续加强“扩中”“提低”“急难愁盼”和保就业、保物价等民生实事方面资金保障,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推动基础教育优势均衡发展。深化健康北仑建设,支持高水平医院建设,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大医学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支持力度。做优“一老一小”服务,支持“甬有善育”品牌建设,支持托育机构新建及社会婴幼儿照护服务扩面。

(三)聚焦安全高效,持续深化财政改革

坚持保证支出强度和加快支出进度,让有限财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强化“三保”预算编制和日常监测管理,坚实兜牢“三保”底线。强化大事要事保障,探索建立全区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实施预算安排与项目入库、审计意见、绩效评价、预算执行、资产存量“五挂钩”机制,加强预算单位账户动态监管,适时开展结转结余、存量资金清理。强化财政资源整合力度,按照“五个一”财政集中统管体制机制,妥善解决财政资金内部结构性平衡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尝试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开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回头看”检查反馈和问题整改。密切关注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政策动向,积极拓展债务化解方式渠道,坚决守住政府债务“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指导监督,找准自己的“位”与“责”,把好“稳”和“进”,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工作理念,以当家的思维担当起管家的责任,踔厉奋发、实干奋进、接续奋斗,积极为我区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中国式现代化北仑样板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附件1:2023年北仑区一般公共预算表.xls

附件2:2023年北仑区基金预算表.xls

附件3:2023年北仑区社保基金预算编制说明.doc

附件4:2023年北仑区社保基金预算表.xls

附件5:2023年北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说明.doc

附件6:2023年北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表.xls

附件7:2023年北仑区政府债务情况编制说明.doc

附件8:2023年北仑区政府债务情况表.xls

附件9: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表(功能分类科目到项、经济分类科目到款).xls

附件10: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表(功能分类科目到项).xls

附件11:2023年北仑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xlsx

附件12:2023年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docx

附件13:2022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doc

附件14:名词解释及政策解读.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