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来自一线的共富系列报道之一:
“稳稳的幸福”——霞浦物流工业社区构建“卡嫂共富工坊”
物流工业社区“卡嫂共富工坊”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物流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蚂蚁”集卡司驿站,占地面积45平米,主要业务为来料加工,加工产品种类主要为模塑产品组装。
物流工业社区辖区内集聚集卡司机2942名,家属876名,其中99.5%是外来人员。为更好地服务新就业群体,社区结合现代社区建设,落实妇联工作主线,创建“卡嫂共富工坊”品牌,拓展新就业群体共富半径。就在今年9月,2023年宁波市“巾帼共富工坊”名单公布,我区共有6家“巾帼共富工坊”名列其中,“卡嫂共富工坊”便是其中之一,同时在10月11日刚圆满结束的北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卡嫂共富工坊”志愿服务项目喜获银奖。
聚焦“卡嫂”群体,强化组织引领
物流工业社区探索党建引领集卡司机服务模式,聚焦司机背后的家属“卡嫂”,以党建统领,把新就业群体妇女工作纳入社区党委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成立“共富工坊”专题工作组,深入走访,链接各方资源,开辟“卡嫂共富工坊”阵地。逐步完善“1+2+N”模式的组织架构,搭建卡嫂服务平台,“1”为社区妇联组织,“2”为“卡嫂共富工坊”、“卡家成长营”两个项目,“N”为多个“卡嫂巾帼志愿者”等队伍。
链接多方资源,赋能助力增收
社区牵头,联动海关、交通局等12家单位党建共同体,打造“卡嫂共富工坊”,做卡嫂工作“经纪人”,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对接适合的就业兼职岗位。同时,社区对接爱心企业,承接来料加工订单,将“红蚂蚁”驿站作为共富工坊的技能培训点和订单集散处,使卡嫂有场所做手工,实现家庭增收。截止目前,已有100余家企业为司机家属提供兼职信息500余条,实现230户司机家庭每月增收1000元。
利用司机之家阵地,开设“卡嫂共富学堂”,以共富课堂、直播技能、手工体验三大项目为支撑,定期邀请就业服务老师现场授课,开展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卡嫂提升技术素养,拓宽眼界;指导卡嫂学习直播技巧,以便后期通过直播售卖制作的手工艺品等产品。截止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27场,服务人次达350余人次。
拓展服务半径,提升品牌效能
社区瞄准集卡家庭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精神需求,打造“卡家成长营”,开展“三色”帮扶。“粉色乐园”送卡嫂,建立流动妇女平安之家、提供免费两癌筛查,300余名卡嫂参加了两年一次的筛查,100余名卡嫂获得“流动体检车”的家门口的健康体检;引导“卡嫂”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立“卡嫂巾帼志愿队”,成员由5名增加至42名,服务时长超1000余小时,服务人数超2000余人。“绿色希望”公益课程,以校地联盟培训、选树最美货车人等多种方式,帮助集卡司机提升职业技能。“蓝色梦想”关爱子女,举办卡家托管班、玩具交换大会、港口研学、家庭观影等活动,解决625名集卡司机子女假日托管问题。
她的力量,双向奔赴
社区积极引导卡嫂参与社区治理,使她们切实增强了获得感与归属感,卡嫂和社区形成“双向奔赴”。
朱希兰是“卡嫂”群体中的带头人,她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带领身边的“卡嫂”做起服务集卡司机的工作,成立“卡嫂巾帼志愿队”,参与驿站值班、园区环境整治、传统节日慰问流动集卡司机等志愿服务。
作为一名山东人,朱希兰擅长做面食,小年夜时,她擀皮和馅,和卡嫂志愿者们一起煮好饺子,走上街头,为在路上奔波忙碌的集卡司机以及其他户外劳动者们送上暖心的饺子。逐渐地,元宵、端午、中秋等节假日,“卡嫂”们在驿站紧张忙碌的身影成为了众多司机们路途中的温暖守护。
2023年,朱希兰家庭被评为了宁波市“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