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MB15738981/2023-178437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3-01-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优抚安置 |
索引号 | 11330206MB15738981/2023-178437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3-01-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优抚安置 |
2022年,我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支持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拥军优抚、安置就业、思想政治建设、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等领域奋发有为,推动全区退役军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一年来工作情况
(一)靠前发力,在思想政治引领上重实效。
坚持思想政治是退役军人工作灵魂的理念,以“甬尚老兵”十小工作法为抓手,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全区退役军人开展“甬尚老兵”主题实践活动60余场次。深入挖掘和宣传好先进典型,利用“仑传”APP,持续开展先进个人、优秀工作团队宣传,累计推荐3名退役军人参与第三十五批北仑好人评选。积极培育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团体,“八一吧”老兵互助团获市级志愿服务大赛三等奖。激励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清洁家园,共计18000人次。
(二)抓紧抓实,在移交安置上出实招。
提高安置质量,加强安置保障,接收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退出消防员)13名和计划安置转业军官12名,接收安置率100%,接收随军家属26名、完成2022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接收报到81名,有序推进部分长期滞留部队军休和伤病残人员三年移交任务。做好各类接受安置对象的补贴资金保障,发放2021年秋冬季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814万元。强化管理服务,举办转业军官转岗任职专题研讨线上班,组织退役士兵职业技能订单式培训,共计开展培训32场次。
(三)数字赋能,在就业创业上优服务。
突出需求导向,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数据库”,全面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底数排摸分析工作,完成有效数据4200条。打造“三兵”体系,开设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就业创业咨询服务窗口,累计开展就业服务230人次及创业服务40人次。搭建“线下精准对接+线上招聘面试+云端直播带岗”全方位服务平台,达成高质量可成长就业岗位就业20余人。开展“助企纾困·三问三送”精准服务,惠及41家军创企业,减免税收28万元,帮助3家企业达成贷款1200余万元。着力打造省级试点数字化应用场景区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e路通”。通过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以实现更高质量可成长的精准就业、“学历+技能”实现能力重塑为目标,按照“就业前道-对接通道-评价渠道-政策频道”四大模块,建立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化精准对接和数据动态分析管理三大子场景,实现退役军人人才开发的政策、机制、手段优化。
(四)精准施策,在服务保障上重实用。
认真落实各类优抚政策,发放各项抚恤类经费2636.38万元,享受待遇的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价格补贴165.55万元,惠及优抚对象3930人。落实政策,完成70名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及263名义务兵父母及在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烈属免费体检工作。通过“八一”、春节走访慰问“全覆盖”机制,做到“暖老兵心、帮老兵难、解老兵惑、鼓老兵劲”,累计走访3756人,发放慰问物资63.88万元。制定下发《北仑区困难退役军人生活、医疗帮扶援助实施办法》,为37名低保底边困难退役军人发放补助金。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工作,按照“提早筹划、试点先行、逐步规范、全面实施”的步骤,稳步推进、细致开展,完成建档立卡12272人,提交优待证申领数12228人。
(五)军地协调,在双拥模范创建上办实事。
加大对辖区内红色资源的修缮维护力度,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12.34万元,对大碶街道莘峰烈士陵园、霞浦街道烈士陵园、梅山街道烈士陵园和北仑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整修。健全双拥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开展“关爱功臣、关爱烈属”和“情系边海防官兵”等拥军优属活动,持续推进双拥点位、主题公园、大榭双拥岛筹建工作,投入296万元慰问驻地部队及临时驻训部队。着力解决官兵“三后”和备军打仗问题,协调落实现役军人子女入园入学75人,落实中(高)考加分政策。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荣,为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送喜报,累计50余人。在此次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过程中,我区被推荐为第九届全国双拥模范城检查点,高质量完成首届省双拥模范区届中验收。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体系保障,推进数智服务,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尊崇感、获得感、满意度。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精准把握退役军人对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新期盼,着力提升服务保障的精准性。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全国“示范型”、省“枫桥式”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按照分级规范原则,对标对表参照创建重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扶持、帮扶援助、权益维护、保障措施上抓实干,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坚持以服务保障“五种能力”为基础,持续落实基层服务站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作用,保质保量完成省市各项试点任务,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广泛宣传、精准全面发放优待证,为省市提供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样板。
二是全面提升安置就业服务质量。
健全军转移交安置工作机制,强化接收主体责任,优化安置结构比例,提高人岗相适匹配度。优化退役士兵返乡“一件事”办理系统应用,全面实现基层服务窗口线上办理。优化退役军人创业园服务机制和政策保障,吸引更多军创企业入驻。积极打造服务环境更佳、政策资源更优、辐射带动更强的就业创业基地。助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e路通迭代升级,实现辖区自主就业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率65%以上,实现退役军人人才吸引力的覆盖面及社会影响处于省内一流、全国领先地位,吸引更多优秀退役军人来仑就业创业。
三是全面擦亮双拥共建品牌。
紧盯省“双拥模范区”创建目标,完善双向互促的双拥工作格局,加强军地定期交流和沟通协作机制建设,优化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园)优待政策,落实军地服务需求对接,推进社会化拥军项目开展。加强“双拥街”等双拥氛围设施建设。组织落实好清明、八一、930烈士纪念日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的褒扬宣教功能,精心组织英烈事迹宣传和纪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铭记英烈功勋、传承英烈精神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