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碶街道:2022年度各社区“假日学校”活动集锦(二)
九峰山社区:了解世界之最,丰富科学知识
7月29日上午,九峰山社区“三心”假日学校邀请到了大碶小学的黄璟璐老师给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一节“世界之最”的知识科普课。
在这节课上,黄老师先问了大家一些世界之最的问题,比如“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世界上脚最多的动物是什么?”“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是什么?”等等,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大家积极举手回答。经过老师的科普讲解,大家对一些世界之最也有了了解。
虽然一节课的时间不长,但是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为文化课学习和课外阅读提供了帮助,丰富了自己的科学知识。
太白社区:以纸作海,以笔作船
7月28日上午,太白社区邀请了来自实验小学的胡老师,开展了假日学校《想象中的船》少儿绘画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假日学校的趣味性。
首先,胡老师通过视频和PPT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解,展示船的画法。随后胡老师分发了画纸,马克笔,拿到工具的同学们立马投入绘画的状态,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一点点涂鸦,绘画出自己心中的船。随后,同学们与自己的作品留影记载着快乐时光。
此次绘画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还拓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为假日学校孩子的假期生活增添了色彩。
学苑社区:童心向党 同编中国结 喜迎二十大
7月29日上午,学苑社区文化礼堂、关工委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 同编中国结 喜迎二十大”手工编织活动,活动邀请了文化加油站的孙人健老师来为假日学校的孩子们上课。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装饰艺术形式,它有着着团结、吉祥等美好的寓意。课堂上,首先老师给孩子们发放材料,有红色的宣纸、红绳,小剪刀,黄色卡纸等。随后老师给孩子们展示着每一步的做法,详细而又认真。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手上的每一个动作。黄底红花贴上透明胶给作品定型、塑封,然后开始编织中国结,绕环,左右相扣,翻压,拉紧红绳,重复,经过复杂的工艺一个小巧玲珑的中国结终于编织出来了。孩子们将完成的作品提在手中爱不释手。
中国结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编织着真诚的情谊和美好的憧憬。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一心向党,坚强勇敢,团结奋进,一起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太白社区:一起了解地球的奥秘
7月28日上午,为进一步拓宽孩子自然环境知识,增强孩子科学素养。太白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到了徐焕力老师为我们带来《地球的奥秘》这一课程。
课堂上,徐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认识地球:从太阳系地球所处的位置,到地球的模样,再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在了解地球之后,徐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此美丽的,孕育我们的地球,我们当如何去呵护?”徐老师讲解了地球如今面临的各种困难,从温室气体到清洁能源…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近地球母亲的千疮百孔,教育孩子们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
这一课堂,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了许多地理知识,更是让孩子们学会保护环境,珍爱自然。
坝头社区:用“蚊”学谱写诗篇
7月29号上午,坝头社区假日学校特邀实验小学的俞老师来为孩子们上一节关于蚊子的诗歌课。
首先,俞老师先给大家放了一些蚊子的照片,介绍了这些蚊子的学名,然后又科普了蚊子的成长阶段,分为孑孓,蛹,成虫,让孩子们的视野又宽阔了不少。之后俞老师在上面放了几首关于蚊子的诗让孩子们朗读,读完询问孩子有什么感受,孩子纷纷踊跃举手参与,认真回答问题,不亦乐乎,课堂上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最后老师让孩子自己上手写诗,不一会,他们一首首生动又有趣的诗纷纷亮相。“蚊子”也通过孩子们的想象力,在诗歌中活灵活现,生龙活虎,富有生命。
经过这堂课的开展,让孩子发现即使蚊子是那么的讨厌,但仍可以写出一首首生动,有趣的诗歌。并且还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热情。
坝头社区:弘扬太极精神,增强儿童体质
为弘扬太极精神,增强儿童体质,7.29日坝头社区假日学校特邀许老师为大家开展了一堂关于太极拳的课程。
在坝头社区的排练厅内许老师带着同学们做着一个个太极招式,在左右蹬脚的动作时,同学们似乎将此生最多的力气用于支撑腿部,尽力做到平衡,双手呈十字形。在下势的时候,一只手像爪子一样僵直,腿做成一个较缓的坡度,另一只手随着节奏,向着前方推掌。在一系列的招式之后,同学们都释放了活泼的天性,个个大汗淋漓。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强健了身体,还了解了中华国粹之一的太极。
塔峙岙社区:镂金剪纸百年传承 喜迎二十大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庆祝党的二十大。塔峙岙社区假日学校于7月28日开设剪纸课程,将对党和祖国的祝福寄托在剪纸作品中。
在课程开始前,老师为同学们分发了剪刀,彩纸,双面胶等工具。同学们对此次的剪纸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都拿着剪刀跃跃欲试。分发完工具后,剪纸老师让同学们注意剪刀等物品的使用安全。紧接着就到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折纸和剪纸。同学们跟着老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将纸折好,吸取上次课的经验,老师让同学们将准备好打印好的小纸片,将纸片对上相应的位置,用订书机将固定位置,最后让同学们将多余的部分一一裁剪。最后随着同学们的不断裁剪,一个个漂亮的剪纸图案就完成了。同学们看到到自己努力的成果都开心的笑了。
剪纸,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的剪纸课程,将传统文化和党结合,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他们对民间艺术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对党抱有更崇高的敬意。
岩河社区:关爱眼部健康,守护心灵之窗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眼睛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7月29日来自宗瑞医院的徐琇医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堂眼部保健健康讲座。
在课堂上徐医生向小朋友们详细地介绍了儿童眼睛保健的重要性和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等常见儿童眼病的状况。之后徐医生讲解了关于这些儿童眼病以及视力异常状况预防措施,如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看书、培养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等。在课程过半时徐医生带领所有学习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并邀请五位上课认真、姿势标准的小朋友给大家做示范,让这五位小朋友给其他小朋友的眼保健操姿势纠错。
关爱眼部健康,守护心灵之窗。今天徐医生的眼部保健健康讲座不仅让小朋友们学到了更多关于眼部健康的相关知识,而且让小朋友们更加重视对眼睛的防护。
金泉、灵岩社区:特色刺绣文创 献礼二十大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坚定信念跟党走,7月29日上午,金泉、灵岩社区文化加油站通过文化点单,再次邀请灵绣坊的非遗传承人董佩珍为金泉、灵岩社区假日学校的小学员们组织开展了“特色刺绣文化 献礼二十大”主题刺绣课程。
据悉,此次灵绣坊专门为小学员们设计了一款特色刺绣文创。红色的“20”在图案的上半部分,寓意喜迎党的二十大,红色代表传承红色基因。图案的下半部分由五颗环绕的明黄色五角星构成,体现了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
一只小小的绣花绷子撑开一块素布,一枚绣花针穿着一根红色的丝线,在小学员们一双双灵巧的手中,飞扬跳跃,逐渐显现出二十大标志。小学员们将对党的情义、将满腔的热爱凝聚在细密的针线中,一针一线饱含深情,绣出了对党的忠诚热爱、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此次刺绣课程不仅是为了丰富广大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更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化素质教育,拓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渠道,从而汇聚起广大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的强大正能量。
九峰山社区:动手折纸,培养思维创造力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7月29日上午,九峰山社区“三心”假日学校邀请大碶中心幼儿园的张叶老师开展了一堂趣味折纸课。
课上,张老师先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些折纸作品,同时通过ppt演示和讲解,让同学们对折纸有个基本认识。接着,在张老师亲自示范,带着同学们开始折纸,她把纸举得高高的,一边动手做示范一边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在她的示范讲解下,同学们一个个都完成了自己的折纸作品。
折纸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
塔峙岙社区:超轻泥,捏出想法捏出快乐
7月29日上午,老师在塔峙岙社区假日学校给同学们上了一节好玩的超轻泥课,同学们一听有“泥巴”可以玩,都对这节课充满了兴趣,课中大家都集中注意力,想要捏出一件满意的作品。
首先,老师将几个做好的成品照片放在讲台上,同时将自己准备送给小朋友们的作品也拿了出来,接着又给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超轻彩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需要的颜色拿去相应的泥。在大家拿好材料后,老师又教同学们如何正确使用彩泥,老师和同学们相互交流心得,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在大家不断努力捏造后,大家做出了许多漂亮的作品,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棒冰、五彩斑斓的小蝴蝶、看上去十分诱人的棒棒糖,还有一些粉嫩嫩的小章鱼。
在课堂的最后,老师让同学们要多去尝试和实践自己的想。就像这些超轻泥一样,只有不断根据自己的想法捏造,最后才能完成这个作品。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在这节课里把想要给大家看的东西都展现出来了,既开拓了自己的思维想法,也加强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得到了开心和快乐。
金泉、灵岩社区: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价值引领、立德树人,7月29日下午,金泉、灵岩社区假日学校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活动,特别邀请灵岩社区瓶壶中苑党支部书记、退役老兵、五老骨干成员虞先益为小学员们讲述党的一大至十九大发展的光辉历程。
老党员虞先益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开讲,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从艰难探索到开拓创新,让小学员们深深感受到党的百年征程的壮丽伟大。
接着,他为小学员们放映了党史纪录片《烈火,鲜血与旗帜》。小学员们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舍生取义、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
通过此次课程,引领广大青少年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田王社区:“传承百年 共话梦想”参观贺友直纪念馆
今年是贺友直老先生诞辰100周年,为让青少年了解贺友直大师的事迹,7月29号上午,高田王社区妇联、关工委组织假日学校的孩子们去到了贺友直纪念馆,感受贺友直老先生的精品佳作和爱国爱乡的情怀。
在许彩君馆长带领下,大家按照讲解计划,孩子们首先了解了展馆的建馆历程以及从艺术馆转变为纪念馆的经过。随即,孩子们跟着许馆长来到了一楼的各个展厅,在一楼的展厅里许馆长主要为大家讲解了贺老的成名作《山乡巨变》的创作经历、贺老人生的三个黄金时期,还通过家居模型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贺老在上海的家。在二楼展厅里,许馆长通过贺老的原稿复印件为孩子们讲解了贺老独创的四小创作手法,在贺友直工作室里大家一起观看了模拟贺老创作绘画的视频,通过照片了解到贺老在上海、宁波的画室。在三楼展厅里,许馆长讲解了贺老和谐、幽默的家庭生活以及贺老爱吃的宁波菜。参观最后,孩子们跟着许馆长下楼来到了贺老的文创室,许馆长给大家介绍了最新开发的几款文创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用途,孩子们鼓掌对许馆长精彩的讲解表示感谢。
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的参观满载丰收,不仅体会到贺老先生卓越的画技,还感受贺老先生的那份对家乡、对祖国的赤子之心,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横河、横杨社区:线描画——火红的太阳
绘画,不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陷入如痴如醉于情境中。7月28日,来自提香幼儿园王雪芬为小学员们带来了线描画——火红的太阳。
王老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了一幅火红的太阳,分发纸张后,小学员们不急不慢地画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一轮轮红日的全貌慢慢地在纸上呈现出来。只见小男孩手拿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排向日葵,一张张迎着太阳的笑脸,展示着一幅充满童真的世界。讲台上,老师展示着小学员们的画作,“这轮太阳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呀?”“因为天气热,我想让太阳喝柠檬茶,降降温。”天真的回答,惹得台下的班主任捧腹大笑。
线描课充满了天真无邪,画中的“小古怪”,无不透着小学员们的童真,在无拘无束沉浸在绘画中,是多么愉快呀!
横河、横杨社区:纵横四海,神之一手
非遗根植于民间,传习于当代。梅山的非遗项目多是传统游艺表演,具有极高的技巧性和观赏性,常常需要团队协作来展现。为顺利做好更新换代的非遗传习,7月28日下午,在北仑银泰城举行了梅山非遗斗技棋真人擂台赛。
来到银泰城假日学校的小学员们异常兴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学员们的棋艺得到了提升。现场参赛队伍有六支,小学员们摩拳擦掌等待比赛的开始。在裁判的一声令下,小学员们走上擂台,在小队长运筹帷幄下,学员“连斩数位”,仅仅三分钟,我们就拿下一城,第一局的胜利冲昏了小学员,接着连续两局的惨败,冠军奖杯就这样被他人揽入怀中。
外出比赛的失利,让小学员们面对胜利与失败,陷入了迷茫。失败才是人生的主旋律,而成功只是一时。在未来小学员们面对失败,应当汲取教训,奋勇向前。
横河、横杨社区:制作创意绘画扇面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扇子是引风用品,夏季必备之物。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于是在7月29日,来自提香幼儿园管小琼老师,教导小学员如何简易制作扇子。
课程开始了,管老师首先带领小学员们进一步解了关于扇子的基本知识。随后示范制作过程并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并下发制作扇子所需材料,小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在纸上绘画着,有的幻想着成为太空人,在无垠的宇宙中探索,有的将扇面绘成了海绵宝宝,在蔚蓝的海洋中畅玩,扇面上的图案形态迥异,绘制完成的扇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此次纸扇绘制手工课,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手工制作,提升专注力。
横河、横杨社区:童心向党,朗诵《中华少年》
作为新一代的中华少年,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建设祖国的接班人,正像中华少年诗中所写: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有我们接力,还要靠我们相传。7月29日,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于欢欢老师与文化站吴雨婷老师,共同向小学员们传颂了红色经典《中华少年》。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中华少年图片,风中的一只燕......”于老师深情地朗读,台下的小学员们被深深地感染,透过诗句,小学员们看到了祖国的雄伟和辽阔,劳动人民的苦思和才能。“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小学员们稚嫩的童声,向祖国母亲承诺,作为新一代的中华少年,祖国的历史和未来将有我们来建设。
横河、横杨社区:编绳是创造美的过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编制也是一种美的艺术,色彩的搭配,绳结的寓意都需要探寻一番。 7月29日上午,来自提香幼儿园的许哲老师为假日学校的小学员们带来了编织课。
老师拿出一根根颜色各异的编绳,小学员们十分惊讶,一条细绳竟能编出那么多美丽的图案,这让小学员们不由地跃跃欲试起来。只见彩绳在小学员们的指尖来回穿梭,几分钟过后,只见一双双小手戴上了五彩斑斓的手链。随之老师增加了彩绳数量,难度也变得更高。编织出的手链更是绚丽多彩,小学员们纷纷开始扯线、裁线、编织,最后却编不出来了,手链上增加了不少线头。于是老师将这些线头编成了手链上的“小爱心”。
编绳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编织是娱乐,更是寄托的一种美好遐想,用编织构造五彩缤纷的世界,用编织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