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街道:假日学校精彩纷呈

发表日期:2022-08-11 17:16:44     阅读次数:    来源:小港街道    

竺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弓一弦度华年 民乐传承青少年

为了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中国乐器——二胡,感受民乐的魅力,8月3日上午,竺山社区假日学校开设了“一弓一弦度华年 民乐传承青少年”主题课程,邀请了二胡十级的杨敬业学长给同学们上课。

“二胡又名‘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二胡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点,发出的声音厚实通透,音色清纯,宛如人的歌声”。课堂上,杨敬业首先讲解了二胡的起源、历史、及二胡的构成。随后,杨敬业向大家展示了二胡独奏介,同学们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

高河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清凉一夏’,创意绘画3D风扇

8月3日上午,高河塘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小港幼儿园丁海燕老师,教小朋友们画3D风扇。

“小朋友们,天气太热了,咱们画个风扇清凉一下吧!”老师先给学生们介绍了风扇的基本结构,主要有扇页、扇罩、扇头和底座。小朋友们搭配了各种不同的颜色,有的扇罩是蓝色的,有的是紫色的。接着,老师教大家如何制作能转动起来的扇叶:“先用白纸剪出每片扇叶的形状,上好颜色后将扇叶组合在一起,用螺丝扣固定在风扇中心,这样一个3D版的扇叶就完成啦!”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步骤,很快就完成了制作,一个个拿着作品骄傲地向家长们展示,轻轻吹动扇叶,便悠悠的旋转起来。

此次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调动孩子们的艺术细胞,小朋友们个个意犹未尽,表示回家后还会继续画出更多不同样式的风扇。

陈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诗朗诵中国百年 爱国从娃娃抓起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假日学校青少年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之情。8月4日上午,陈山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区文化加油站的林英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满怀爱国之情的朗诵课——中国百年。

老师通过一次次的亲身示范指导孩子们如何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孩子们热情高涨,认真学习,从一开始只是大声朗读到后来感情饱满地朗诵,进步十分明显。课堂最后,林老师播放了两个配乐诗朗诵的视频,孩子们静静聆听,沉浸在诗朗诵的美妙中,也沉浸在热烈的爱国情感里。

此次朗诵课,让孩子们领略了汉语的独特魅力,享受到诵读的无穷乐趣,同时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青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观看爱国教育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2年8月4日上午,青墩社区假日学校组织青少年儿童观看爱国教育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影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诙谐幽默的动画设定、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从国共合作到新中国成立阶段,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历史轨迹。同时,借助“中华兔”的形象,讲述了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斗争史。令孩子们笑中掉泪,亦学亦思。观影过程中,被中国军人百折不挠、不畏艰难的精神深深感动。大家纷纷表示,影片形式新颖、直观生动,让人记忆深刻,直击灵魂。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懂得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青少年是党的未来和希望,要时刻关心、关注他们的进步与成长。通过组织观看,在青少年们的心里播下了红色种子,让红色信念入心入脑,同时也在浓郁的红色氛围中,激发他们爱党、爱祖国的热情。

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垃圾分类”宣传走进假日学校

8月2日下午,长山社区假日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小课堂,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巩固学习垃圾分类的方式方法。

“大家都知道生活垃圾要怎么分吗?”课上,小港城管中队队员利用生动活泼的PPT教学,讲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的投放和处理等内容,通过观看小视频,明晰如何通过“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用四色分类法来对垃圾进行分类,详细介绍四种垃圾的定义、投放要求以及生活中常见种类。现场还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抢答。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小港城管中队队员一一为他们进行解答,让孩子们更加清楚明白应该如何“扔”垃圾,着重指出可充废电池、吃剩的大骨头等易混淆物品的垃圾应该如何归属。“垃圾分类知识要不断学习和巩固。”学生们通过学习巩固分类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带进家庭、校园,和家人、同学一起从自身做起,倡导环保。

垃圾分类知识进假日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巩固他们的垃圾分类知识,同时也是让更多人加入到环保活动中来,把环保理念传播给身边人。

渡头董社区假日学校农田采风活动

在渡头董社区严家庄的农田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只见社区假日学校的老师和志愿者正充满激情地给小朋友们上一堂生动有趣的户外农田体验课,带领他们学习认识不同种类的田间作物的区别和特性。

据悉,为了提升课程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增长孩子们的户外见识,提高他们对农作物的认知能力,近日,渡头董社区假日学校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离开“围墙”的束缚,来到田间,进行一场夏日农田采风活动。

夏日早晨的地头上,微风阵阵,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在湛蓝的天空衬托下,隐隐给人吹来一阵凉意。田间阡陌纵横,小朋友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穿梭其间,东瞧瞧,西望望,这看看,那摸摸,满眼尽是新奇。

老师沿着田间小路,向孩子们介绍眼前的各种农作物。番薯、芋艿、西葫芦,每到一处不同的农作物跟前,老师都会仔细地从种植条件、耕作时间到生长环境、食用价值等都一一作讲解。

日上竿头,热浪逐渐袭来,短暂的田间之旅也即将结束。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小朋友们恋恋不舍,对下一次的野外采风充满了期待。“旅途”虽短,但小朋友们收获满满,不仅增长了见识,又放松了身心,体验到了不同于以往的乐趣。

渡头董社区党总支书记郑蕾表示,现在的孩子不仅有着繁重的学习压力,还面临着电子产品的包围,通过这种采风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融入田野,释放压力,同时引导孩子们分五谷、知农事,让他们在这个假期有一个难忘的体验。

小浃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趣味数学进课堂,增强思维逻辑

8月4日上午,小浃江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到了兰州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丁逸阳给同学们带了一堂数学课,了解了数字的起源于发展。数学课,一般给人的印象就是都是枯燥无味,因为假日班孩子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所以丁老师突发奇想,用一些趣味数学题目来开拓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课程一开始,丁老师用几道相对简单的题目,引起孩子们的注意,题目的内容十不仅有趣,而且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参与进来。每个小朋友看了题目以后也开始认真的思考该怎么算出题目的答案。虽然一些年级稍微低一点的小朋友看不懂题目,但还是十分大胆的写出自己的心中的答案,最后老师再进行解析,让孩子们也收获不少,最后丁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进制及转换,对于全新的知识,同学们都学的津津有味。

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丁老师正是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不拘形式而包含数学逻辑的课,将这别具匠心的艺术——数学用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到每一个小朋友的心里。在未来的路上,数学训练的强大的逻辑和理性会成为一座灯塔,引领小朋友们在人生之海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