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33N/2022-170666 |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小港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2-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33N/2022-170666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小港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2-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红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折纸汉服进课堂 民族文化润童心
7月20日,红联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小港实验学校周金宏老师来到课堂,为小朋友们上折纸汉服课,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
汉服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体现出汉民族所特有的风貌性格,展示传统之美和工艺美学。为了加深大家对汉服文化的印象,周金宏老师通过影视短视频的播放,讲述了汉服千年的演变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汉服也变得更加韵味深远。在老师的讲解下,大家根据图纸上的线条提示,小心翼翼地剪出汉服的各个部分,然后沿着实线与虚线部分进行内外翻折,此时的折纸在小朋友们的眼中显得尤其的宝贵,生怕出现一丝丝纰漏。在一番努力下,典雅华美的明制汉服终于呈现在小朋友们的手中。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汉服文化的演变是历史的见证,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通过这次汉服折纸进课堂希望为小朋友们展开了一次奇妙的汉服之旅,激发大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红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竺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乐享传统文化 巧手制美德扇
扇面绘画是中国文化中引以为傲的独特艺术,历代文人雅士在扇面上吟诗作画,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竺山社区于7月20日下午举办了“乐享传统文化 巧手制美德扇”DIY体验活动。
社区志愿者老师通过提问互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将大家带入今天的课程内容,活动中,袁老师首先对团扇进行展示介绍,详细讲解了团扇的素材选用、颜色搭配、造型寓意等关于团扇的文化及审美。接着,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制作材料。考虑到班级里有不同年级的孩子,袁老师为孩子们提早准备了德、智、孝、谦虚等相关内容的文字和绘画素材,供孩子临摹,教室里,同学们埋头苦画,时不时互相交流,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制作,五颜六色,图案精美的团扇就做好了。
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收获的不止是精美的团扇,还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轻松愉快的精神体验,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
高河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节水课程,争做节水标兵
7月21日上午,高河塘社区暑期假日学校设置节水课程,丰富孩子暑期生活,提升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水是什么、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正确的用水习惯是什么、世界节水日是哪天……科普视频播放着,孩子们个个认真地的盯着大屏幕,有的还将科普知识点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视频结束后,假日学校老师郑赛尔鼓励孩子们讨论节水的金点子和吸引人的宣传标语,并写下来互相交流。有的孩子说淘米水可以洗头,会让头发乌黑发亮,有的孩子说洗菜水可以用来拖地,大家讨论的有滋有味。
最后,郑赛尔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小任务,回家后要发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们一起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此次节水课程向社区小朋友们普及水情知识和节水措施,深化他们节水护水意识,并号召家人们一起养成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习惯,督促助力营造社区节水的浓厚氛围。
陈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爱国歌曲大声唱
传承爱国精神,从娃娃抓起,为了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7月21日,陈山社区假日学校开展了爱国歌曲大声唱课堂。
五老志愿者陈红亚老师现场领唱,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同学们各个情深抖擞,情绪饱满,深情演唱,把心中对祖国的热爱都化作同一首歌向祖国深情告白,表达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最美好的祝愿,幸福和自信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通过人人传唱的方式,来歌唱伟大祖国、礼赞伟大祖国,一字字、一句句唱出了今天的幸福,唱出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抒发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祝福,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从小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山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数学课堂开启“数独”趣闻知识
7月19日上午,山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假日学校的数学课上,江南中学徐老师正带着同学们开启“数独”趣味知识。
徐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解了数独类型的题目如何去做,然后再PPT上给同学看了相关事例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徐老师决定课堂的一般时间用来练习,这样才能起到增加同学们数独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同学们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徐老师走到同学们中查看并像同学们提供帮助,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都可以做简单的“数独”题目,又多了一项新技能。
“数独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同学们对数字的敏感度,希望这堂课可以增加同学们对数学的喜爱。”山下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少颖表示。
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走进科学实践 少年放飞梦想
为让科学探索精神走进社区假日学校课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月20日上午,长山社区假日学校邀请了长江小学的沈婷婷老师带领着孩子们一起感受奇妙的科学世界。
“我们请三位同学上来,各自在纸上写下一个字。”在“秘密信件”小实验上,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纸片上的字迹变干后,老师请同学们对着纸片喷上碘酒,隐藏的字迹慢慢显示了出来。“哇,是‘周’字!”肖博远小朋友兴奋地说道。沈老师向学生们揭晓了其中的原理“淀粉与碘酒反应变蓝”。随后,沈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做了“会翻转的箭头”、“吹不跑的气球”、“彩虹牛奶”等小实验,并用显微镜进行各类切片观察,引得他们啧啧称奇。在互动性的提问和趣味性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凹凸镜原理、伯努利原理和表面张力等科学小知识,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此次科学实践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充分体验到科技的魅力,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谢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趣味汉字 引人入胜
语文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引人入胜的学科,它就好比一个"聚宝盆"其中所散发的魅力让人着迷。语文的形式多种多样,生活中也到处都有语文的身影,而每一种语文的形式都有着它独有的趣味。7月21日上午,谢墅社区邀请老师为假日学校的小朋友们带去一堂生动有趣的趣味汉字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家知道有哪些带有数字的成语吗?”“我知道,我来回答!”“老师叫我!”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的小手。“你来”只见老师点到的小朋友嘴巴张得大大的,他自信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一心一意”。“恭喜他,答对了。”在虞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一起为他鼓起了掌。随后,老师采用开火车的方法,让每一位小朋友可以回答上问题。
这节课通过给孩子们上趣味语文课相关的内容,让孩子们对文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增长知识。通过课堂互动活动,增强小朋友们的动手脑实践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与智慧,更深刻的了解文字的魅力。通过语文课,增进小朋友们语文功底。通过游戏、课堂等环节,让小朋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友谊,体会团结与友爱。
渡头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假日学校开展手工面点制作活动
为增加教学课程趣味性,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7月20日上午,渡头董社区关工委带领假日学校的孩子们开展了主题为“我是小小面点师”手工面点制作活动,让小朋友们体验面点制作过程,感受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上,老师先向孩子们进行动作示范,教授他们如何和面、揉面,如何擀面皮、做定型。小朋友们在一旁看得聚精会神,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出马,大展身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变身“小小面点师”,进行面点制作。有的忙着加水和面进行调和,有的整个小脸已经成了“花猫”,有的干脆将不成形的面团重新搓成了球。虽然动作不够娴熟,略显稚嫩,但小朋友们依旧热情高涨,整个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随着香气四溢的面点出炉,此次手工面点制作活动被推向了高潮。小朋友们人手一个,吃得津津有味。能够吃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劳动果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社区关工委工作人员应磊表示,通过面点的制作,不仅能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展现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能让他们有一种参与感,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收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成就感。
小浃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数学课趣味十足,健脑益智
许多孩子对枯燥复杂的数学感到厌恶和恐惧。为了让孩子们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不再逃避数学,7月21日上午,小浃江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到小浃江中学的陈春丰老师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一堂精彩的趣味数学课。
陈老师的趣味数学课先从阿拉伯数字的起源讲起,通过复杂的罗马数字讲到数学规则,之后通过移动火柴棒游戏举一反三,移动火柴棒来调整小狗和鱼的头,移动火柴棒如何把错题改正过来等,列举了许多有趣的例子。第二部分是学习简单的一笔画,虽然这是奥数的基础课程,但是陈老师依旧上得非常精彩,也丝毫不见同学们有倦怠的情绪。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每个人都踊跃地想上台表现一下自己,丝毫没了往常在数学课上的拘谨。
一堂趣味数学课很快就结束了,平日里对数学避之不及的孩子们竟然有些依依不舍。陈春丰老师的课,让孩子们参与到趣味数学的课堂内容中,让他们一边思考,一边获得智能的提高和训练。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