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576/2022-170423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成文日期 2022-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技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576/2022-170423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成文日期 2022-07-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技
北仑区科技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2年以来,北仑区科技局坚持以“六促六优”行动部署为引领,以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先行区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赋能行动”,推进全区科技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我区获评浙江省2021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实现“两连冠”,连续两年在市对区科技进步工作目标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二,被推荐为市对区科技进步督查激励对象,获评2021年度全省科技信息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一)坚持制度先行,科技赋能助企迸发新动力。强化科技助企惠企,修订《北仑区(开发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科技创新版块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进步奖等配套奖励额度。抓紧抓早落实惠企政策兑现,较往年平均提早两个月落实科技产业资金发放,累计发放市、区级补助资金6855万元;下达2021年度科技金融补贴资金200万元、科技创新券补助43.1万元,科创园区减免房屋租金540.68万元。精准开展助企纾困服务,以结对灵峰工业社区和横杨社区为试点,探索“科技经纪人”网格治理体系,上半年下沉服务企业超500家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5项。

(二)强化高新引领,创新主体培育取得新成效。成立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北仑区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培育发展行动方案》,上半年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6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130家。智能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基本完工,正在室内外装修。1-5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7.4亿元,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7.6%,居全市第三,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7.0亿元,居全市第二。

(三)突出科技攻关,创新能力水平实现新提升。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拟立项2022年区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1项;获批市第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暨“揭榜挂帅”项目18项,创历年新高,获批数及获市补助均居全市第一。申报2021年度市科技进步奖8项、市青年人才创新奖6名;评审2021年度区级科技创新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科技创新人才奖5名。1-5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39.77亿元,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速17.3%,居全市第二,高于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

(四)深化产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宁波(北仑)中科海西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朱永官院士荣获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宁波中科新材料创制中心建设预计9月底一期整体工程完工,在建的医用超高项目加快推进。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上半年获专利授权1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项,软著授权3项。1-5月,全区共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完成技术交易额13.2亿元。

(五)加强人才集聚,创新人才引培获得新成就。依托宁波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引才平台,先后举办2022北仑人才资本云对接(集成电路专场)、2022国际青年英才产智云对接等活动,助推8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落户,12家企业与投资机构深度对接。强化人才自主培养,推荐申报国家和省市级人才项目90项,获批市级院士工作站(院士科创中心)3家。科创园、智能装备研发园数字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引进注册创业项目33个,其中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10个。

(六)优化双创生态,区域创新氛围焕发新气象。灵峰工业社区科协组织体系化建设复制到大港工业社区,学苑社区慢病医防融合科普馆成功创建。制定《北仑区博士创新站建设管理办法》,申报市级博士创新站2家、区级9家。创建全市首个区县级“数字科协”平台,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省级2家、区级科普基地(场馆)3家;北仑慢病医防融合科技志愿服务、区科协海智服务等工作分别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工作会议和省科协科技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围绕省委第十五次党代会“两个先行”奋斗目标,我局将扎实做好机制、企业、平台、人才、生态“五篇文章”,“五力合一”打造全域科创之城,为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交出科技赋能高分答卷。

(一)完善机制助企纾困,增强创新驱动力。用好考核攻坚“指挥棒”,将高效完成攻坚任务作为提升助企纾困成效的重要抓手,力争在研发投入、高企培育、成果转化和人才集聚等重点任务做细做实、做出成效。优化政策供给,修订《北仑区(开发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科技政策实施细则》,对科技型初创企业认定和培育等实施办法进行优化。深化“科技经纪人”组织建设、服务机制和工作内涵,完善项目滚动管理机制、会商研判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精准助企纾困解难。

(二)培大育强创新主体,打造核心硬实力。绘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苗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线图,形成“发现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高企培育机制,做好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推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觉,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努力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坚持项目为王,对照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区内产业技术需求,滚动编制科技攻关项目清单,组织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建好用好科创平台,夯实创新承载力。对照“西创”战略布局,引导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参与甬江实验室建设。扩大院企合作“朋友圈”,依托平台资源优势,邀请大院大所专家分行业组建科技专家小分队,为区内企业研发攻关答疑解难,加快成果向地方工业转化。加快科创平台提档升级,加快科创园“二次创业”,实施优质创业企业培植计划,做好“科创北仑英雄汇”系列活动,推进企业成长。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提质扩面,依托平台加强生产工艺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四)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强劲内生力。依托区内引智中心,加快推进专家与区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合作。依托“五库一网”,常态化排摸优质人才资源及企业需求,开展区级人才项目“揭榜挂帅”活动,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踊跃揭榜、联合攻坚。做好各级人才项目申报辅导,筹划国际青年英才产智对接、科技领军青年英才北仑行、“一带一路”科创合作专家交流会(宁波)等大型活动。主动对接省市科技部门,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权下放承接工作。

(五)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区域新活力。高标准推进三大省级产业综合体建设,对接海尔海创汇项目入驻综合体相关工作,计划建设科技赋能产业平台,为创业人才提供加速服务。加快“科创中国”市级创新基地创建,以及慢病医防融合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复制推广,做好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以及2022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宁波(北仑)分会场等相关工作,筹划开展挑战赛走进大企业专场赛、院士北仑行、科普活动周及科普宣传直播等,激发全社会各类主体投入创新、推动创新、享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