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84Y/2022-166166 |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春晓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2-05-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84Y/2022-166166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春晓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2-05-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朗读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每年的5月5日或6日立夏,就是象征夏季开始的节气。对此,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岑洁表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是关注心脏保养。
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夏季,我们如何正确养生?对此,岑洁有几个建议。
一是立夏养生需饮食清淡。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因此,立夏饮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即少吃寒凉的食物或者药物,不可贪凉取冷,以免损伤生发之阳气。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多吃些如小枣、莲子、百合等养心安神的食物。
在此需特别要注意,夏季是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胃肠疾病的高发期,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切不可吃变质食品。
二是立夏养生需避免贪凉。岑洁表示,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在这个季节一旦患病,中医也不主张轻易使用发汗的药剂,避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淤溉,以预防心脏病发。
三是立夏养生需晚睡早起。夏季昼长夜短,夜晚不易入睡。因此,建议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立夏后应该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可以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这将对下午的活动十分有益,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立夏时节昼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若因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则不宜午休。
四是立夏养生需适量运动。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夏季就是要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每次的运动量,则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达到身心通畅、微微出汗即可。在运动后需适当饮水,补充体液。
“安闲自乐,神清气和。”故此,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