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747397931R/2022-167060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5-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索引号 | 11330206747397931R/2022-167060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5-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北仑区应急管理局对标“重要窗口”模范生要求,负重前行,坚持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两手抓。我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7起、死亡21人。自然灾害方面,成功防御了“烟花”“灿都”台风等自然灾害,无人员伤亡。
(一)聚焦综合监管有新突破。
一是多措主抓责任落实。区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重点任务,连续坐镇指挥防台。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10余次研究安全生产和消防、防汛防台工作。
组织首轮第二批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巡查,巡查抽查3个部门、3个街道、50余家企业及重点场所,发现监管责任问题50余项,进一步厘清职责不清或交叉监管薄弱地带。
同时强化风险研判、警示约谈、提醒督办举措,区安委会(办)全年组织风险研判4次,点对点发出提醒函、警示函、建议函、督办函10余件,约谈部门、街道、企业367家,年度挂牌省级隐患3处(全部完成)、市级9处(完成7处)、区级78处(完成74处),总挂牌数为历年最多;防指(办)下达风险提示单、工作提示单38份,促进责任落实。
二是全面改革基层体系。10个街道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管理所,应急委办公室设在街道党政办。
三是推进隐患入库流转。打造全链条管理体系,按照企业主体等七大要素进行问题入库,分类分级开展问题整改处置验收,精准落实4500条问题的销号整改,实现问题发现交办整改“一站式解决”。
(二)聚焦治理攻坚有新力度。
一是全域提升。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117项年度任务已完成116项,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374项年度任务已完成373项,其中培训各类人员80098人,完成八大领域近6500余家企业的安全风险风险普查并推进常普常新良性循环,全面开展各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成品油领域构建“撬装加油+数字化监管”模式,将132个撬装罐、846家合作加油车队、16432辆集卡纳入监管,安全管控进一步强化。城镇燃气领域在全市率先开展燃气金属软管更换工作,计划投入2683万元,三年内更换完成33万余户。建筑施工领域登记入库8688台危大设备,并成立专业执法队伍进行监管。涉海涉渔领域完成异地挂靠渔船过户清零工作,源头消除事故风险。道路交通领域整改道路安全隐患207处。油气管道领域完成甬沪宁管道沿线全部隐患问题的整改。消防领域排查整治沿街店铺等合用场所3245家。
二是点上发力。围绕应急管理部门主管行业现状,集中进行增强补弱。
危化领域推动化工园区风险降级。调整三个板块园区的四至范围并划定安全控制线,园内非化工企业腾退1家,园外危化企业关闭拆除1家、搬迁1家,化工园区风险等级评估由较高安全风险降低至一般安全风险。落实危化品全链条管理要求。完成两轮19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联合检查,发现问题198条,整改156条。深化危化品储存专项整治及“回头看”,立案7起,罚款52万元。巩固危化品道路运输整治成效,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公室落实人员24人,实现实体化运作;深化运用在北仑区试点的市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智控系统,强化联动,查处违法286起,罚款88.97万元,行政拘留3人,有效遏制2018-2019年度辖区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高发态势。环境部门每季度对环境风险源企业及危废处置单位开展排查整治。提升数字化管控水平。启动、推动市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子场景应用、青峙化工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以及6家危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化工企业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已完成16家。
工贸领域开展工业企业污水池清理作业、“一厂多租”“三合一”小微企业等多项整治,累计排摸企业场所2169家,发现整改隐患610条,立案处罚25家,罚款59.9万元。
夯实村社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下拨30万元对全区244名网格员予以补助,激励网格员积极履职。开展工业社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设立20万元专项补助,在全区4家工业社区试点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实现有专人负责、有机构协调、有制度保障,有专家出谋、有队伍检查。各工业社区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创新开展安全生产顾问团、安全郎中互诊队、共享电工、SOS救援队等各类共享互助活动。
(三)聚焦灾害防治有新进展。
一是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全市率先落实7个牵头部门普查资金1763万元,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城市内涝、应急管理部分、交通基础设施等年度普查任务全部完成,总体进度在全市领先。
二是有序开展防汛防台减灾工作。夯实街道防汛体系建设,及时调整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245人、各类基层责任人2200人。滚动会商研判,科学决策调度,有效防御梅汛期2轮系统性暴雨、台汛期5个台风,期间转移群众51901人次、集中安置22067人次,系史上最多。台风过后及时开展点对点走访,从区级和街道层面进行防台工作复盘,补齐弱项。
完成26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104个可视化建设并接入省市平台,防台期间充分发挥避灾场所党建引领作用,丰富开展反诈宣传、健康问诊、幼儿托管、防暑清凉等服务项目。
三是有效夯实森林防灭火基层基础。根据森林火险形势,全年召开区级专题会议5次,会商研判6次,发布提示预警3次,并向区委区政府作分析汇报1次。结合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全年开展检查督导300余次,制止违法用火40次,整改隐患30余处。积极推进区级综合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联合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确定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填补我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空白,建设方案获市局应急管理简报推广和陈强局长批示肯定。
(四)聚焦应急处置有新抓手。
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应急。投入1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双模卫星便携站等硬件配备,实现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可视化双向互动指挥调度系统全覆盖,并向街道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配备17台移动单兵、10台布控球等装备。
二是强化应急力量建设。在亚浆纸业停车场设置航空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完成大碶、梅山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落实42万元补助资金,规范现有7支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考核;委托企业分区域设置3支防汛抢险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应急救援活动,我区台塑企业消防队、尖峰应急救援队在省市比赛中获得多个团体第一、二名。
三是规范应急预案管理。推进年度区级专项应急预案修订以及应急预案演练;指导各部门修编并印发6个应急预案,开展9个应急演练。与东西部协作对口地区(四川省美姑县)就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行互学互鉴、互促共进。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北仑区应急管理局将以钉钉子精神,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坚决遏制事故高发态势,推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深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按照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健全区、街道两级执法体系,按照“大综合一体化”方向,厘清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街道层面统筹调整应急管理所及其他内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职责分工,并落实人员配置和执法装备、执法制式服装、标志和执法执勤用车等配备。
(二)完善责任体系强化综合协调。调整安委会组织体系,修订完善《宁波市北仑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专委会规范有效运行机制,提升专业领域安全生产统筹协调能力;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难点痛点,强化安委会、专委会及工作专班推动,集中力量解决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启动首轮第三批安全生产巡查。建立健全“派单”督导制度,落实“全程盯”暗访督查计划,压实安全生产“三个责任”。
(三)开展重点行业区域整治提升。深化危化品全链条管理整治成效,采取分类分级方式实施企业差异化监管,全面动员街道、网格加强对危化品非法违法行为的发现与处置,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港外堆场危化品违法储存现象的打击。抓实三类园区本质提升,紧盯小微企业园、街道工业园、村级集聚点,联动整治,全方位、多角度实现改造提升。开展工业社区规范化建设提质扩面,总结试点社区经验成效,逐步向其他工业社区推广。围绕事故导向,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等事故多发易发领域持续开展打击整治。
(四)加大违法行为执法处罚力度。借助新安法实施以及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有利时机,重拳出击,持续加大处罚力度,有效打击和震慑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派驻应急管理局检察官办公室作用,持续强化行刑衔接,严肃各类非事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刑事处罚和问责,争取在打击危险作业罪等刑事犯罪上有进一步突破。
(五)强化安全风险数字智能管控。建立健全省“七张问题清单”中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5项工作机制,有效运用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闭环机制,实现重大安全生产问题的全流程、闭环式、智能化管控,有效提升区、街道两级清单指数。推进市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子场景应用建设,启动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压力容器管理应用场景。加强省“工业企业安全在线”系统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
(六)深化细化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数据评估工作。全面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5+1”(组织责任网、风险防控网、抢险救援网、灾后恢复网、运行保障网+数字化平台)标准化建设。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推动全区规范化率达90%以上,可视化实现全覆盖。
(七)提升应急指挥调度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化建设。全面筹建区综合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加强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跨区域调用机制;统筹抓好现有7支社会化救援队伍管理,实施优胜劣汰。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平台的比武演练,切实提高我区的应急救援队伍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