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后”到“00后”,她们的年龄跨过整整一代,却有着共同的责任。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在医疗护理第一线,她们是最温暖、最坚定的守护力量。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又到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向那些美丽而温暖的身影。
70后:见证医院的变化
今年已是大榭医院护理部主任陈芳走上护理岗位的第32个年头了。 2004年,初来大榭时,大榭医院刚完成搬迁工作,只有10名护理人员,仅设有一综合病区和输液室共两个护理单元,护理工作基础较薄弱,百废待兴。陈芳调到医院不到半年时间就担任了护理部主任的工作,建立各类规章制度等,17年来,默默耕耘,医院的护理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护理队伍也不断壮大,如今有四个护理单元,80名护理人员。
作为护理部主任,面对新冠疫情,她亲力亲为把牢了疫情防控的“前哨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环境查看、设置布局、医院住院部探视陪护制度的建立,她调兵遣将,合理布局,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漏洞、死角。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陈芳说。
80后:相信未来会更好
尹英智是大榭医院内科护士长。从业二十年来,曾先后辗转于输液室、外科病区、内科老年学科病区,受到患者、家属及领导同事的普遍赞誉。
作为大榭医院的重点学科——老年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疾病风险高。常会碰到心脏骤停急需抢救的患者,尹英智积极带头配合抢救工作。“生命是多么宝贵,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有护士长参加抢救,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她的同事表示。
白班与夜班的轮转,颠倒了生活的规律。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时刻听候生命召唤。她和护士姐妹们把患者和社会的满意作为检验优质服务成效的标尺,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专业、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就是觉得亏欠老人和孩子的太多,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想尽量弥补他们。”她说。
90后:护士是神圣的职业
在疫情防控期间,大榭医院外科护士王远远参与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驻守、核酸采样等工作,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她总说,一方面防控疫情是使命,另一方面没有组建家庭的她比起有家室的同事又少了一份牵挂。
核酸采样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在柴桥高口路口,一个班次一站就是4个小时。一个班次下来,采样人员的手往往都是酸的,摘下口罩都难,而双腿早已酸胀不已。护目镜下布满血丝的双眼,被热气浸湿透的口罩,脸庞上留下的一道道勒痕,更是工作常态。
几日前,王远远所在的采样点位开设了夜场,为了让居民减少等待时间,她提前到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居民采样需求量大,延迟下班是常事,可她毫无怨言。
“外人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打针、发药,工作很轻松,其实我们也非常忙。”王远远说,在护士节到来之际,她希望大家能对这个职业了解的多一点。
00后:爱美的自己藏在心里
修长、干净的双手,白色的平底鞋,耳朵、脖子、手腕等处未佩戴一件首饰。正是爱美的年纪,大榭医院内科护士张周朦从选择做一名护士的那一刻起,她就把那个爱美的自己藏在了心里。
自今年5月起,她被轮派至颐养院一个月,为老年人开展医疗护理服务。疫情当前,颐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护理流程增多,一天下来她就如同一个旋转的“陀螺”,一刻都停不下来。除了给每一位老人发药、防护、测温、量血压外,有时看到老人闷闷不乐了,她就过去嘘寒问暖,同他们谈谈心,唠唠家常,老人的心情慢慢地随着她关怀的话语好起来。
“有时候看着同龄人也会觉得羡慕。不过,从我的前辈们身上,我觉得护士也很美,干净整洁、温柔耐心、善良有爱,这些也能算一种美吧?”她笑着说。
无论是什么年纪,无论白天黑夜,这群可爱的“提灯者”总是无微不至地在我们身边,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为我们点亮“生命之光”。今天,再向他们道一声节日快乐,谢谢你们的爱与付出!(记者 刘盈蓉 通讯员 胡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