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50703/2022-162243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2-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文化
索引号 113302060029550703/2022-162243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2-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文化
北仑区文化馆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北仑区文化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化发展新模式。按照中心工作要求,在夯实基础、探索转型、努力创新”上下功夫,坚持文化引领,发挥文化惠民作用,大力培育文艺骨干,激活基层文化资源,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努力营造活跃、丰富的文化环境。

一、深入基层服务,巩固常规活动。

在视觉艺术方面,2021年,百姓艺术馆举办展览活动16期;推出2021牛主题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大赛并举办2021年宁波“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活动之辛丑牛年新春特展,除了港城文化长廊举办法制文化书画展,周志祥漆塑书画工艺作品展,邓涛个人钢笔画展;百姓艺术馆举办紫泥春华—贺维豪、冯立、金恩楠紫砂铭刻艺术展,辛丑牛年新春特展,“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仑区女书家书法作品展,“丝路·诗路”--浙江省水彩名家北仑写生创作作品展,“和美包河的绚丽瞬间”包河·北仑文化走亲摄影展,“美丽北仑·小康生活”全国摄影艺术大展 ,“从东到东”当代版画交流展——2021中国(宁波北仑)中东欧青年艺术周主题展览;“迎建党百年 享美好生活”——浙江省第七届群星视觉艺术综合大展优秀美术作品展、“不忘初心、聚绘北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人百作美术展等常规展览外,还先后组织浙江省水彩名家北仑采风活动和采风创作座谈会以及2021年浙江省漆画研修班,开展美术教学培训,第三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征稿、策展工作,馆长罗超阳还登上央视CCTV-11《翰墨戏韵》栏目展现书法篆刻的独特魅力;展览征稿、教学活动不仅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为促进我区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的繁荣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折射出了新时代下我们北仑特有的活力和光芒。这些展览的公益性、艺术性、亲民性拉近了群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更让本土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找到了展示作品与艺术交流的平台。

表演艺术方面,举办 “百年风华 青春正茂”朗诵大会暨第十二届“春之约”诗歌朗诵会,“百年风华传薪火”北仑区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百年风华 青春正茂”|青年合唱大等区级文化活动20场。共主办、承办了各类文化品牌综艺活动12场,包括“一人一艺杯”宁波市第二届全民戏曲大赛,“北仑现场”2021年特邀陈鸿宇和朋友们的音乐分享会,“百年风华 青春正茂”北仑区海晨业余艺术团走进春晓工业园区“五一”慰问演出活动,蔚斗社区“红五月·百年情”喜迎建党10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百年风华 青春正茂”北仑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年合唱大赛,宁波市第五届青年舞蹈演员大赛初赛,“从东到东”2021中国(宁波北仑)中东欧青年艺术周开幕式暨创意晚会,“回忆峥嵘岁月、锻造硬核力量‘北仑记忆’红色故事会”活动,宁波市新农村健康舞展演,“百年风华 青春正茂”北仑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诗、宁波市原创戏剧小品大赛、第二十五届群众文艺调演(小品、小戏、曲艺)等。

非遗保护方面,6月份,策划举办了2021北仑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特色月系列活动:举办了“寻梦紫微岙·非遗一日游”走进郭巨活动、第七届“情系两岸 风情浃江”港澳台龙舟大赛暨小港街道端午非遗文旅节、北仑区第四届“少年非遗说”传统故事讲述大赛、非遗精品课程。组织非遗项目2021年宁波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阿拉非遗汇”暨海峡两岸(镇海•南投•高雄)民间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文化遗产在人民美好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策划“东京奥运会浙江冠军造像记”,组织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碶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其培开展主题剪纸创作,创作以浙江6位奥运冠军为原型的剪纸作品7幅。宣传弘扬体育精神,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意义。开展“非遗进校园”农民画主题教学,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传承。

培训辅导方面,2021年为满足提高广大群众在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北仑区文化馆继续依托文化加油站和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打造多元化、全覆盖的“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网络。2021年度文化加油站分站点点单共计480次,包括剪纸、书法、美术、声乐、舞蹈等门类。总站服务已开设迎新春·写福字、手工饺子、剪灯笼、风筝制作、创意黏土、非遗手工、形体礼仪、手冲咖啡等总站服务32期活动52堂课。北仑区文化加油站已拥有分站点106个,基本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的有效覆盖。

在阵地打造方面,北仑区文化馆艺术空间于2月3日正式落成并启用。艺术空间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集文艺创作、文化交流、展览演出、团队建设、公益培训、数字服务和群文调研等功能于一体。空间内设有百姓艺术馆新馆、多功能厅、声乐排练厅、器乐排练厅等功能用房和其他配套用房,提供艺术展览服务,上半年持续组织区内业余团队进行舞蹈、戏曲、小品、合唱、乐队排练和创作等,对外开放业余文艺团队共计50余次。积极将艺术空间打造成为北仑区文化馆提供对外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阵地。此外,北仑文化中心项目也于9月29日举办了开工仪式,项目建成后,将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北仑的文化软实力。

二、夯实队伍,加强凝聚力。

2021年,文化馆把加强各专业文艺队伍建设作为立足点和有力抓手,提高文艺骨干整体素质,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全民艺术普及的有效覆盖率。文化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馆里专业干部的业务能力。组织专业的业务干部也通过各种渠道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表演队伍上,举办第二十五届群众文艺调演((小品、小戏、曲艺),集中选拔、打造一批精品力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书写时代,讲好北仑故事。进一步完善海晨业余艺术团、北仑合唱团的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发展需要的管理团队,探索与海晨艺术团等团队合作共建的管理模式。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团队艺术水准。整合区内器乐人才,组建符合现代文化发展需要的“青年流行乐团”。结合建党一百周年主题省市各类赛事、各类创作活动,充分运用省音乐家协会创作基地的专家资源,将文艺创作常规化,做到有机制、有预算,有计划,有队伍。积极应对各类比赛,做到多积累、早准备,争取在奖项上有大突破。

在非遗保护队伍上,开展2021年北仑区“服务传承人”专题活动:传承人慰问、传承人座谈会、非遗物品捐赠、非遗保护工作培训、传承人体检、技艺展示、展演、解决传承传习难题等系列活动。下半年,启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性记录工程(水浒名拳)招标工作。采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的方式,对傅信阳先生进行口述史、项目实践、传承教学等全方位记录。做好宁波市非遗小镇创建工作,郭巨街道成功入围非遗小镇创建单位。4个非遗项目完成第一批至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俗、传统医药类项目“三位一体”评估郭巨“抬阁”被评为示范项目,大碶“灵峰寺葛仙翁信俗”评为优秀项目,春晓“纱船”、小港“乐涵的传说”被评为合格项目。

选拔选手参加“小宁讲非遗”2021宁波市第四届少儿非遗故事大赛,参赛选手郑鹤天获小学高段组一等奖,邱若愚获家国记忆组一等奖,吴烨楠、聂伊宸获小学低段组二等奖,郑语涵、高子杨分别获得小学高段组、小学低段组三等奖,北仑区文化馆荣获优秀组织奖。北仑选手郑鹤天获得第四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特等奖。

在培训辅导上,完成2021“圆梦青苗·以艺育美”浙江省百名文化志愿者面向农村未成年人开设美育课堂项目。开展军地共建,2021年培训辅导中心送课入军营,曾多次带摄影、锣鼓课程多次到武警二中队来丰富士兵的文化生活。

三、彰显亮点,加大精品创作。

2020年,北仑区文化馆亮点纷呈,在各个专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荣誉和成绩。牢牢把握文艺时代性、人民性的要求,积极发动业务干部、非遗传承人。

上半年,顾常春的木工艺农民画《家乡的故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物宝天华“第四节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作品选集,农民画《红色传承 运动接力》获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衢州有礼·运动柯城”浙江省农民画作品展优秀学术提名奖;顾常春农民画《山海福地,古韵郭巨》、徐巧妮的剪纸《百年华彩》、谢比丽、阎锦华的漆画《栖林》等8幅作品入展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2021“文艺与新时代同行”暨“百年伟业·艺心颂党”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农民画、剪纸)大联展。谢比丽、毛伟峰《漆绘-漆艺•二》“作品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温州)工艺美术优秀作品推荐收藏”活动中被推荐为(综合类第二名)。张开放摄影《日落的海》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美丽北仑 小康社会”全国摄影艺术大展,摄影《征途》获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主办的“海宁杯”全省非遗摄影大赛优秀奖等。

下半年,积极投入省市各级赛事的精品创作。女声组唱《一粒种子》幼儿群舞《咦啊哦》获得“百年礼赞 一心向党”宁波市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音乐舞蹈大赛银奖,三人舞《军号响起时》获得铜奖。小品《共享奶奶》参加浙江省第三十二届戏剧小品邀请赛、宁波市原创戏剧小品大赛并获得佳绩。双人舞作品《刑场上的婚礼》、独舞作品《大山彝人》、独舞作品《济公》分别获得2021年宁波市第五届青年舞蹈演员大赛B组一、二、三等。副馆长郑琳的论文《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视域下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作为全国14个案例之一,在第三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研讨活动中作专题交流发言。

四、规范管理,完善运作机制。

根据上级主管局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按照文旅局要求,严格落实巡视组检查后的情况反馈,根据文化馆实际情况,深入自查,反复研究,针对重点,进行整改落实。办公室制定修正北仑区文化馆馆内各项管理制度,逐条明确。完善工作制度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馆内工作纪律。

五、加强党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把深化学习教育放在首位,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督促党员干部结合区干部学习网、“学习强国”APP、及区内重要学习文件等内容,抓好个人学习。2021年共召开4次党员大会,16次支委会,开展了12次主题党日活动,30余次知行学堂集中学习,党建活动2次,志愿服务活动3次,党课1次,按照要求组织开展知行学堂周二夜学。每月集中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第二周集中开展“甬习云课堂”三级机关云端联学,第四周进行自学。文化馆党支部不断创新学习形式,精心制定学习计划,采取原文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讲座、时间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