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0703/2022-161921 |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 |
成文日期 | 2022-02-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文化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0703/2022-161921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 |
成文日期 | 2022-02-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文化 |
朗读
2月15日,“胡琴匠人 王忠康/王宁”非遗主题展在大碶文化宣传长廊展出,展览通过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胡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忠康、第二代传承人王宁及越胡制作工艺的介绍, 表达了王忠康祖孙三代对胡琴技艺的传承于热爱。
王忠康,生于1955年,师承家中祖辈,16岁开始接触胡琴并学习相关传统手工技艺,后专业从事胡琴制作20余年。代表作品有宁波走书胡琴、宁波甬剧琴、越胡、二胡、衍生品-骨木镶嵌微型胡琴工艺品。30出头的王宁像父亲一样,对胡琴情有独钟,工作之余,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胡琴的一弦一音上,而制作一把胡琴需要经历选材、加工、造型、蒙皮等上百道工序,雕琢的不仅是散发着岁月沉香的古老红木,更是窗前划过的光影流年。
物质是有限的,而手艺却可以代代相传。一把琴传承的不仅是做琴的手艺,更是温柔敦厚、笔直刚正的家传处世态度,以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人生哲学;是父子间的切磋,是祖孙间的默契,是一家人依恋相守的浓浓情缘。时间有自己的节拍,一把琴有自己生命的厚度,追求完美的琴心、雕刻时光的匠心,赋予了一把胡琴华丽的韵致,和绝美的声响,胡琴悠悠,匠心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