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幼儿园园长乐志红:我是孩子们的好朋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14:30:57 来源:区教育局

“幼儿教师在孩子们的幼年时期,充当的是陪伴者、助力者的身份,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特有的闪光点,顺应孩子们的天性。”乐志红坦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并且独特的个体,作为老师或家长,应该学会去了解孩子,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特质并且懂得如何欣赏他们。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家长和老师不仅要教授他们知识,更多时候应该陪伴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乐志红具有长远的眼光,“我们当下教的不仅仅是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孩子,我们应该考虑到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他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孩子在六岁之前,是生成三观的重要时期之一,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埋下好的种子。作为北仑区梧桐艺术幼儿园园长,乐志红推崇“给孩子们埋下六颗种子”,让孩子们具备慈爱、好学、勤劳等优秀品质,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1989年,乐志红参加了首届“宁波市幼儿教师半日活动”的比赛,专家评委会到参赛教师所在班级参与半日生活,然后根据情况打分评比。彼时的乐志红还在带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评委组成员董老师评价乐志红的表现,“你真的是一个特别爱孩子的老师,你和孩子们的关系太奇妙了,在一起的画面特别美,你班里的孩子们真的很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话语,给那时入职才满三年的乐志红极大的信心,直至今日想起这番话,乐志红都倍感鼓舞。“我和当时其他人的教育观念都不太一样,我不想严肃地对待孩子们,我希望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和孩子们平等相处、选择“因材施教”的新人教师乐志红,就这样成为了当时宁波幼师里的一匹黑马,荣获“宁波市幼儿教师半日活动”的二等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乐志红也给家长们提供了建议:“我们的身份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乐志红认为,现在的孩子们都特别聪明,思维很敏捷,但幼年时期的不足就在于经常会“眼高手低”。乐志红不赞成家长包办代替,应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感。“2岁左右的孩子,就会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孩子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可以选择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如此,孩子们会在过程当中学会条理顺序、获得成就感。

“顺应天性”只为每一个。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为了让更多的教师拥有高品质的教育人生,乐志红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