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859/2022-176737 | ||
组配分类 | 公告公示通知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22-11-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食品药品监管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859/2022-176737 |
组配分类 | 公告公示通知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22-11-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食品药品监管 |
2022年11月,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我区流通环节的食品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现将抽检信息公示如下:
本次抽检区域为北仑区范围内的大碶街道、新碶街道、小港街道、柴桥街道、戚家山街道和霞浦街道;抽检场所为流通环节的超市、小食杂店和菜市场;抽检的食品类别为食用农产品55批次、粮食加工品12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2批次,蔬菜制品1批次,糕点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总计抽检72批次,经检测,66批次合格,6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1.67%。抽检产品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附件:1.北仑流通食品抽检合格信息66批次.xls
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1月22日
不合格项目:
一、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脱氢乙酸(dehydroacetic acid)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强,为苯甲酸钠的2~10倍,在高剂量使用时能抑制细菌。脱氢乙酸毒性较低,按标准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的。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会危害人体健康。脱氢乙酸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经营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量使用了该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也可能是在添加过程中未计量或计量不准。使用应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规定,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粮食加工品中不得使用。
二、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食用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规定,黄曲霉毒素B1在花生及其制品中的最大限量值为20μg/kg。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因储存条件不当产生了黄曲霉毒素B1;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三、水胺硫磷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兼有杀卵作用。本品为高毒农药,禁止用于果、菜、烟、茶、中草药植物上。急性经口LD50为 50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高毒级。中毒机制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中毒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腹痛、震颤、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水胺硫磷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水胺硫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的规定,水胺硫磷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水胺硫磷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值以下。
四、甲基异柳磷
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属高毒性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是高毒、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虫杀螨剂。甲基异柳磷急性毒性经口试验大鼠LD50为56.1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中等毒,中毒机制为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可出现多汗、流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无力、视物模糊、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甚至抽搐、昏迷、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相关研究未见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甲基异柳磷在自然环境中容易流失也能迅速降解,半衰期短,不蓄积。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在生产和适 用的过程中要加强职业防护。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甲基异 柳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的规定,甲基异柳磷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五、三唑磷
三唑磷(triazophos),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类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无内吸 性,但会深度渗入植物组织。用于观赏植物、棉花、水稻、玉米、大豆、油棕榈、橄榄和 咖啡,防治蚜虫、蓟马、蠓虫、甲虫、鳞翅目幼虫、地老虎和其它地下害虫、红蜘蛛和其 他螨类等。还可防治非寄生性线虫。大鼠急性经口 LD50为57~59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中等毒。中毒机制为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中毒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腹痛、震颤、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三唑磷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三唑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的规定,三唑磷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三唑磷残留超标可能由于农药施药量过大,或者使用频率过高,或者没有严格执行农药停药期造成。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水果,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