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集卡运行,岸电系统发力
发布时间:2021-09-24 09:30:47 来源: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

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围绕“绿色交通”建设,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将“绿色港口”建设向更深层次推进。

9月23日,记者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智能集卡集中充电区看到,在后台系统操控下,20辆电动智能集卡车充电完毕,有序开往港区8号泊位。此时,“新明州82”集装箱轮已经在码头靠泊,该轮在宁波舟山港有1500个标准箱的装卸任务,将全部由绿色环保的纯电动远程操控系统完成。码头上,3台远控自动化桥吊接受指令,将集装箱稳稳卸载到等候作业的电动智能集卡车上。

“传统使用的集卡车,它的耗油量每年约16吨左右,折算成碳排放量是40吨,换成纯电动集卡车,它的碳排放量几乎为零。”宁波舟山港梅东公司副总经理彭捷介绍说。

目前梅山港区共有集装箱作业车辆290辆,其中电动和LNG能源车辆为190辆,占比达到了65%以上。根据规划,未来梅山港区所有集卡车辆将全部更换为电动车辆,数量也将突破400辆。

为提升电动集卡车的运行效率,全面替代传统柴油车,目前梅山港区正在建设国内首个自动换电站,预计今年11月底将建设完成。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一辆电动集卡车充满电的时间约为1小时,而自动换电站投用后,可以直接为集卡车更换电池,整个过程仅需要7—8分钟。

“整个港区的用能结构还会进一步优化,重点在风电、光伏、储能和换电等方面进行突破。”彭捷说。

岸电系统是宁波舟山港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的另一大“利器”。将停用船舶的自身燃油发电系统,改用陆地电源为船舶提供生产、生活用电,这样可以使船舶在港期间的污染排放接近为零。目前,梅山港区已建成两座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明年初将完成其余4座的建设。

“全部建成投用之后,港区环境会更加清洁,每年的碳排放量会减少近2万吨,相当于3万辆家用小轿车一年的碳排放量,也相当于我们种植了130多万棵梭梭树。”宁波舟山港梅东公司工程技术部副经理楼桂龙告诉记者。

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宁波舟山港推进海铁联运、港口无纸化应用、氢能源作业车和海洋风力发电等探索和投用,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理念落实到港口发展的各个环节。节能减排也给经济带来了红利,仅400台龙门吊“油改电”项目的实施,每年就为集团节约了1.5亿元的能耗成本。(记者 鲁勇辛 杨亚妮 通讯员 葛天立 杨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