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街道:假日学校精彩纷呈(十)

发表日期:2021-08-04 11:19:32     阅读次数:    来源:小港街道    

红联社区:“新冠怪兽”get out 英语趣味课堂开始啦!

“咳嗽cough、发烧fever……”7月19日上午,红联社区假日学校里传出琅琅读书声,英语趣味课堂开始啦!今天的英语课主题是“新冠怪兽”,由小港实验小学的张老师上课,目的是想让大家通过这堂课更深切地了解新冠病毒的危害以及防疫注意事项

孩子们首先观看了新冠病毒的相关视频,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新冠病毒的危害,以及一些防疫的小知识,大家了解了咳嗽、发烧、口罩、洗手等多个英语单词,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大声朗读,并踊跃举手上台进行了个人展示,通过PK的形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在活动中使用趣味故事、绘本等多样的方式,让大家轻松学习英语,并有效地记住了单词。孩子们边玩边学,在开心看绘本的同时体验了说英语、学英语的乐趣。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有趣的课堂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旁边的五老志愿者也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竺山社区:科学探索课《神奇的人类》

“人是迄今为止,宇宙中最伟大,最稀奇的存在......”7月19日上午,竺山社区邀请了实验小学的科学老师丁言君为假日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科学课程——“神奇的人类”。

课上,丁老师以从传统授课方式入手,借助PPT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人类的进化历史,丁老师生动幽默的讲述了从猿转进化成人的过程。接着,丁老师让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知道的哺乳动物有哪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孩子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课堂氛围热烈。

丁老师幽默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高河塘社区:国学班里学越剧 戏曲文化得体验

“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敬佩……”7月19日上午,高河塘社区假日学校国学课堂传来阵阵越剧清唱声,小学员们正跟着辖区文艺爱好者杨美萍一板一眼地学习唱越剧。

本次课程以教唱为主,学生们通过跟着老师唱戏和听老师讲述戏曲小知识,来进一步认识戏曲。小朋友们第一次接触戏曲,个个学得很认真,杨美萍以《梁祝》片段为例,和同学们进行互动,借此机会引入戏曲话题,简单哼唱了《梁祝》选段,同学们兴趣盎然。然后,她开始讲解这个片段的戏曲故事,让大家分清花旦和小生的不同唱法。

课间休息,小戏迷还与杨阿姨互相切磋技艺,通过开展越剧课,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戏曲的喜爱,而且陶冶了情操,丰富了业余生活,还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以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陈山社区: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

7月19日上午,陈山社区假日学校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通过趣味竞赛模式传授垃圾分类知识。

首先由社工何旭娜介绍此次课程,讲解了宁波市垃圾处理现状和社区垃圾分类开展情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垃圾减量,目的在于让青少年们对垃圾分类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充分认识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答题活动以垃圾分类知识抢答为主,大部分为前面讲课中的内容,目的在于加深印象。青少年们积极参与,纷纷举手抢答。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们的垃圾分类知识,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期望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垃圾分类中的积极作用,并以他们的行动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为保护生态环境,蝉联文明城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下社区:趣味剪纸 剪出大趣味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折纸能力。7月19日上午,山下社区假日学校邀请了北仑文化馆的孙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剪折纸课。

通过一张张彩纸去折叠、翻转、再进行剪纸,最后进行花瓣合体,一朵朵生动鲜活的小花就做出来了。“哇,这个无限翻转花好神奇啊,老师,我要学这个。”假日学校小朋友邹爱凝说道。课堂上,孙老师用语言讲解、示范,传授剪纸技巧,还手把手进行指导。不一会儿,一朵朵烂漫的纸花就盛开于孩子们的指尖,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折纸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的综合协调能力。此次活动,调动了同学们动手的积极性,体验了剪纸艺术带来的乐趣。

枫林社区: 走进课堂的宁波话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好处交关多......”7月19日,枫林社区假日学校特别邀请了五老志愿者丁翠华老师给大家开展了一堂宁波话小课堂。 假日学校的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让同学们切身体验宁波话的魅力,感受宁波的乡土人情,更快地融入宁波这个大家庭。

“厨房垃圾应该放在什么颜色的垃圾桶呀?”丁老师结合时事,从垃圾分类入手,在教大家各种物品宁波话读法的同时让大家对号入座,给不同的物品选择不同种类的垃圾桶。让孩子们在学习宁波话的同时巩固垃圾分类知识。丁老师还进行了宁波话的分组小竞赛。

方言其实非常生动有趣,有时候普通话并不能完美精准地表达一些地方词汇的精髓,但方言能够很传神地表达出来。方言孕育着身后的地方文化,方言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宁波,爱上宁波。

青墩社区:智慧对弈 “棋”乐无穷

7月16日上午,小浃江学校张宁老师为青墩社区假日学校的小朋友带来了一堂趣味棋类课,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课上,张老师讲道棋类运动收录了众多不同的元素,包括五子棋、象棋、跳棋、围棋等多种益智的类别。学生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飞行棋、跳棋、象棋、五子棋等,大家各自组合后选择自己拿手的项目进行对弈。对弈中,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现场气氛和谐热烈。现场陪同的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教孩子们规则以及如何探索对策。

通过此次课堂,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快乐,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棋类运动的别样积极性。

长山社区:垃圾巧分类 文明记心间

为提高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文明的生活习惯,7月19日上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邀请了街道垃圾分类办徐杰老师,为假日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了垃圾分类课堂。

课上,徐老师利用生动活泼的PPT教学,为孩子们明晰如何通过“红、绿、蓝、黑”四种颜色来对垃圾进行分类,即四色垃圾分类法,详细介绍了四种垃圾种类的定义、投放要求、减少垃圾产量的重要性等,并列举了生活垃圾中常见种类。了解了基本知识后,徐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了小测验,让孩子们自己区分垃圾归属,考核学习情况。大家兴致勃勃,积极举手抢答,正确地为垃圾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家”。

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了分类的基本方法,表示要做小小分类员,和家人、同学一起,从自身做起,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全员参与。

下邵社区:“Don’t Wake the baby!”一堂趣味英语课

7月19日,下邵社区假日学校开启了第二周的“文化教育”主题课程,今天邀请了学达小学的王华军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

课上,王老师首先让大家自我介绍,相互认识,随后分发了自制的彩色英语“绘本”,边听音频,边看视频,边看、边听、边说,让低年级的学生对英文产生兴趣,让高年级的学生提高英语口语及词汇量。最后在课程结束前,老师让低年级的学生读出自己掌握的单词,高年级段的学生完整的讲出绘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趣味英语课程的开展,不仅巩固基础、拓展知识面,还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乐趣。

谢墅社区:让还在们在乐器里畅游

为让社区少年儿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民乐乐器,感受民乐的魅力,7月19日上午,谢墅社区假日学校开展了“中国民乐乐器知识普及”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主要从认识民乐乐器、民乐乐器的音色以及个人分享三个环节进行开展。

“同学们知道我国的民乐乐器吗?它的类型有哪些?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随着音乐老师一系列的提问,小朋友们带着疑问且好奇的心情开始走进民乐乐器。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以及管弦乐器三大类乐器的名称、来历、作用以及演奏方式等,小朋友们在下面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并仔细地做着笔记。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小朋友们主要认识了扬琴、古筝、二胡、唢呐等乐器。老师为了让他们更深入认识这些民乐乐器和鉴别这些乐器,通过多媒体视频和音响,播放这些乐器演奏的声音,优美的乐声瞬间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课程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音乐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课上作业,让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作为课堂回顾,加深课堂印象。“原来唢呐发音是这样的,能发出鸟叫声,好动听啊。我经过学习才知道,我们国家的唢呐是民乐乐器之王,因为其他乐器做不到和它发出一样的声音”小朋友分享道。

渡头董社区:“棋”乐无穷围棋课开始啦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项将智力、体力、品质、意志融为一体的娱乐活动。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活动内容多样性,渡头董社区关工委邀请国弈棋院的梅老师带领假日学校青少年开展了“棋”乐无穷围棋课。

梅老师从围棋基础知识、围棋礼仪、吃子手段、死活要点、对杀方法、劫的概念等围棋知识讲起,由浅入深培养青少年对围棋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提高青少年的修养、增强大局观念。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搭建更加广阔的活动平台,使孩子们不仅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在棋艺水平上取得进步,还能借助围棋这个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行为习惯等,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围棋项目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

小浃江社区:“笔尖上的成长”——硬笔书法能力提升

为了丰富社区孩子的暑期生活,提升孩子们的硬笔书写水平,在7月19日上午,小浃江社区再次邀请到了硬笔书法老师严海勇为暑期中的孩子们带来了硬笔书法课。

本次课堂相较于第一次的基础课程,更加注重细节,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硬笔书法能力。要把汉字写得好看,必须从基础扎实地学起,米字格、铅笔、签字笔、孩子们拿着笔和写字本跟着严老师写,在写字的同时还将领略汉字艺术的无穷魅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练习,孩子们的书法笔画练习已初有成效,严老师一一细心讲评指导,尽量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书法技巧上有所提升。最后,严老师还为学生们讲了嘉庆年间当地一位书法老师乐涵先生的借靴子的故事。

汉字文化的传承要从青少年抓起,寓教于乐,让青少年体验文化带来的快乐,提高汉字书写水平,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让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广大青少年中洋溢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