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街道:假日学校精彩纷呈(十五)

发表日期:2021-08-13 10:55:18     阅读次数:    来源:小港街道    

红联社区:巧手制花 献给老兵

7月28日上午,红联社区假日学校邀请了小港实验学校的钱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手工花的制作课,目的是想让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献给社区的退伍老兵们。

钱老师首先用皱纸作为材料,给同学们示范了一边如何制作鲜花。随后,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拿起手中的剪刀、胶带等工具,有模有样地制作起来。经过一番努力,一朵朵色彩鲜艳的花朵在同学们的巧手中盛开。最后,同学们争相将鲜花献给了社区的老兵们,并送上贺卡,真诚地祝愿老兵爷爷们节日快乐。

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掌握手工技能,还教会了他们学会感恩,学习军人精神。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报效祖国。

竺山社区:假日学校英语绘本学习趣味多

7月28日上午,竺山社区假日学校邀请了小港中心学校的柴惠娜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异常有趣的英语绘本课。

课上,柴老师首先播放了一首有趣的英语儿歌,歌曲中穿插着不同小动物的叫声,柴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听完歌曲后,回答听到的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bear!Dog!cat......”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看着同学们轻松的掌握了英语单词,柴老师又给同学们增加了难度,看图说英语,谁能说的又快又好,孩子们跃跃欲试,“we see a Brown bear,a red bird,a yellow dock......”明朗的声音不断从教室里传出,课堂气氛热烈而有趣。

通过开展趣味英语绘本课,学生们发现了英语有趣的一面,大家在快乐中学习,在乐趣中成长。

高河塘社区:夏日风筝制作  感受非遗魅力

7月28日上午,高河塘社区假日学校通过区文化加油站点单形式邀请“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林明良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风筝制作课程。

风筝,北仑一带称为鹞子,一般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系以长线,利用风力升入空中。传统风筝的制作技艺可以概括为扎、糊、绘、放四字,简称“四艺”。今天林明良老师为带来的风筝主题是“荷花”。在了解了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特点后,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伐开始绘制风筝面板,随后,老师又示范将绘制好的风筝面板黏到骨架上,并将提线穿洞之后按45°打好结。最后在风筝底部黏上两条平衡尾,再装上一条长长的放飞线,一个中式风筝就完成了。

不多久,一个个制作好的风筝在大家手里诞生了。风筝制作活动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传统非遗文化,还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陈山社区:开展假日学习剪纸课程

7月28日上午,陈山社区假日学校邀请北仑区文化加油站的孙人建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剪纸课。

剪纸教学环节,孙老师一个简单的示范便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叠普通的纸,在孙老师的手中不肖几分钟就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孩子们兴奋地鼓起了手掌。简单的技巧学会后,孙老便指导孩子们动手实践起来,不一会儿,一束束组装而成的鲜艳花束出现在了孩子们手里。

课堂在一阵阵赞叹声中结束,孙老师精湛的剪纸技艺和坚持始终的学习品质在孩子们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鞭策他们刻苦进步。

山下社区:爱国教育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7月28日上午,山下社区假日学校邀请了来自江南中学的老师王巧丽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红军长征的历程课程。结合百年微党史的缩影,通过影像资料让小朋友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结合“烟花”台风来临时,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安排避灾点,及时疏散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在危难来临之际,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王老师面对年龄不一的学生们,从我们身边的志愿者们开始慢慢引导,通过近代历史的足迹,让小朋友们充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所做出的艰辛努力,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小朋友们丰富了历史知识,激起了小朋友们的求知欲。

小朋友彭琳说,虽然自己年纪还小,但是通过这节党史课,让我的课外知识丰富了不少,也了解了很多历史方面的知识,这个比我在家里自己看书有趣多了。

长山社区:红色故事我来讲

7月28日上午,长山社区假日学校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董存瑞炸碉堡。”现场,小小少年用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将一个个红色经典故事娓娓道来。英勇无畏的小英雄王二小、“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坚贞不屈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孩子们依次走上讲台,讲述着自己心目中英雄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历史片段通过稚嫩的声音呈现。

红色故事承载着红色记忆。孩子们讲述英雄事迹不仅仅是红色经典故事的流传,更是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今年,社区假日学校积极开展老党员讲党史、看红色电影、唱红歌等,打造“初心课堂”,组织孩子们进行红色电影配音、朗诵、讲红色故事等亲身实践,打造“活力课堂”,还会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打造“生动课堂”,让青少年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和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下邵社区:观爱国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为了进一步丰富假日学校的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德育教育的空间, 7月28日,下邵社区假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我和我的祖国》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通过《前夜》《相遇》《夺冠》等七个故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和大时代洪流中,普通人助力祖国繁荣富强的心路历程。生动的画面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小我融入大我,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通过观影,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爱国”不一定是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从帮助身边的人这种小事做起,为这个社会尽一份力,我们的祖国就会越来越好!

谢墅社区:开启一场青春期教育之旅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成长过程,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为此,谢墅社区假日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

课程以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身体、心理的变化,有效避免青春期所引起的种种心理、生理的困惑以及对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使他们快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课上,老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并将青春期的心理发育、自我保健,利用电教短片列举大量的案例循循善诱,生动的传授给青少年们,浅入深出地讲解青春期的含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讲座后,社区还为家长朋友们发放了青春健康有关的宣传册及宣传品。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及青少年们“如何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青春期”,进一步懂得了“如何让孩子们撑起一把保护伞”,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面对学习和生活。

渡头董社区:“慧”玩数学  巧算24点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渡头董社区假日学校开展了“巧算24点”数学活动。

孩子们在毛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24点,知道了游戏规则和技巧。课堂上,孩子们尝试运用多种计算方法,不仅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这一游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一下子活跃起来。活动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很多同学课后还意犹未尽。

24点巧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通过游戏和比赛的方式深入探究了24点游戏中的数学奥秘,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到了获得知识的快乐!

小浃江社区:制作彩色风车

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认真、细心的习惯和自信心。7月28日,小浃江社区假日学校开展了“手工制作风车”主题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

课堂上,陈老师以一首耳熟能详的《大风车》歌曲引入主题,讲解了风车的历史溯源,象征意义,展示了能够用风力发电的大型风车和民间传统制作的手工小风车。随后老师为学生们分发了材料,按步骤制作了三种风车,有剪纸的,有折纸的,还有用彩色塑料板粘贴的。

本次课程人人动手制作风车,主要是锻炼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动脑、独立完成。充分展现自我,释放个性,体验制作风车的乐趣。同时,鼓励孩子们不要半途而废, 有耐心,有信心、做一个有创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