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45102/2021-152300 |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45102/2021-152300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朗读
近日,“万人援疆计划”北仑援疆支教团的4名支教教师,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涯,告别“第二故乡”库车,返回了北仑。历经400多个日日夜夜,援疆教师们,用北仑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库车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光和热,在新疆大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北仑印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援疆教师王挺的故事。
2020年4月26日,飞机降落在库车龟兹机场,王挺,这位80后教师和自己作了一个约定,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倾力帮扶库车学子,如同那一代代的援疆人,在新疆留下属于自己的暖心印记。
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人民网、浙江教育报、宁波日报、阿克苏地区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援疆期间先后获得库车市优秀援疆教师、阿克苏地区优秀援疆支教教师、浙江援疆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市最美先锋党员家庭、第三十批“北仑好人”等荣誉,展现了北仑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信念似灯 较真碰硬是担当
2019年11月,王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申请援疆支教。
“先斩后奏”换来的是家人的全力支持,更令他感动的是,9岁的儿子说:“爸爸,我会像小男子汉一样,尽可能帮妈妈分担家务的!”家庭这个坚强的后盾,让王挺更加坚定了跨越山海,践行教育情怀的信念。
受疫情影响,虽暂时不能远赴新疆,但他和尚未谋面的新疆学子云端互动,以“艺”抗疫。每天12小时,1000余张示范图,哪怕口腔溃疡严重,也坚持不辜负童心;在新疆疫情反复却缺乏有效心理辅导机制之际,他第一时间牵线搭桥,把心理健康教育从北仑带到新疆,惠及3000多名师生家长,筑起一道暖心屏障;他建起暖心书吧,4000册图书落户阳明小学,让新疆孩子读上了“北仑的书”。他深信,在万里援疆中较真碰硬,方能体现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
坚守为翼 尽职尽力是姿态
2020年,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文化润疆”拳头项目国家通用语言牌推广工作启动,王挺作为研发团队成员之一,独立承担了54张牌面的原创美工设计工作。
为充分平衡国学之美和生动趣味,他和妻子探讨汉字的分类,和儿子一起隔空游戏,研究牌的趣味性。最终攻坚克难,完成了原创设计工作,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国家通用语言牌也成为了目前援疆指挥部唯一申请国家专利的成果。
他以尽职尽力的姿态帮扶库车农村书法教育脱贫,库车乌尊的孩子第一次体验到了宁波风味的书法课,传递着甬库一家,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该校也以此为契机,建立了库车农村第一个书法教育品牌,助力“文化润疆”工作。
红色传承 善作善成是承诺
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王挺率先尝试将党史渗透进学科教学,和学生一起“画着学习党史”,得到浙江教育报的关注和报道。
2021年5月,王挺经过层层选拔,代表库车市参加阿克苏地区首届微党课比赛,以《发扬斗争精神 彰显新一代人的担当》为题,挖掘党员干部和援疆人的鲜活事例,讲述国家情怀和时代精神,获得了大赛国语场第一名的佳绩。
在精准把握“文化润疆”的切入点上,经共青团库车市委员会、库车市教科局、少先队库车市委员会批准,他成立了库车市“王挺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这也是北仑教育人在新疆的第一个名师工作室,为当地少先队工作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王挺说,援疆工作虽平凡但不会渺小;他相信,无悔和青春书写的将是生命的意义;因为,平凡的工作中凝聚的是非凡,质朴的育人中散发的是璀璨。
王挺,用实际行动,用一个教育人的初心、使命和坚持,在新疆大地上,书写了北仑教育人的暖心故事,留下了一道道北仑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