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84Y/2021-148113 |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春晓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1-05-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社区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7084Y/2021-148113 |
组配分类 | 政务动态 |
发布机构 | 春晓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1-05-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社区 |
朗读
“你给孩子吃太多了,所以再好的东西他都没办法消化吸收进去。”5月17日早晨,家住春晓龙湖的陈女士带着3岁的孩子来到春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体检,儿保科医生陈未认真的说道。
原来,陈女士的儿子平日里由奶奶带着,日常生活起居可谓“费心费力”。想吃什么买什么,一哭马上哄停。自上一次体检后,陈女士发现自己的孩子长得比一般孩子慢一点,3周岁了才勉强到达合格线。想着自己和丈夫身高都不算矮,自己的孩子怎么会长高缓慢呢?陈女士趁着体检,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头疑问。
陈未仔细询问了孩子的日常饮食情况后表示,总是吃太饱容易消化不良、营养过剩容易胖,这些是大部分家长脑子里想想也知道的道理。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吃太饱,反而可能会长不高!
总是吃太饱,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会使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更形象点说,吃太多东西,身体就得拼命工作来消化食物,生长激素就被冷落了,那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了。陈未建议:3岁左右的孩子,谷物类每日推荐摄入量(生重)75-125g,蔬菜类100-200g,水果类100-200g,鸡蛋50g,肉禽鱼50-75g,奶类350-500ml左右,大豆类5-15g。
虽说完全参照上面标准来吃,也不太现实,毕竟每个宝宝个体差异很大,陈未表示,家长还可以多关注宝宝实际表现出来的“信号”来确定孩子是不是吃饱了。
最后,陈未建议,对于孩子饮食问题,家长要避免以下“雷点”。
一是强迫喂饭。孩子自己有饥饱感,他如果不想吃,就不要强迫,你可以决定给娃吃什么样的食物,至于吃多吃少,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强迫喂饭,可能反而让娃吃太饱。
二是狼吞虎咽吃太快。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不停催促“快点吃,吃完去玩”或者“吃完带你去买东西”,吃饭理由千千万,营养吸收不上心。胃肠道把“吃饱”的信号发送给大脑,再告诉人“已经饱了,不要再吃了!”,这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二十分钟。如果吃太快,大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接收信号,但实际上可能已经吃多了。
三是正餐不足零食补。零食这种东西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大多数小朋友喜欢在吃饭前吃零食,美名其曰,家长做饭太慢了,先吃点东西填饱肚子。这完全就是一个不好的现象。零食吃多了吃饱了,就不乐意吃饭了 → 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又容易饿 → 饿了继续吃零食……恶性循环实在是要不得啊!
虽然平时的饮食误区很多家长都“心知肚明”,但担心孩子“没吃饱”又顾虑重重,其实孩子比我们大人更聪明。“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老祖宗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