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33N/2021-144283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发布机构 小港街道
成文日期 2021-03-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综合类
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33N/2021-144283
组配分类 政务动态
发布机构 小港街道
成文日期 2021-03-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综合类

朗读

小港: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信息化平台建设

随着滨江新城开发建设和轨道交通2号线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小港街道连续3年拆迁总量均近1000户,为应对超过全区拆迁总量30%的庞大体量和紧迫任务,破解传统工作模式低效、低质的弊端,小港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首创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信息化平台(小港“智慧农拆”系统),依靠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尝试探索农村拆迁管理工作现代化,为我区拆迁工作改革先行先试,实现“零”的突破。

      一、.定位精准、实用为先,深度融合基层作业

一是开发布局兼顾远近效果。小港街道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信息化平台(小港“智慧农拆”系统)的建设,近期目标在拆迁业务流程上,实现被拆迁户信息资料收集、补偿方案认定、补偿安置协议和资金结算表生成等全部环节的信息化,为全区拆迁工作改革先行先试,起示范引领作用,并对衙前村大规模拆迁具有重要意义;中期在拆迁项目管理上,实现拆迁进度全流程跟踪管理、3D影像地形图对应、报表分析汇总、工作痕迹管理、档案台账管理、安置房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远期预留拓展空间。

二是开发时序紧盯拆迁计划。2019年下半年形成系统研发思路,年底确定功能模块,推敲可研方案,2020年疫情结束后正式确定资金规模、采购流程,2020年4月启动软件开发和硬件采购,同步推进软件开发建设,6月初推出系统核心功能模块测试版,6月底前基本完成全面调试,8月衙前村整村拆迁项目正式启用,完善、升级工作继续同步进行。系统研发时序与拆迁工作计划圆满匹配,实现了系统开发实战化运行。

三是开发运营经受实战检验。2020年8月,小港智慧农拆系统在滨江新城核心区衙前村二期拆迁投入试用。该农拆项目体量大,情况复杂,是我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拆迁项目,涉及地块面积2.49平方公里,涉及拆迁户1033户,人口3497人,仅资料图就超过3.8万张,当前数据总量已超过64G。前期,工作团队已将所有调查资料上传,全部实现无纸化、多终端共享协作办公。目前,基于本系统协助下的确权确户、安置方案认定工作已全面展开、有序推进。2021年上半年,将开启最后的签约流程,实现全面、同步配合完成工作全流程的闭环。

二、.功能多样、化繁为简,全面实现提质增效

一是成为海量图文资料的“写字板”,实现人员、房屋资料采集与标注功能。在入户调查阶段,工作人员上门采集人员、房屋资料采集(户籍、土地批文、产权证、其他相关资料),改变传统农户、村集体提供模式,而是优先通过数据端口,调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官方信息,并手机拍照纸质资料,即时上传系统,形成资料数据库。由此最大限度确保资料来源可靠、信息真实,实现数据资料无纸化,集中统一管理,安全性提升。

二是成为安置资金的“计算器”,实现安置计划分析与资金计算功能。在补偿方案认定阶段,对存储的被拆迁户信息进行资料分析与补偿安置方案认定,改变传统的档案袋管理模式和全凭人脑、笔记等记忆关键信息弊端,而是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任意(单个或批量)检索、查询、调用资料原图,任意标注关键信息、安置要点等重要文字内容,实现图文同步可调用,并系统自动生成安置推荐方案。

三是成为补偿安置协议文稿的“打印机”,实现安置协议及相关文书生成功能。在协议签订阶段,改变手工计算安置资金,人工复核,人工转抄、填写安置协议的传统模式,而是由系统自动计算、生成安置资金计算清单,一键生成、打印安置协议。通过自动计算金额、自动填写协议,杜绝人工计算和手工转抄存在的差错。

四是成为拆迁项目管理的“档案库”,实现农拆信息检索、查询数据库功能。在拆迁项目资料检索和统计分析阶段,改变手工翻找资料,拆袋查看信息,手工记录、整理、统计相关数据,形成报表的传统模式,而是按照关键字字段,一键检索抵达资料,一键生成,快速查询,高效实现报表功能,便于复核、审计、追溯。

      三、自主创新、开拓思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是解决了农拆一线工作需求。本项目始于滨江新城核心区开发启动的高远规划目标带来的庞大工作体量压力,传统工作模式的低效、低质弊端愈加显现。系统边开发建设,边调试应用,随着工作的推进,高效、高质的工作效果不断呈现。网页访问模式简单易用,数据资料存放方式安全可靠,多终端、多用户协同办公操作高效快捷,大量纸质资料、重复打印复印的原有农拆工作模式得以颠覆,极大地降低了小港滨江农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基于信息化工作模式的办公乐趣,并使其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重点、难点工作方向中去。

二是开阔了农拆工作全流程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当前,小港智慧农拆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是安置资格认定和补偿协议签订,实现了农拆信息化“从0到1”的跨越。中期,该系统将在工作流程上继续向“前、中、后”三个方向延伸拓展,深入开发更多上下游功能,使系统功能“从1到N”持续发展。远期,将立足建立覆盖北仑区域的农拆信息共享平台。农拆家庭和人员涉及多街道、多区域的现象并不少见,以往各街道拆迁部门信息调取缺乏统一、可靠管道,存在安置不公平、不透明隐患,建立全区统一的农拆数据平台势在必行。区拆迁办已初步确定未来全区统一使用和整合该系统的意向,小港街道也将综合联系实际,进一步确定后期开发计划,协同建设、完善系统,最大化实现和发挥其功能,帮助、促进全区农村拆迁工作走向更新、更高水平。

三是融入区域信息化综合治理的未来前景。农拆信息化系统,蕴含大量农户户籍家庭、房屋土地等农村社会基础信息,就其体量、内涵,谓之“农村大百科全书”毫不过分。另一方面,通过农拆工作的推进,农拆系统已经对以上数据、信息,进行了精细的筛选、分析和汇总,形成了农拆维度的标准规范、有调用价值的综合信息数据,可以成为其他政府管理部门的优质数据来源。在区域综合治理的大网络下,农拆信息化系统数据完成有可能为农村舆情分析、矛盾调处、治安管控、违建拆除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确、更加实时的参考信息乃至决策依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