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背后是夜深人静时,飞舞思绪,奋笔疾书;
他们,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掏出一个手机、一台笔记本,甚至是一支笔、一张纸,哪里都可聚精会神、妙笔生花;
他们,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在街头一角、田间一隅,问人问事、刨根究底;
他们,永远保持着奔跑的姿态,不畏狂风、无惧暴雨,去记录伟大、也书写平凡。
他们,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将新闻事业热爱到底,为人民抒怀、为时代发声!
今天,是第22个记者节。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那些在镜头背后奔跑的人,走进他们的故事。
记者到底是个啥
戴金栋
记者,英文名“Journalist”,意即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百度百科中有更详细的描述:记者一般是指新闻记者,是一种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消息的职业。而我有幸,成为一名记者。
记者是记录者,也是亲历者。20年来,我经历了北仑沧桑巨变,见证它从一个小镇成长为一座城市。
早年北仑有什么?北仑港。除了北仑港呢?……
人口基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2006年,对北仑来说是个拐点。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暂住人口达32万余人,外来人口数首次接近本地居民数。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迫切期望。2007年,北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新造一座城。
如果我问,现在北仑有什么?你会怎么回答?三大商圈、中心公园、高楼大厦、高架高速,还有地铁。该有的城市元素,北仑一个不缺。
2018年,我决定将北仑的蜕变过程完整呈现给大家。经介绍,我找到了张兴赟,时任区府办高级工程师、品质提升办副主任,他全程参与了北仑的变身计划。通过采访讲述,结合历史影像,2019年,我完成了一篇总结回顾北仑发展的稿子《北仑,十年一座城》,揭开了北仑鲜为人知的从计划、规划、立项、建设到成型的大规模城市打造全过程。
如果说“亲历与见证”是记者的职业特点,那么为民鼓与呼就是记者的职业责任。
20多年前,教授们谆谆教诲之声犹在耳畔:今后,作为一名记者,必须要有追求真相的执着,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宽容善良的情怀。我,一直践行之。《短暂的生命因爱而美丽》《亲爱的工友,你在哪里?》《新形势下物业纠纷多发原因及解决之道》《不安全的安全头盔》……专题、新闻、内参……
我始终未忘当年成为记者的初心,把使命放在心头,把责任扛在肩上。不管是担任北仑人民广播电台的晚间谈话节目主持人、《法与德》栏目编导,还是《民生2689》栏目记者、责任编辑。因为我知道,这是记者的使命。
记者,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而我有幸,是一名记者。
十年留痕,在笔尖,也在心间
沈焰焰
深秋的清晨5点多,整个城市还在夜的环抱中,王玉英已经在路上扫了两个多小时。那天是环卫工人节,她铁定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夜里风大落叶多,该起得更早一些,于是3点多就出了门。东西南北的街,都空空荡荡的,还没有早餐铺子开门。
爱心老板娘黄小琴给了她一袋热包子,邀请她得空了去店里坐着吃。她满脸高兴,扫完一个路段后就来到了店里,里面已经坐满了她的工友。包子不够了再加,粥喝完了再添,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吃得很自在也很开心。这种开心,是因为这顿热乎乎的早饭,更是因为这顿早饭它是免费的。
他们是辛苦的,是朴实的,是极容易满足的。我们把他们称作城市美容师,我们写他们、拍他们、赞颂他们。但其实他们并不在乎这些,他们更关心今晚风大不大、明儿下不下雨,更在意哪家早餐店开得早、吃什么又饱又省钱。
所以,他们会记得黄小琴,总是真诚地说着“谢谢老板娘,谢谢老板娘”。我想,这就是这份公益最实在的回馈。
从业十年,从未停止过看,从未停止过听,也从未停止过记录。每每抱怨“夏天晒死、冬天冻死、脑细胞烧死”之余,也会很感谢这份工作。
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了草子(黄花苜宿)和芘花(紫云英)的区别,知道了有些企业需要365天24小时连续生产,知道了北仑的防空洞在哪座山……
它让我结识了很多人,有走路很快说话很快的社区书记,有每天都和垃圾打交道的环保技能人才,有晒得黑黝黝最恨坏天气的“包工头”……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善与爱,组织购买受灾农户葡萄的机关干部,出钱出力关爱老兵的企业老板,坐公交都舍不得、年年徒步捐钱的阿婆……
应该有很多人听过“漠河舞厅”这首最近火爆全网的歌。这首歌的作者曾去漠河采风,在一个老式舞厅看到了一位独舞的老人。他上去聊天,知道了老人是在怀念1987年“五·六”火灾中遇难身亡的爱跳舞的妻子。于是他把这个故事写成了歌,打动了很多人。
岁月之河淙淙汩汩,奔涌不息,我们自己的故事会因为“今天懒洋洋,啥也不想干”,而在人生卷轴中留下“今日,无事”的单调之页。但是,需要我们去探寻去记录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暂停。可能就在之后的某一天,我们也会发现一双如晚星般的眼睛,也会看到一位独自起舞的老人,也会走进属于我们的“漠河舞厅”,然后举起相机拿起笔……
抗台报道:迎山而上 逆风而行
李根旺
今年5月,我成为北仑传媒中心的一名融媒体记者,台里的前辈叫我“新人小朋友”。入职两个月,也就是7月下旬,我迎来了记者生涯的第一次抗台报道。
台风就是号令,越是风雨越向前
“今天晚上我不回去了,驻点小港街道,你看好小孩,风大雨大少出门。”交代完家里,我就和同事急匆匆地赶往抗台一线。7月22日,北仑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我们迅速行动:下沉街道、跟踪采访、剪辑素材……尤其是街道方面,避灾点安置、抢收水果、排查隐患、转移居民、巡查水坝……突发情况此起彼伏,我们穿梭于各个现场,有时情况紧急,现场就得出稿。农田里、水库边、工地旁、码头上,都留下了我们采访拍摄的身影。
夜入深山巡查水坝安全
7月24日晚上9点,我们跟随街道工作人员到马夹岙石膏堆场,对小流域山洪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实时了解降雨量和水坝水位。在水坝附近居住的村民有30多户,如果水位超过警戒线就要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路上雨下得很大,而且山路崎岖,过了村子就没有路灯了,车窗外黑蒙蒙的,深夜的山里非常安静。下车之后,我们蹚着没过脚踝的积水来到水坝边,街道工作人员查看水位,我调好摄像机全程拍摄。回到驻点街道时,脱下早已淋透的雨衣,整理好拍摄的素材,又接到要去报道巡查甬江的任务,看看时间,已是凌晨……
抗台报道中的一抹甜味
受台风影响,小港街道的农田积水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积水已经没过小腿。7月25日,姚张村党支部书记组织人员帮助瓜农抢收西瓜,减少瓜农损失。我们在农田里看到,一筐筐西瓜从瓜棚里运出来,5000多公斤的西瓜存放在姚张村礼堂。瓜农罗师傅端出切好的西瓜送给我们和一起帮忙采摘的工作人员,西瓜的甜味赶走了连日来的疲劳。
在报道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和平常的报道相比,抗台报道是比较辛苦的,但诚如哲学家涅塞卡所说,脖子嫩,才会觉得枷锁沉。新人须经过锤炼才能成长起来,不经历风吹雨打,没有哪棵树能根深蒂固。作为一名记者,我们是党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精准报道台风情况,全面报道防台、抗台、复工复产信息,是我们的职责所系。我们下农田、吹海风、趟积水,是我们的职责担当。
在今后工作中,我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严肃认真、周到细致,深入挖掘新闻,向前辈们看齐,争取成为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新闻工作者。
感受帮扶的温度
蔡晓馨
新闻人总以记录历史为荣。去年我与扶贫报道结缘时,已经是脱贫攻坚的尾声。今年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启动,作为跑线记者,我终于有机会走进对口帮扶地区,怎能不让人雀跃!
10月的大凉山已经进入深秋,我坐车走了3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终于从凉山州的州府西昌“摇”到了北仑的对口帮扶县——美姑。盘旋、急转、颠簸的山路直接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感受凉山风土人情?不存在的!
幸好晕车反应在下车后就得到了缓解,我们抓紧时间连夜与北仑挂职干部进行了一番详谈,了解协作工作进程,敲定采访点位。也正是这份算得上密集的采访计划,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了与美姑人的距离,感受到了美姑的变化。
在美姑县核桃油生产加工基地,负责人吉朵为格在采访前特地穿上了彝族服装,他告诉我,自己虽然在各地的支持下办起了加工厂,但在经营、管理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幸好来了浙江的企业,手把手教我们提高产品质量,这才让合作社的农户有了盼头。”朴实的言语里,透露出的是对带领大家致富的那份渴望;刚刚生完孩子的马海石洛只会说彝语,但她十分愿意接受采访,因为她想要感谢将她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北仑大夫;洋溢着满足笑容的农户吉克石则在接受采访时,刚巧收到了上个月在食用菌生产基地打工的工资。“生产旺季里我一个月能挣3000元,加上老婆的就是6000元,和原本在家务农相比,好太多了。”每一个人都鲜活而又真实。
而在帮扶干部身上,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热情,即使是在工作间隙的闲聊,他们也总会不由自主地推荐起美姑的优质农产品,顺道说上一句,要是能卖到我们浙江,那市场大大的;总会不由自主地将北仑产业发展、服务到家的工作思路用在这里,想要利用自己的资源招商引资,通过产业集聚为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老百姓就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推动;总会不由自主地提起这里还缺哪个学科的老师、什么科室的医生、哪一类的技术人才,想要从北仑“挖墙脚”,“也希望你们的报道为美姑带来发展机遇。”嗨,就连我们都不放过。
短短一周的美姑之行,让我难忘,也再一次无比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对口协作需要久久为功,因为这巨大的差距确实需要日日夜夜的努力,为什么要注重“输血”与“造血”并重、坚持扶贫与扶志并举,因为只有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会使协作效果持续、长效……
一周的美姑之行也确实太短,我与当地村民、干部的接触才刚刚开始便要结束,但幸好时间还有,机会还有,下次凉山之行我仍将满怀激情,用脚还原那些从旧到新的华丽转身,用笔记录我所感受到的帮扶力量,用更丰富的镜头去呈现美姑乡村振兴的壮丽征程。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范晓磊
2019年7月下旬,区委宣传部、北仑传媒中心、北仑摄影家协会联合发出了举办“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美丽北仑’摄影视频大赛”的通知。通知发出后,我一直在思索,怎么才能做出一条高质量的短视频?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决定以《胜利时刻》为题,将东京奥运会女排资格赛上中国女排最后一球落地,以及比赛结束之后女排队员和教练欢呼的镜头,从不同角度全部记录下来,做成一条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最后一场比赛当天上午,我与一同参与报道的记者严健中商议,采用双机位拍摄,一台在看台上覆拍,一台在球场边沿的观众席正面拍摄。由于国际排联只允许持有电视转播权的电视媒体进入内场拍摄,这两个位置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比赛开始前两个多小时,我又接到了部门主任转发自浙江卫视相关负责人关于当晚女排比赛的报道要求,必须要有主教练郎平、中国女排队员以及球迷的赛后采访。这对于我和严健中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采访机会稍纵即逝,主教练郎平、中国女排队员以及球迷不可能都在现场等着记者采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临时联系了持有采访证件的同事张国辉,张国辉欣然答应了采访任务。由于需要携带两台笨重的摄像机、两个三脚架以及采访话筒,又临时让实习记者张军协助拍摄。
中国队与土耳其队的比赛第三局,眼看中国队大比分领先,中国队战胜对手大势已定。我和严健中、实习记者张军,与赶来支援的张国辉碰面后,决定分成两组,我和张国辉一组采访队员和球迷,严健中和张军在混合采访区采访郎平。
当晚9点20分,由于严健中在主席台拍摄受到了安保人员的干扰,效果并不理想。我在主席台对面看台上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女排最后一球落地以及赢球后庆祝的画面。此时许多媒体记者都冲进了场内拍摄。我也顾不了那么多,翻过看台围栏冲到场内,记录了国际排联向中国女排颁发象征东京奥运会入场券“达摩娃娃”的过程,以及中国女排队员与“达摩娃娃”的合影瞬间。
正在此时,我发现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姚波向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走去。我向前一凑,听到姚波希望郎平能为现场球迷说几句话。我就赶紧示意张国辉一起快步走到郎平面前,将摄像机对准了郎平,采访话筒也举到了郎平跟前。郎平拿起工作人员手中的话筒,讲了一段感谢北仑球迷和北仑人民的话,让现场再次沸腾,我将这一过程全部记录了下来。随后又采访了郎平、队员袁心玥以及球迷。
8月5日上午,我第一时间将文稿和图像传到了浙江卫视,并在当天中午的《正午播报》和晚上的《浙江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而所传图像中最后一球落地和队员欢呼庆祝镜头,以及郎平的现场同期声均在新闻中得到呈现,具有较强的现场感,也得到了浙江卫视审片领导的好评。
之后,我将女排夺冠的现场视频制作成了1分多钟的短视频,并在2019年“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美丽北仑’摄影视频大赛”中捧回一等奖。同时这部短片也获得了201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媒体奖新闻性短视(音)频二等奖。在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19—2020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初评中,被评为媒体融合传播类二等奖入围作品。
用笔尖记录他们的故事
张晔
前段时间收到了一则采访对象发来的感谢短信,在一堆枯燥的通知短信中显得有些特别,细细想来,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以短信的形式收到陌生人的感谢,欣喜之余有些感慨。从去年进入单位成为一名记者到现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有热情洋溢、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也有内敛含蓄、不善言辞的,讲好他们的故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得今年8月,在白峰、梅山街道全域人员核酸检测中,医务人员、党员干部、社区居民化作“最美逆行者”,为打赢这场核酸检测“突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作为记者,我们也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成为“逆行者”的记录者,用文字和镜头讲述他们在一线奋战的感人故事。
那段时间,我采写了两篇“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报道,一篇报道的采访对象是守在封闭区卡口的联村干部,另一篇则是负责封闭区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因为无法进入封闭区,所以联村干部我只能电话采访,这也是我第一次用电话采访的形式,完成一篇人物稿。拨出电话之前,我提前在本子上罗列了几个想要了解的问题,但其实在后来的电话交谈中,并不用我刻意询问,他在讲述中就自然而然地回答了这些问题,电话最后,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不管怎样我都会把这道安全门守住。”我挂掉电话,提笔写稿,把这句话作为了这篇稿子的标题,我想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来自“战疫”一线的安全感。
采访医务人员那天,是白峰街道全域人员第三轮核酸检测的日子,我和另一位记者跟随着这位医务人员拍摄了她当天在封闭区以外的工作场景,上午打包采集完的样本,下午赶往门浦村文化礼堂采样点,与上午的采样点医务人员换班。医务人员真实的工作状态让我很是触动,其实那段时间我们也是连续工作,但作为一名记者,能成为他们“战疫”路上的见证者,何其有幸。
我记得一整个夏天,家人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最近怎么这么黑。”我总是回答,“我每天都在外面跑,怎么会不黑呢?”其实对于我这个新记者来说,无论是在大夏天跑新闻跑深了一个色号,还是在风里雨里出镜成了朋友之间广为流传的表情包,都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我也希望在未来的路上,我能继续怀揣着这份新鲜感,讲好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