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获悉,今年1—8月份,11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功能达标率均为100%,水质优良率、功能达标率均同比上升9.1个百分点,岩河桥断面水质好转一级。
9年来,北仑持之以恒推动“五水共治”工作,将治水作为倒逼转型、产业升级、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治水工作水平稳居省市前列。今年8月,北仑二度捧获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银鼎,系此次评选中全市唯一获得“大禹鼎”银鼎的区(县、市)。
自2011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治水以来,区域累计投入治水资金超百亿元。我区以“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为契机,上下同欲,城乡统筹,通过截污纳管、面源减污等治理措施,形成了制度规范、设施完善、处置高效的污水处理新格局。
源头着手,水岸同治根治水环境问题。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及截污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污水管网覆盖率,全域建成污水管网1718公里。在全区现有道路污水主管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污水支管管网建设,使污水主管和支管无缝对接,累计建成102个污水支管工程项目,完成100余处村社污水支管改造。针对其他主管网附近未纳管的污水,作为“最后50米”的截污纳管工程列入改造计划;针对无法纳管的村级小微企业废水、废油,全部实现收集转运。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会成为城市发展瓶颈。为此,我区充分用好岩东、新周、小港、春晓及白峰5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经提标改造后,新周污水处理厂跃升为目前全市首座类Ⅳ类水出水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此外,我区还有亚浆、逸盛等大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区域日均污水处理总能力达64万余吨,占全市日均污水处理总量的近三成,处理能力位列全市前茅。
管网是雨污分流排放的毛细血管,如今,北仑的管网养护更加专业、更加“智慧”。我区实行“两级管养、属地为主”的管理模式,区级层面成立宁波北仑岩东排水设施运维管理有限公司,对主城区排水管网进行日常运维,各街道成立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对辖区污水设施进行维养管理。餐饮等涉洗行业共计550个隔油池污水预处理设施实行第三方运维养护,新建住宅小区严格落实雨污分流验收制度。我区还利用CCTV管道机器人新技术,开展精准排查,彻底解决雨污管网混接、破损、漏损等问题。去年以来,完成污水管网检测258公里,修复问题管道76公里。(记者 王涵真 通讯员 焦晶晶 董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