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社区假日学校义务老师胡萍心:“真心课堂”耕耘十一年
“如何采撷盛夏的甜蜜,孩子,愿你们在盛夏的书香中,拥抱时光……”近日,新碶街道玉兰社区阅读空间里悄然出现了一份字迹工整的手写书单,足足有4页。这份书单出自玉兰社区假日学校的义务老师胡萍心之手,细心的胡老师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分别推荐了阅读书目,还认真标注了推荐的原因。
“书单上的一笔一画都是胡老师的爱与责任心。暑假班年年开,她年年来帮忙,偶尔哪个老师没来上课,一个电话打过去,那头总是一句‘小杨,这边要紧,我过来。’。”说起胡老师,玉兰社区工作人员杨艳有说不完的故事。
写一份书单,准备大半年
“阅读是好事,但是阅读合适的书本更有意义,特别对于孩子们来讲。”胡老师说,她来社区为暑假班孩子上课时,常常发现孩子们在阅读并不完全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籍,便萌生了为孩子们挑选书籍、制作书单的想法。“这份书单上所有的书,我都读了一遍才推荐,断断续续花了大半年。”
虽然是教师出身,但胡老师觉得自己离开讲台久了,推荐的书本不一定适合现在的孩子。“自己当了几十年教书匠,也结了几个‘桃李’。我就问我那些从事小学、幼儿园教育的学生,根据他们的推荐阅读了些,然后整理了出来。”胡老师说。
当个好老师,苦练普通话
为了上好课,胡萍心总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她说,好老师不能有一口“灵桥牌”普通话,便下足功夫练习。如今这位60多岁的退休教师,可以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我们那会儿,老师用宁波话教课,一口‘灵桥牌’普通话也算正常。”胡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一代不是迷罗京吗?所以那时候我天天听新闻联播,录下来,听一句、记一句、念一句,慢慢地就没有那么多‘乡土味’了。”记者非常好奇她坚持了多久,胡老师笑笑说:“不长,就七八年。”
真“心”课堂,坚持十一年
今年是玉兰社区举办暑假班的第十一年,也是真“心”课堂开讲的第十一年。社区自2008年开设暑假班,胡老师就成了暑假班的常驻老师,从未有一年“缺席”。“虽然暑假班里老师很多,但很多老师都是上一节课就走了,教学内容不连贯,孩子收获自然也少。孩子们喜欢胡老师,有个孩子上了她的课,语文成绩突飞猛进,孩子的母亲还特意来社区感谢。”杨艳告诉记者。
胡老师一遍遍强调自己并未做过什么:“真‘心’课堂是我取的名字,一是我名字里有心,二也是希望和孩子们真心相遇。”记者发现,胡老师虽然只是暑假班的老师,但是备课笔记一点不马虎,她真正做到了用心和专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胡老师在书单结尾处这样写道:孩子们,相信所有我们曾用心阅读过的书,用心做过的事,都会在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
这就是胡萍心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