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20641955984XH/2019-27826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传媒中心 |
成文日期 | 2019-07-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广播、电影、电视 |
索引号 | 1233020641955984XH/2019-27826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传媒中心 |
成文日期 | 2019-07-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广播、电影、电视 |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2019年上半年,区传媒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宣传部坚强领导下,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充分发挥1+1>2的媒体融合效应,唱响主旋律、建设主阵地,更好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我区全面实施“双城”战略,加快建设“三个北仑”,全力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和思想舆论保障,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一、主题宣传高潮迭起。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全媒体、全方位策划做好“双城”发展战略、“三个北仑”建设、“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三强三快”作风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中示范区等重大主题宣传,广播电视开设“正青春 在北仑”“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扫黑除恶在行动”等8个重点专题;报纸推出“强化务实为民,推进‘两整两提’”“强担当展示新作为 勇争先走在最前列”“当好‘店小二’ 真情‘三服务’”等10个专栏,各新媒体平台协同推进、相互呼应。上半年传媒中心重大主题报道数量多、容量大、跨度长、形式活,浓墨重彩、铿锵有力,集束推出的专题、专栏、专版、专刊形成了全面的传播覆盖效应,为全区重点工作推进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二、价值引领深入细致。加强典型宣传,开设“十大青年工匠”“青年先锋医者风采”“最美巾帼”“最美信访人”等专题,深入挖掘典型人物、感人事迹和暖心故事,特别是开设“争做美丽北仑人”等栏目,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推出了一批体现孝亲敬老、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的报道。开展公益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半年广泛组织开展“温暖过除夕 陪你过大年”“万多鲜花送雷锋”“六一嘉年华”“关爱星星的孩子”等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进一步打响了媒体公益品牌。推出媒体行动,组建作家、记者、摄影家“秀美山川•传奇故事”采风活动小分队,先后10次走进秀美山川,体验生活,实景创作,刊登稿件40余篇,推出15个专版报道,充分展示了秀美山川沿线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
三、舆论监督有力有效。曝光类内参专题栏目《聚焦》播出频次由两周一期改为一周两期,共播出18期,曝光内容涉及河道水质污染、“低散乱”企业无证经营、小区环境脏乱差、乱停车僵尸车、夜宵摊占道经营等各类问题,区主要领导多次对曝光整改和监督检查工作作出批示,栏目已成为推动全区“两整两提”“清洁家园”等重点工作的有力抓手。以专项行动为载体,及时跟进扫黑除恶、打击非法加油站、大棚房整治等专题报道,全媒体开设“扫黑除恶在行动”“护航平安”“严厉打击非法加油,全力保障人民安全”等专栏,加大公益广告发布力度,开展多角度、立体式、广范围宣传发动,深入一线,高密度推出相关报道,形成强势舆论。
四、媒体融合深入推进。与浙报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打造全媒体采编分发平台,进一步满足策、采、编、发等日常业务“一体化”需求;开发设计“仑传”手机客户端,完成APP名称、形象推广语征集和历史数据迁移,1.0版本进入试用阶段。加强新媒体直播,“仑直播—阿姨来了”上半年完成多媒体直播34场次,总流量100多万,其中“新碶端午主题文艺晚会”“郭巨元宵民间文艺踩街巡游”等3场直播单场点击收看人次破十万。推进新媒体活动,启动小记者项目,完成首批100名小记者的招募和确认,组织开展“小记者跑两会”“探访一滴水的旅程”等采访采风活动;围绕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服务业态推出龙虾、饮品、早餐等“北仑网红打卡点”网络评选等。上半年“北仑广电即时报”发布信息1890条,“看北仑”微信月均阅读量70万+,传播力指数在宁波市媒体公众号排名前五。
五、外宣创优保持领先。坚持主攻大平台、着眼大手笔,着力扩大外宣效应,上半年电视在中央电视台用稿12条,在浙江卫视用稿排名位列全省前十,在宁波电视台用稿排名前五名;广播在央广用稿20条,在浙江之声用稿排名前十,在宁波电台用稿排名前三;报纸组建外宣骨干小分队,积极推介北仑的重点工作、亮点工作,上半年100多篇稿件在《光明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以及人民网、浙江新闻客户端、甬派等主流媒体署名刊登。深入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强化精品示范效应,上半年共有71件作品荣获市级以上奖项,其中广播电视49件、报纸22件,在获奖等次中省级以上3件,市级一等奖10件,原创广播微剧《夜半来电》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广播剧专家奖微剧一等奖,并推荐参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
六、产业经营转型拓展。坚持保存量、拓增量,加大营销力度、丰富营销方式,千方百计减缓数字电视用户数量下降趋势,目前正常缴费用户数为13.5万户。实施惠民新政,制定60周岁以上区内户籍居民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减免方案,列入“数字北仑”建设十大惠民项目,由区财政实行专项补助。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项目,目前视频监控系统(一期)项目全面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其中光缆敷设600余公里,完成率为50%。充分发挥媒资优势和制作优势,进一步拓展专题片制作市场,摄制完成“亲清家园”工作纪实、结对帮扶汇报片、扫黑除恶专题片等30余个。加强联办栏目合作,新开设《打卡吧青年》《杏林之家》等栏目,加强广告营销策划,开展“名盘进名企”、基层医讯联动等活动。积极拓展会展经济,成功地举办第九届家博会,进一步形成连续性和品牌化,牢牢稳住家装建材的广告量。
七、安全保障切实有效。根据新中国成立70周年网络安全检查要求开展网络安全和隐患排查整改,进一步明确各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的责任部门。配合华数做好TVOS部署工作,完成TVOS2.0智能机顶盒落地测试、TV2.0点播至TV4.2版本割接等工作,做好前端机房的日常维护,及时处理DVB平台故障,确保前端平台各系统的稳定运行。加快推进宽带认证项目建设,完成前期调研、机房设备准备、系统调试与测试、数据提取、运营测试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牵头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线乱拉”治理,沟通协调各路线运行单位,全力攻克5.4平方公里整治区域难题,共完成“线乱拉”上改下14.3公里,架空线路梳理10.7公里,入户线整治3300户,安装四合一箱240余个。
八、内部管理不断优化。深入开展“温故知新、知行合一”学习实践活动,以温故知新再学习、知行合一再出发、跟踪问效再巩固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员覆盖推行“知行学堂”学习制度,将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有机融合,营造每周三学习日的浓厚氛围。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先后组织开展APP及两微运营实操、融媒新闻业务、“好新闻、好版面”赏析等各类业务培训20余次。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巡察整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回头看”,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完成大楼外墙修缮工作,消除墙体渗水、瓷砖脱落等安全隐患,营造更好的办公环境。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下半年,区传媒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围绕“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的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进一步做大主题宣传。持续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加大对重大主题报道的全媒体策划,全面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双城发展”战略、“三个北仑”建设、“两整两提”攻坚行动、“三强三快”作风建设等主题报道,造声势、鼓干劲,充分宣传北仑的建设成果。提高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群众关切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新闻行动,引导社会热点、传递正能量,不断提升在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强化新闻的“后道”传播管理,持续提升信息传播推广能力、发酵能力、扩散能力。
(二)进一步推进融合发展。全面打通广播、电视、报纸、网站、“两微一端”等各个媒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放大多个平台的叠加效应,构建全媒体的传播格局。充分依托浙报“天目云”的技术支撑,借势借力打造全媒体新闻日常业务的“一体化”平台,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发布”的功能定位。围绕全区雪亮工程、全媒体指挥中心、融媒体演播室、全媒体直播车、大楼UPS电源更换等重点工程和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实施推进。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全力打造“仑传”手机客户端,努力将其培育成为集聚区域移动门户、主流舆论阵地、公共服务平台等综合功能的拳头融合产品。
(三)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立足传媒中心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央厨房”运作机制,加快各项业务的对接融合,对“策、采、编、审、发”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推动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改造。妥善编制机构“三定”方案,稳步开展岗位调选和人员分流,探索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实行更加灵活的绩效工作制度,进一步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样的问题。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建立人员培养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航拍、微信采编、相机拍摄、网络直播等多种技能的培训,打造一批全媒型复合人才。
(四)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严把导向关、内容关,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廉政风险点防控排查,继续深化实施风险点分级评估管理,着力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预警及时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压力的有效传导,加强对各部门特别是下属公司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深化落实安全播出主体责任,进一步梳理完善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各项制度,对电视播出、广播制作及播出2个三级信息系统开展等保测评,加强安全播出应急演练,做好网络安全和漏洞隐患整改工作,确保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