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小手大手齐动手 垃圾分类抓源头
发布时间:2019-04-02 16:21:06 来源:小港街道 阅读次数:

一个孩子能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班级能带动一个学校,进而带动一个区域。小港幼儿园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向身边人证实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效果链,将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

由四色垃圾箱引发的思考

喝光的饮料瓶、用过的纸巾、撕下的包装袋……哪些是可回收物,哪些是其他垃圾?小港幼儿园中(4)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准确地说出答案,他们不仅在学校、家里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还担任垃圾分类宣传员,多次走上街头,来到社区活动广场、居民住宅小区,宣传垃圾分类,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

日前,记者走进小港幼儿园,看见校门口摆放着四色垃圾桶,班级里放置了可回收和厨余垃圾两个桶,垃圾都被准确投放进相应的桶中。教室里摆放着各种手工制品,这些都是孩子们用可回收垃圾做的,实现了变废为宝。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踪迹,垃圾分类意识已深入每位师生的心中,与校园融为一体。这些都源自该园中(4)班的一次启慧课堂。

“我们家楼下还有广场上的垃圾桶都换成新的了”“我看到广场上的垃圾桶,他们都是不同颜色的,有4个在一起,也有2个在一起的”……去年10月,小港幼儿园所在的高河塘社区环境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中(4)班的孩子们发现了这点,进而引发了全班师生的思考。自此,他们便与垃圾分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4)班的老师并不着急让孩子直接进行垃圾分类,而是逐步增长孩子对垃圾的认识,进而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最终实现主动分类。围绕“我知道的垃圾”“家里什么垃圾最多”“乱扔垃圾的危害”“怎样开展绿色环保行动”等主题,中(4)班开展了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的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去户外观察垃圾桶,丰富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萌发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没想到,孩子们的执行力和带动力会如此强大,他们不仅去了解,还将垃圾分类带到家中,与家长一起动手分类。”中(4)班班主任邵玲玲告诉记者。

把垃圾分类从学校带进家庭

经过调查,孩子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这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代表什么意思?该怎样将垃圾分类呢?去年10月中旬,中(4)班的孩子们走进社区,负责垃圾分类的社工蒋老师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方法。

理论实践相结合,中(4)班出现了迷你型的四色垃圾桶,老师将画着各色垃圾的卡片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把这些“垃圾”扔进对应的“垃圾桶”。孩子们将理论落实到实际中,自制了四色垃圾桶标志,分别贴在家里的垃圾桶上,带动全家参与垃圾分类。

今年6岁的邱天居住的红联胡家洋村还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去年11月,他将垃圾分类带入家中。刚开始,邱天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示范,家里的垃圾都是由邱天分类投放;慢慢地,家人记住了垃圾如何分类,邱天便扮演“督导员”,全程监督。经过半年的训练,家里每个人都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投放准确率也越来越高。

像邱天这样的孩子,中(4)班还有29个。“从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利用园内外资源,融入社区体验、科学启蒙、手工艺术、户外实践参观等项目,并通过幼儿活动形式和方法的调整与创新,在活动中践行生活化、游戏化、经验化的理念,让垃圾分类在实际推行中更加有力,辐射也更广。”小港幼儿园园长林飞群告诉记者。

垃圾分类还在继续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分类后垃圾的处理过程,今年3月,小港幼儿园组织中(4)班参观区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原来垃圾焚烧后可以产生电能!”“原来我们一天能制造有5层楼高的垃圾!”“如果每个人少扔点垃圾,就没这么多了!”……孩子们被垃圾处理的过程震撼了,感触良多。

“为什么分类后的垃圾跟没分类的垃圾一起被焚烧了?不是说分类后的垃圾可以实现再利用吗?”在参观焚烧操控台时,孩子们感到疑惑不解,甚至有些失落。“那是因为垃圾分类质量不高,没办法实现再利用,所以只能一起焚烧。”区垃圾分类处理中心解说员叔叔说。得到了答案,孩子们都下定决心,以后要将垃圾分得更准确,并带动更多人加入分类工作,减少垃圾总量。

为了减少垃圾,孩子们开展了将垃圾变废为宝的行动。塑料瓶、一次性纸杯、硬纸板、吸管等可回收垃圾,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的巧手下“变身”为汽车、足球场、台灯、花瓶等;并将家中的可回收垃圾带到学校资源库存放,作为手工课的材料;师生们还一起动手将厨余垃圾变成堆肥,作为花草的肥料……

林飞群告诉记者,垃圾分类是小事,但也是民生大事。现在垃圾分类已经成了全校师生的共识,还带动了家长、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接下来,学校会将垃圾分类作为学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重要一环,实现学校在垃圾减量上的突破。同时,带动下面6家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内容融入学校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进而带动一个社区,形成“家校社”互动,助力我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