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266/2019-28100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19-02-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266/2019-28100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19-02-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2018年北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北仑区统计局

2019年2月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得以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

北仑区综合

初步统计,2018年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18.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2.75亿元,增长5.6%,其中,工业增加值919.21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7.57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60.1︰39.4。按户籍人口计算,2018年北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630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8377美元)。

区域内,北仑本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6.46亿元,增长7.5%,分产业看,一产增加值8.07亿元,增长1.0%,二产增加值698.57亿元,增长7.0%,其中,工业增加值659.62亿元,增速达7.2%,三产增加值439.82亿元,增长8.5%;大榭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14亿元,增长4.5%;宁波保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78亿元,增长10.0%。

北仑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85亿元,增长18.4%。7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03.4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利税总额491.21亿元,增长3.9%;利润总额359.04亿元,增长2.8%。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102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67.31亿元,增长8.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20.49亿元,增长13.3%,其中,出口1183.52亿元,增长11.0%,进口1536.97亿元,增长15.1%;合同利用外资20.59亿美元,增长27.4%,实际利用外资11.41亿美元,增长11.3%。

北仑本级经济与社会发展

一、财政、就业、物价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北仑本级实现财政总收入35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增速均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共计入库131.15亿元,增长16.4%,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8%。全年北仑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在民生服务、城市品质、科技创新等领域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北仑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城乡社区、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教育和科学技术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1倍、62.0%、10.9%、4.6%和7.2%。

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积极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广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搭建网上招聘平台,建立街道、社区(村)公共职介网络,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3237个,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3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12人,公益性岗位开发保持完成200个,全区登记失业率为1.79%。全年申报首批区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21个、市级9个、省级3个;新增创业实体3970家,创业带动就业18000余人;发放各项创业类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合计5000万余元。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比上年上涨2.2%,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平”格局:医疗保健、食品烟酒、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5.0%、2.6%、2.4%、2.3%、2.3%、1.2%和0.1%;衣着价格持平。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8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5%,其中,农业9.92亿元,增长4.8%;林业0.25亿元,下降1.4%;牧业0.43亿元,下降22.2%;渔业0.35亿元,下降22.4%;农林牧渔服务业0.56亿元,增长8.7%。2018年底,全区有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13家,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28家,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注册家庭农场71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1家。

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以“全域景区化”建设思路持续推进重点区块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大碶街道依托大海线与九峰片山水优势,大力实施景观整治提升项目,着力打造秀美山川风景线与清水溪城郊公园;小港街道积极创建兴岙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打造下邵老街项目建设;柴桥街道结合大溟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积极开展梅保连沿线村庄环境整治;春晓街道以三山溪源精品线提升为主,通过沿山公路项目的实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与村庄梳理式改造;郭巨街道重点打造穿山疏港郭巨出口紫薇岙区块,描绘山海郭巨紫薇花田美丽画卷;白峰街道重点打造龙马风情线(虾蜡龙潭-马盘),积极推进上阳片美丽乡村建设。全年启动培育市级美丽乡村合格村29个,示范村3个,风景线1条,示范街道1个。

三、工业、建筑业

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三千万。2018年,北仑本级6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2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轻工业产值604.48亿元,增长11.9%,重工业产值2520.56亿元,增长9.8%,轻重工业比例为1︰4.17;实现销售产值3074.4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出口交货值4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0.8%,产销率为98.38%。全年,规上工业中临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9.7%,拉动本级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3个百分点,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4.6%,其中,石化行业实现产值808.77亿元,产值比上年增长18.6%;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产值270.14亿元,增长16.2%;造纸纸制品业产值104.63亿元,增长15.2%;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33.63亿元,增长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702.22亿元,下降0.5%。2018年,北仑本级产值超亿元企业247家,超十亿元企业40家,超百亿元企业8家。

工业效益稳步改善。2018年,北仑本级规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市均水平快7.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26.62亿元,增长7.0%,增速比市均水平快8.4个百分点。全年,本级规上工业的31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大类实现盈利,其中,有15个行业大类的利润总额实现增长。

建筑业平稳发展。2018年,北仑本级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0.96亿元,比上年增长6.3%;房屋施工面积571.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北仑本级全年共有18个项目获评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6个项目获评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10个项目获评区结构优质工程奖,4个项目获评“北仑山杯”优质工程奖,5个项目获评市结构优质工程奖,1个项目获评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奖。

四、国内贸易、旅游

国内贸易平稳增长。2018年,北仑本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8%;限上商品销售额48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商贸流通健康发展,商务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创建特色品牌,银泰城国家级绿色商场初评通过,加贝获评市商贸流通贡献奖,影秀城获评市商贸流通新秀奖,富邦星云街获评市社区与邻里中心,兴港冷链、太古冷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组织“消费促进月”活动,成功举办了2018年北仑购物节、北仑文化消费节、汽车博览会、家电博览会、银泰周年庆、富邦857集市、影秀嘉年华、宁波城市主题秀等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东欧展会、农超对接洽谈会等展会活动;加强成品油、典当、拍卖行、二手车淘汰等特种行业管理,积极参与打击非法成品油活动,有力地扭转了非法加油泛滥的局面。同时,推动银泰城、富邦等大综合体转型升级,引进一线品牌,提升租赁率,博地影秀城影视、文化、商业逐步融合,进驻商家122家,飞天奖、星光奖隆重举办,《七月与安生》、《芳华》等电视剧顺利开机;网易跨境电商投资项目稳步推进,电商青年创客中心挂牌成立。

旅游业稳步发展。2018年7月,梅山湾沙滩公园局部对外开放试运营。2018年,6名选手在市饭店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三项个人三等奖和三项团体奖的好成绩;碧秀山庄、春晓苑大酒店通过市三星级酒店复核,海俱丽景酒店通过市五花级酒店复核,东港湾酒店、格朗宁商务酒店、天港漫非酒店通过四花级酒店复核;戚家山宾馆、北电宾馆和春晓苑大酒店通过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复核,天港禧悦大酒店通过银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新评;东港湾酒店、海港东方酒店和梅苑宾馆获评市级环保模范(绿色)单位称号;区旅游咨询分中心、海港东方酒店旅游咨询点、碧秀山庄酒店旅游咨询点、春晓苑大酒店旅游咨询点通过市旅游局复核;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通过市级3A级景区复核并予以表扬;九峰山旅游区通过市级4A级景区复核;凤凰山海港乐园和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获评省示范型放心景区;柴桥街道河头村和大碶街道嘉溪村获评2018年度省级休闲乐园示范村;春晓双狮徒步运动休闲旅游基地通过市级休闲旅游基地复核;春晓街道昆亭村上车门社获评2018年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宁波国际赛道获评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

2018年底,全区共有7家星级饭店,10家花级酒店,2家星级餐馆,15家旅行社,4个工业旅游点,3个国家3A级以上景区,1个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单位,4个省3A级村庄景区,4个省2A级村庄景区,15个省A级村庄景区, 4个区级民宿集聚村。全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88.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五、对外经济、招商引资

外贸出口稳步提升。2018年,北仑本级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92.6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出口773.24亿元,出口同比增速逐季提升,1-3月、1-6月、1-9月和1-12月增速分别为1.8%、2.6%、7.9%和10.9%;进口719.44亿元,增长7.3%。从国别地区看,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带动效应持续显现。2018年,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和美国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6.8%、15.7%和14.4%,三者合计占全区出口总值的56.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出口196.49亿元,增长10.9%,成为拉动全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从出口产品看,结构更趋优化,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69亿元,增长16.3%;纺织服装产品出口160.96亿元,增长3.9%;文教体育用品出口30.18亿元,增长12.0%,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分别为44.8%和2.7%,分别比上年提高1.0和0.2个百分点。

对外合作积极推进。2018年,北仑本级实现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2个,核准中方投资额12.00亿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7.50亿美元,总量均领跑全市;实现外经营业额1.21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执行总额4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实现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利用外资稳中向好。2018年,北仑本级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6.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实际利用外资9.78亿美元,比上年实投数(除外债)增长12.7%,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均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全年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7家,增资32家,减资14家,总投资40.1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新批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9家;注册资本(含增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6家;合同外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含增资)26家。

国内招商引资有效推进。初步统计,2018年,北仑本级完成国内招商引资实到资金1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完成64.96亿元,比上年小幅增长。成功组团参加宁波市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浙恰会)、宁波(北京)投资合作洽谈会、“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长三角合作·推进产业链攀升上海专题活动、宁波帮·帮宁波等省市重大活动,落实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148.7亿元。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能稳步提升。2018年末,北仑本级有货运业户3243家,货运车辆18991 辆,其中,集卡企业812家,集卡车辆13527辆,车辆总数比上年增长11.7% 。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447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87亿人次公里,其中,公交完成客运量4230.2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46亿人次公里;道路货运量6554万吨,比上年增长7.4%,货物周转量146.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3%。2018年末,北仑本级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分别达377辆、550辆。全年共购置纯电动新车58辆;更新纯电动出租车54辆,新能源出租车比例达49%,居全市首位;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新开线路1条,优化调整线路6条;完成600余辆公交车辆POS机更新升级工作,实现移动支付的全线覆盖;全区水运运力达到221万载重吨,运力规模较2017年底增长25%,水路货运量6006.93万吨(包括宁波保税区),比上年增长21.3%,货物周转量782.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1%;北仑本级公路网通车总里程达557.1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04.93公里/百平方公里;创建完成精品示范路65公里,建设完成森林植物园公路服务站等4个公路服务站点。

邮电业平稳发展。2018年,全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0837.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邮政业业务总量17004.54万元,增长17.5%,报纸订销2365.45万份,下降41.2%;杂志订销60.51万份,下降7.1%;发送函件业务量81.43万件,下降5.7%。201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06万户,比上年减少5.6%;移动电话用户133.45万户,减少11.2%;各类互联网用户38.95万户,增长25.0%。

七、固定资产投资、开发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2018年,北仑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二产投资135.79亿元,下降15.7%;三产投资204.82亿元,增长16.4%。从投资构成看,实现基础设施投资51.13亿元,比上年下降48.1%;工业投资135.91亿元,下降16.0%;房地产开发投资144.11亿元,增长164.6%;民间投资212.25亿元,增长75.0%。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8年,新增市政道路长度2.7公里,绿化面积0.44万平方米,新增桥梁2座,新增公建类项目房屋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2018年底,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9平方米,绿地率36.8%,绿化覆盖率40.6%。

2018年,北仑外国语学校、顾国和中学(爱国中学)、泰河学校扩建、新碶黄河路(黄山路-岷山路、明州路-新碶小学)、云台山路(长山岗-万景山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岷山中学、绍成小学教学楼重建、柴桥消防站、大碶人民路拓宽(庐山路-泰山路)、云台山路东延(妙峰山路-长山岗)、武警机动中队营房西侧配套道路、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配套道路等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全区教育、消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道路网络。

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截止2018年底,中芯宁波一期N1项目、中海油LNG二期、申洲全方位技改等30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拓普集团年产150万套汽车智能刹车、旭升轻量化及环保型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成率均大幅好于往年。充分发挥重点工程联谊会作用,构建政企有效沟通平台,谋划推进浙江LNG调峰储运中心、台塑丙烷脱氢项目、敏实新能源汽车项目等重大前期项目。

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开发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方面,产业培育开启新阶段。国际贸易与物流产业发展壮大,物流中心、汽车保税展示中心等龙头项目开工建设,跨境农产品平台、跨境电商国际供应链基地、进口木材交易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网易考拉、国美车服云等供应链平台落户梅山,与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合作深化推进;现代金融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蔷薇总部落户梅山,金融小镇建设快速推进,“新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先进制造与科技创新产业快速发展,吉利CMA、中意合资国际医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建设按期启动,康达健康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区域首个市级科技孵化器获批,宁波大学梅山海洋科教园建成投用,宁波海洋研究院设立首个院士工作站,南京审计大学校地合作项目运营,MIT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建设加快推进;滨海生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扎实发展,全域旅游策划方案完成编制,梅山湾沙滩公园局部试运营,万年基业生态游艇港建成启用,全省首家游艇帆船保税仓投入运营,世界房车锦标赛、全国帆船邀请赛等全球、全国顶级赛事相继举行。另一方面,新城配套环境日趋完善。梅东疏港连接线等区内交通道路陆续建成,龙湖星悦荟等商业设施开业运营,春晓实验学校、春晓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银行、证券、通信等公司陆续在区域内新设营业厅,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两整两提”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水环境整治、小城镇综合治理、三改一拆、绿化提升、公厕改造等工作全面推进,新城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18年末,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4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余额比年初增加143.48亿元,在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483.11亿元,增长9.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51.52亿元,增长8.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71.85亿元,增长12.5%,余额比年初增加141.25亿元,在境内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412.65亿元,增长19.9%;单位(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59.09亿元,增长9.5%,其中,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361.76亿元,增长15.7%。

保险市场平稳发展。2018年,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8.41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53亿元,增长7.3%;人身险保费收入7.88亿元,下降9.7%。全年保险公司赔付支出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5.79亿元,增长22.2%;人身险赔付支出1.52亿元,下降2.6%。

九、教育、科技、人才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全区现有小学21所(含外来工子女学校2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区教育“三中心”1 所,成人学校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幼儿园87所,在校中小学校生56702人,在园幼儿21993人。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力推进教育基建项目,新碶中学、春晓实验学校新建工程和绍成小学改建工程于9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博平小学扩建、阳光学校新建等9项工程相继开工。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以“互联网+教育”为先导,推出2018年暑期北仑名优骨干教师在线课堂,课程涵盖小学五年级到高二年级主要课程,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师资;并免费向汪清县、图们师生开放,共有16247人次上网学习,共享北仑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合作,深化教育改革,与浙师大共建“两基地一学校”;与宁职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深化与中国教科院、中国合唱协会的合作,全国新样态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创新论坛、中国合唱协会首届童声合唱高峰论坛、第六届海峡两岸教育论坛、中国青少年合唱创作推广暨首届校园合唱作曲与指挥家合作论坛四个全国性活动在北仑举行。深化名优骨干教师“站、室、点”平台建设,2名教师获评省正高级教师职称,2名教师获评省特级教师,19名教师获评省市级各类先进。北仑职高师生在全国技能才艺大赛中获5银1铜,在市技能大赛中获28金、42银、52铜,总获奖数和金牌数均列全大市第一。顺利完成2018年中考、高考、学考、选考工作,文理科高考一段线上线率28.69%,超出全省近9个百分点,学考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2018年全区中考总分在大市位列第三。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北仑本级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总数达到181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76.46亿元,同比增长7.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新获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0多项;新创建企业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市级3家,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家,市级13家;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项,技术交易总额达12.35亿元;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市级一等奖1项);全面启动模具行业知识产权创新基地专利“导航”工程,全年全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专利申请量6222件,专利授权量4137件,其中发明专利455件;区域创新平台有效搭建,配合做好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仑华科城智能制造产业孵化园落地等相关工作,成功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李泽湘教授团队成功签署共建“两院一园”北仑区域合作中心协议;加快推进中英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以及区内“中字头”创新平台后续建设;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单文坡副研究员荣获2018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区域众创生态体系逐步完善,数字科技园众创空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优秀;累计向区内25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科技金融贷款7250万元。截至2018年底,北仑本级拥有驰名商标3个;省名牌44个,市名牌31个。

人才特区建设持续推进。2018年,全区新增各类人才2.5万人,人才总量超过27.1万,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9万名,技能人才14.9万名,正高级专家和市****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455名,副高职称人员3350名,高技能人才达3.9万名;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新建研究生工作站4家,引进****师25人;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宁波)****师大会。

十、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再创佳绩。完成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北仑创作中心项目建设,8件漆画作品入选“勇立潮头”——浙江省第七届青年美术作品展;成功举办2018“丝路琴声”宁波国际钢琴艺术节,原创小品《听见美丽》获市第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曲艺会演创作表演双金奖;春联作品《千峰万水联》受邀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戊戌新章——国博春联展》;合唱《在灿烂阳光下》获省开发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合唱大赛金奖;梅山舞狮《古韵遗风》荣获第七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评选活动银奖;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年到馆观众约58万人次,荣获市文明单位、最受市民喜爱的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举办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展览《我从远古来——史前宁波人的生活》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第十二届浙江省陈列展览精品奖;“万物启蒙”中国文化通识夏令营荣获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最佳教学设计奖和全国优秀案例奖;大碶街道富春社区成功入选全国家庭亲子阅读活动体验基地;完成镇远、靖远、平远三处炮台考古调查勘探及第一阶段考古发掘,获得重大成果;水浒名拳受邀参加韩国第57届耽罗文化节;跳蚤会等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跑马灯等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新增市级传承基地1个;梅山列入首批宁波市非遗特色小镇(实验)。

文化产业有序发展。成功承办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暨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成功获评市级(培育)文化产业园区1家,宁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选2018-2019年度市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创源文化获评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创产业增加值名列全市前茅;组织企业参加博览交易会系列活动,扩大对外宣传营销,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宁波恒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时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加宁波市“文创板”开板仪式暨企业集中挂牌及项目路演会。

体育事业亮点频现。圆满完成2018世界排球联赛全球首秀,举办“开放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沿海开放城市排球邀请赛;引进世界房车锦标赛、F4中国锦标赛、摩托车超级锦标赛等赛车比赛,打造宁波国际赛道节,铭泰赛道入选2018年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举办2018年全国拔河新星系列赛(宁波站)、“小港杯”第八届全国男子业余排球邀请赛、第六届“春晖杯”国际体育舞蹈大赛等大型赛事,有效提升了北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北仑区全民健身大联赛项目扩展到13个,极大调动了社会的参与热情;举办“情系延边州,携手扶贫日”2018北仑全民健身大联赛暨第四届职工运动会登山比赛,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开展篮球、健身气功等16个项目培训,累计培训3300余人次;稳步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完成测试2300余人次。全年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竞技体育人才35名,北仑籍运动员泮佑琦获201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三级跳远第一名,胡沁莹获全国翻波板锦标赛女子Gaastra Fun级的冠军,胡军辉获全国U21射击锦标赛男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冠军、混合团体冠军和个人亚军;参加省运会夺得金牌17.11枚,参加市级青少年比赛15项,获金牌38枚。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18年末,全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7家,包括公共卫生机构5家,公立医疗机构62家,民营医疗机构124家(其中11家歇业),另有村卫生室121家、厂矿医务室25家;实有床位数2559张,卫生技术人员46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98人,注册护士1808人。目前已形成《北仑区域一体化医共体建设总体思路框架》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通过;继续加大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区,扎实推进“名医名科”工程,全区医疗机构与10余家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20余项单科合作;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积极开展星级全科门诊、星级健康管理中心、级村卫生室等创建申报工作。2018年,全区家庭医生签约在签总数68999人,重点在签数65393人,重点人群在签率68.99%;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医疗服务领域延伸,全区自助挂号机增加至200余台,4家综合性医院全市率先取消默认打印医用胶片;建成区级医学重点学科11个、医学重点扶持学科4个、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10个,基层临床特色技术8项;医疗领域院士工作站取得零突破,顾玉东手外科院士工作站和戴尅戎骨科院士工作站先后落实北仑。科研学术能力有效提升,新增各级科研立项20项,其中省部级1项、省卫健委项目 9项,获省医药卫生科技三等奖1项、获北仑区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215篇,其中SCI论文13篇;高层次人才引育效果明显,获评省皮肤科优秀医师(全省皮肤科领域最高荣誉)、省医坛新秀、省基层名中医培养对象各1名,获评市优秀医师、市优秀基层医师、市基层名中医各1名,引进高级职称专家3名,博士3名。

十一、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平安建设

园区循环化改造圆满收官。全力以赴做好园区循环化改造验收准备工作,先后开展中海油宁波LNG冷能空分、宁钢炼钢区域除尘等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于2018年7月顺利通过宁波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验收,至此,历经6年的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项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全年向区内企业下发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补助资金8945万元,截至2018年,共向企业下发补助资金约2.28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现场考核验收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复查评估;获得首批美丽浙江建设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区域绿色发展报告制度被列为省级改革试点;获省“千万工程”美丽浙江建设集体三等功;编制完成省首个临港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全面启动第二册绿色发展报告编制工作,区域绿色发展报告制度被列入2018年度生态环保领域省级改革试点;深化“五水共治”,全域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基本建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完成全区23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完成新周污水处理厂、岩东污水处理厂、小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其中新周污水处理厂成为全市首座IV类水出水标准污水处理厂;新增河道水质监测点位372个,全区535条河道水质监测实现全覆盖,10个区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完成18家加油站地下双层油罐或加装防渗漏改造;完成逸盛石化和青峙热力非电锅炉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和宁钢烧结脱硫脱硝改造;加强涉气行业整治,97家企业完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台塑园区、青峙园内26家企业完成52套在线监控建设,112家企业完成涉VOCs散乱污行业整治;强化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132家企业完成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措施编制;持续开展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突出抓好柴油货车联合执法及超标排放专项治理,累计检测车辆19472辆次,处罚超标车辆132辆,开出全省首张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罚单;建成区累计完成159个小区、8.7万户家庭的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公共机构已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城区总覆盖面85%以上;2018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PM2.5浓度均值为28 微克/立方,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平安建设持续深化。2018年,刑事案件发案数比上年下降15.4%;各类安全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51.2%和28.6%。全年全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各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均已建成;在基层村社区整合调整建立管理网格604个、组建服务团队2865个、落实专兼职网格员3896人,采集人口、房屋、企业等数据达90多万条,走访巡查各类对象、商事主体场所等130万人次,四级平台排查上报处置各类事件74634件;圆满完成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维稳工作任务;开展各类项目评估112件,确保了矛盾的源头预防;全力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2018年,持续关注食品、药品等老百姓最为关切的公共安全领域,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店、五毛食品、问题食用调和油、酒类、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实施网络订餐排查整治、夏秋季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药饮片“固本创优”、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管理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加强农村食品经营市场监督管理,防范“傍名牌”、假冒伪劣等问题食品销往农村市场;积极推进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低信用等级企业的检查深度和抽样力度。2018年,完成食品定量检测3227批次、快检11110批次,完成药品监督抽样220批次、快检201批次。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2018年末,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户籍人口)总户数169153户,总人口423717人,男女性别比例94.86:100。2018年末,北仑本级(户籍人口)总户数158681户,总人口396652人,男女性别比例95.14:100,其中,非农人口249956人。2018年,北仑本级迁入人口中,省内迁入2025人,省外迁入9182人;迁出人口中,迁往省内559人,迁往省外975人。全年,北仑本级人口出生3865人,人口出生率9.87‰;人口死亡2338人,人口死亡率5.97‰,人口自然增长率3.90‰。

居民收支稳定增长。2018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13元,比上年增长8.6%,从收入来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39001元,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0.8%,人均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9300元、3648元和3164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9%、1.8%和14.7%。全年人均消费支出30122元,比上年增长4.0%。

社保惠民成果喜人。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已参保32.83万人,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4%,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39.31万人,户籍参保率达到99.1%;积极贯彻落实社保卡应用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工作,到12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金应用社保卡发放累计达19300余人,月发放金额4000余万元;社保卡申领、挂失补卡等业务转移到区内社保卡合作银行28个业务网点;启动社保精准扶贫三年实施计划,重度残疾人和低保户人员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全面覆盖。2057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特困人员20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全年享受医疗救助72206人次;两低(低保、低边)家庭大学(专)生及区外高中生教育救助83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数344个,其中,拥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社会福利院)2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53个,居家养老服务机构268个,军休所1个,救助管理站1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社会福利院)床位数3511张。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

2、北仑区统计口径为北仑区本级(原称北仑新区)、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除特别说明外,本公报除北仑区综合部分是北仑区口径,其余数据均为北仑本级口径;

3、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4、根据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从2015年起,公布的GDP数据中,第一产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上述三个行业归入第三产业;

5、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