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近期,柴桥街道以“闪亮5号”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街道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延伸学习触角、拓宽学习途径,多渠道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覆盖面,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切实把党的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灌输到党员中去。
微信群组——
年轻党员时时学
“没想到,自己身边还有这么伟大的人。”“那么感人的事迹,真的是要好好学习一下这种正能量。”在紫石社区一次“学习胡朝霞精神有感”网络主题讨论会上,党员们都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
紫石社区党建负责人虞媛介绍道,由于辖区年轻党员数量多、沟通交流不便、活动开展不统一、人员难以凑齐等现实,社区党支部运用新媒体资源,将组织的声音深入到党员的生活、工作中,使党员的学习内容不再受书本、区域、场所限制。党支部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群,通过转发学习内容,推送“微党课”“微建议”“微心愿”等形式,开展在线学习,便于党员群众时时学、处处学、常态学。
2018年上半年,社区已开展“基层党员如何欢喜过新春”主题讨论、“学习习近平回信感悟”“缅怀英烈 不忘初心”主题教育讨论、“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等活动,并开展“慈善一日捐”线上募捐活动。
红色包裹——
流动党员不误学
《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记录本》《支部学习计划》……近期,组织关系在芦北社区党委的流动党员们陆续收到了一份“红色礼物”,让他们“流动不流失、务工不误学、离乡不离心”。
芦北社区流动党员较多,为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难的问题,社区党委准备了红色学习教育包裹,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记录本》《支部学习计划》等学习资料打包,以统一邮寄的方式,送到每一位流动党员手中,使流动党员及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一步引导流动党员自觉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截至目前,已向流动党员所在的工作单位或居住地邮寄红色学习包裹28份。
送学队伍——
特殊党员不掉队
87岁的老党员余晶晶,因脚部开刀无法自如走动。芦北社区送学分队来到老人住的福利院,以朗读的方式向老人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资料。
据了解,为确保辖区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不能参加党组织集中学习的老党员“不缺课”“不掉队”,芦北社区党委特组建送学队伍,由年轻党员分成5支送学帮学小队,不限时间开展“送学上门”活动,把精神食粮送到老党员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设“一个人的课”,让老党员足不出户了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不仅提高了政治素养,更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切和温暖。
此外,柴桥街道还围绕“学回信、悟初心、践使命”主题,结合支部规范化建设,组织广大党员赴余姚横坎头村、张人亚故居、四明山南部新四军史迹纪念园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及观看红色电影;以党章党规、党的历史知识、基层党建等基本常识为内容开展党务知识竞答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凝聚改革发展立新功的共识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