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开,乡村如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妇女们分担着家庭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柴桥街道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活跃在乡村振兴的一线。
“巾帼”奔波在万亩花田和全国各大花木市场,带动本地花木产业的发展;投身环保公益服务,村道清扫、溪坑治理、河岸护绿、垃圾分类宣传,扮靓江南水乡美景,画出了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勤劳智慧的妇女们用心诠释着那抹最美的“巾帼红”。
投身花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瑞岩社区的花木农合联大楼,几位花木女能手正在给盆栽凹造型。今年55岁的朱美娣是河头村有名的花木女能手,她种植的红叶石楠、毛鹃、茶梅等苗木销往上海、苏州、常熟等地,还在苏州设立了门市部。前几年,朱美娣的苗木销量可以达到每年100车,市场前景广阔。在朱美娣的带领下,她的女儿和女婿去年也加入到苗木种植大军,虽然事业刚刚起步,但效益不错。
在柴桥,跟朱美娣一样积极投身花木产业的巾帼女能手不在少数。从事花木产业已32年的林红,目前是柴桥姐妹苗木配送负责人。以“文明经商、诚实守信”为宗旨的她在苗木市场摸爬滚打数十载。2012年,林红家庭荣获区级创业家庭称号,去年她本人又被评为市级女能手。如今,她的苗木主要在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销售,年产值超500万元。
柴桥是中国杜鹃花之乡,而河头是柴桥花卉种植的起源地,河头人种植、销售花卉已有三十多年。柴桥的妇女们与柴桥苗木业共同成长,成为花木之乡崛起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低调”“敢闯”“和气”是她们的特点,学技术,找销路,“巾帼”们开辟了农村妇女创收的新天地。
巧思装扮绘就美丽画卷
依山而居、临水而栖的柴桥人善于发现美、挖掘美,热衷展现美、传递美。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频频涌现出绿色家庭、花乡农居,而勤劳智慧的瑞岩主妇便是这幸福新农村美丽画卷的绘就者。
“微家训”上墙,将家风家训融于庭院间,助推美丽庭院和文明家庭创建;漫步河头大溪坑,村民房前屋后、庭院内充满绿意;小巷小弄贴着公德牌,院外放着善德罐、美德匾……主妇们因地制宜、巧手匠心,把一个个庭院装扮得诗情画意、四季皆景。
为维护“有山有水有生态”的和谐乡村环境,柴桥妇女们自发加入巾帼治水岗、垃圾分类岗,用身体力行的公益实践传达环保理念,用入户宣传和快板文娱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使垃圾分类的新理念在农村落地生根。
当前,柴桥正深入开展“花漾芦江”巾帼文明示范线,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力量正持续迸发,一个个乡村巾帼故事正不断上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妇女责无旁贷,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加入到这个队伍,她们用自己的行动续写“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党建引领激发巾帼力量
在柴桥瑞岩社区,巾帼销售党小组是广大妇女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红色根据地”。在这里,妇女们积极参与花卉产业发展,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畅通销售信息和渠道,很多女能手走出家门,走进萧山、常州等花木销售市场,活跃在销售第一线,成为花木销售的“领头雁”。
作为巾帼销售党小组最早的负责人,梅亚花是岭下村种植花木的名人之一。早在1996年,她就开始种植野茶花,如今种植规模已延伸到柴桥、鄞州等地。为帮助花农增收致富,她经常把收集到的散户销售信息统一发送到网上,以此拓宽花农销路。
“作为一名女性党员,要带头发挥农合联党总支中各功能性党小组、‘红色党员户’的作用,更好地为花农提供信息与技术,带领他们走上致富快车道。”梅亚花说,空闲时,大家会围绕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两大主题聊一聊,精准传递花木讯息的,社区每月也会召开花木种植销售形势座谈会,邀请花木专家现场指导,“‘巾帼销售党小组’是我们辖区妇女从事花木产业的信息分享点和致富路上的充电站。”
于内而贤,于外而强。在柴桥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广大妇女依托街道妇联实现自身发展,在参与社会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花木经济提升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芦江大阿嫂驻庭调解、厨娘协会传承特色小吃、治水巾帼小分队溪坑整治……妇女同胞的身影也常常出现在各类活动中,她们已经成为柴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街道妇联主席李碧雅表示,在基层党建引领下,今后街道妇联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鼓励女性创新,让“巾帼红”红透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