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阅读微信公众号“心灵鸡汤”,用iPad下载电子书,在电脑上追随网络作家“日更新”……在数字化阅读“侵袭”的今天,北仑市民阅读方式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最喜欢看哪类书籍?日前,北仑图书馆发布了2017年阅读报告,报告显示,近两年图书馆的借阅量有所减少,少儿阅读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重视。
文学类书籍最受欢迎
少儿阅读备受关注
区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证的有效期为30年,截至2017年底持证读者为51983人,其中男性24344人,占比47%;女性27639人,占比53%。在近几年的新增读者证数据中,2014年达到高峰,为19493张,近三年新增读者证分别为4129、4771张,2017年达到7954张,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北仑区是一个开放的港口城区,读者来自全国各地32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17年底,非宁波市籍贯读者有26699人,占比51.36%,非浙江省籍贯读者21966人,占比42.26%。非浙江省籍贯持证读者分布较多的省份依次为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
在成人外借中,文学为最热门大类,其次是历史地理、工业技术、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等。成人外借图书热门作者分别为唐家三少、天蚕土豆、东野圭吾等,热门关键词为长篇小说、言情、穿越等。
少儿阅读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重视,借还占比稳步提升,从2015年开始超越成人借还量,并逐渐拉开差距。在少儿外借中,文学依然是最热门大类,其次为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艺术、生物科学、综合性图书、历史地理等。最受欢迎的少儿外借图书热门作者为伍美珍、沈石溪、杨红樱等儿童文学作家,低幼绘本、儿童文学、校园小说等是少儿外借图书的热门关键词。
夏季是借阅高峰
数字阅读越来越热门
“今年我们还进行了读者借还习惯的对比,从月度分布来看,7月借还量最多,其次是8月、5月和10月,1月最低。”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与北仑的气候密不可分。“夏天到了,24小时开着空调都不能抵挡室外灼人的温度。相比一些室外活动,在空调房里读书、看杂志成了很多市民的避暑首选。”
另外,从周借还量分布来看,全年有54.5%的借还量来自周末,其中周日最多。每天有两个借还高峰时段,分别是9点至11点和13点至17点,全年67.2%的借还量产生于这两个时段。据统计,2017年读者平均外借图书38册,相较2016年增加2册,半数以上读者外借超过12册,最多的一位读者外借图书501册。
对比近几年数据,图书借阅量在2015年达到高峰,近两年借还册次有所减少,总体平稳在180万册次以上。北仑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图书阅读方式的增加,使馆内纸质书借阅减少,这些方式包括电子书和手机阅读、读者自己购买图书等。
对此,北仑图书馆依托“宁波网络图书馆”“浙江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并推出来自中国知网、方正、读秀、万方等资源厂商的图书、期刊、报纸和视听等数字资源。配备电子读报机、电子书借阅机、盲文点显器等设备,为读者打造一站式阅读平台,满足读者对数字阅读的迫切需求。
同时,区图书馆对区内家谱、古籍等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目前资源量已达2TB。还新建“连环画馆藏书目库”,数据量达到9000余条。为更好服务视障读者,“悦读与倾听”数据库收录音频达到132件,2017年点击量超过1.9万人次。读者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享受查询、续借、转借、悦买悦享等,实现一站式服务。
读书主题活动多
全民阅读成果丰硕
去年,区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吸引市民对传统书籍的热爱。“比如阅读马拉松,在6个小时内完成一本指定图书的阅读,市民从数字化阅读转化为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感受书香之美。”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统计,去年,区图书馆共开展全民阅读活动500余场次,包括九峰讲坛23期、仑图展览30期、公益培训46期、悦读伴你成长51期、其他品牌活动42期以及基层活动300场。
去年我区全民阅读成果丰硕。值得一提的是,梅山街道江梅社区喜获“2017书香社区”称号,大碶街道获省首届“书香城镇”称号,“悦读伴你成长”获得省图书馆学会2017年优秀图书馆服务品牌综合奖,4个社区获评市“亲子阅读体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