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MB1593493A/2018-28130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成文日期 | 2018-03-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工业 |
索引号 | 11330206MB1593493A/2018-28130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成文日期 | 2018-03-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工业 |
2017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各项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促进工业经济、信息产业、节能降耗、服务业促进、工业技改投资、园区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现将全年各项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运行。2017年市对区下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为8%,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为7.5%。1-10月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87.3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13.1亿元,同比增长11.1%,超过全年目标3.1个百分点,并始终保持全市各区县(市)第一。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7.5%,完成全年目标。
(二)服务业发展。年初,市对区下达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目标为9.5%、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5%、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3.1%。1-9月服务业增加值291.25亿元,同比增长9.4%,与市对区考核任务相差0.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9.7%,与市对区考核任务相差3.4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高于市对区考核任务6.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基本完成市对区考核任务。
(三)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目标为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8.77%,地区能耗总量控制要求在2015年的基础上累计增长不超过3.4%。1-9月,全区单位GDP能耗初步统计同比降低3.4%。全区近600家规上企业消耗各类能源累计折合标煤494.07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3%。预计四季度规上工业能耗、增加值增速较为平稳,全区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可能在3.6%左右,综合能耗总量增幅在3.5%左右。
(四)工业投资。2017年市对区的工业投资指标为年增长9%,工业投资294亿元。今年1-10月,北仑区本级完成工业投资225.52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全年完成市对区考核指标;市对区的技改投资考核目标为40个技改项目完成19亿元,截止9月底,该项指标已完成2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考核指标。
二、2017年重点工作
(一)创新实干,推进“中国制造2025”建设面上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全力以赴推进“中国制造2025”建设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为保障“中国制造2025”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结合北仑实际情况,制定《北仑区关于落实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成立我区“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加强考核督促,制定《北仑区关于落实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2017年工作主要任务分解》,明确区级各部门的年度任务目标,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工作作为全区中心工作列入目标管理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和街道推进落实试点示范建设工作。二是加强政策解读辅导。研究制定我区“中国制造2025”配套政策,并自5月以来多次邀请市经信委相关领导、宁波海关专家、宁波市经信委宣讲团向区属工业部门、街道工业领域负责人及重点企业负责人解读市级政策;同时,联合区内主要街道组织召开“中国制造2025”巡讲活动,向辖区内企业负责人专题介绍“中国制造2025”工业投资、技改等普惠性政策以及小微企业双创政策等。截止目前,共召开宣讲会近10场,惠及400多家工业企业。三是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服务。今年以来,我局大力开展“大脚板走企业、小分队破难题”专项行动,建立“一位局领导—一个责任科室—一个小分队—对应若干家规上企业”的工作机制,全局成立七个小分队,由各局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调研走访。截至10月底,累计走访企业超过200家,发放“中国制造2025”口袋书超过1000册。通过前期的宣传发动和调研走访,区内企业对“中国制造2025”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智能改造、技改投入等积极性高涨,企业申报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工业投资项目75项,区级技改专项政策170多项。
(二)提质增效,全力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抓创新与促提升相结合、强服务与促投资相结合,在去年下半年基数高企的不利条件下,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一是培育内生动力,推动创新型经济加速发展。1-9月(10月数据未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7.82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区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1%;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10.74亿元,同比增长16.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全区共申请专利3363件,获得授权专利2185、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95件,5家企业入围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百强。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3511”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宁波市印发的“3511”产业体系统计口径,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心,我区加强对绿色石化、汽车制造、高端金属、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服务,推动各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协调发展。1-10月,我区绿色石化实现产值588.5亿元,同比增长20.2%;汽车制造实现产值532.7亿元,同比增速为17.7%,成为规模仅次于绿色石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高端金属实现产值205.9亿元,同比增长38.6%;高端装备实现产值122.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实现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32.4%,关键基础件实现产值55.8亿元,同比增长18.9%。三是完善服务机制,推动大中小企业均衡发展。完善区级部门与各街道协同服务机制,加强对入选市级千亿级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的跟踪服务,1-10月,我区市级千亿级培育企业吉利汽车实现产值416.8亿元,同比增长15.3%;17家市级行业骨干企业实现产值305.5亿元,同比增长22.4%;14家市级高成长企业实现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37%。除产值占比72%的35家企业保持20.5%增速外,中小企业也实现19%的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7.3个百分点,形成大中小企业同步增长、全面开花的局面。
(三)重点明确,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加强企业培育发展。组织企业申报宁波市企业梯队培育政策,启动北仑区新一轮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申报各类奖项。目前,吉利汽车入围千亿级龙头企业、海天塑机等17家企业入围行业骨干企业、旭升汽车技术等14家企业入围市级高成长企业、微科光电等23家企业获评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继峰汽车、凯耀电器、敏实技研3家企业成功获评2017年度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美乐雅荧光科技和隆源精密入选宁波市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培育梯队。吉利罗佑、东方电缆、拓普等8家企业正在申报宁波市优秀工业新产品,安信数控、弘讯科技等5家企业正在申报重点装备首台(套)产品。二是加强企业智能化改造水平。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市、区级工程服务公司,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商队伍,截止目前已有9家企业入选市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5家企业获评区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完成北仑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情况普查工作,截止目前累计普查问卷357分,有意向进行智能化改造企业101家。组织陪同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下企业进行调研诊断,实地走访了13家企业,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智力支撑以及工作咨询,帮助企业加快实施智能改造步伐。三是加快推进传统园区及企业转型。制定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以创新用地方式、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园区改造提升和促进低效产能退出为主要途径,加快推动我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研究提出土地分割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企业改造提高容积率、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等9项政策措施。结合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组织街道排查辖区内涉及无证无照、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和无安全保障的“低小散”四无企(作坊),开展联合执法,目前已完成全部50家企业(作坊)的整治。
(四)深度谋划,加快推进发展平台建设
一是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打造区域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特色平台,推荐数字科技园、北仑模具园区、天使空间、智能装备研发园、北仑集运基地等5家单位申报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搭建和完善会展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引导优质小微企业参加第21届宁波国际服装节、2017年度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博览会等。组织小微企业通过专题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今年累计培训企业管理人员200多人次,支持26家(次)企业开展管理咨询提升和内部员工培训,预计全年小升规企业30家以上。二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及智慧城市工作。依托区信息化促进会等专业平台,通过专家进企业、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今年,东方电缆的支持网络协同化的线缆智能制造应用项目列入2017年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宁波钢铁列入2017年度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同时,牵头编制我区智慧城市、青峙化工园区智能化提升改造、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部署、推进企业上云工作,推荐海天智造、贝发等6家企业为上云试点企业,推荐海天塑机、腾龙集团等4家企业申报浙江省第一批上云标杆企业,加快推进我区智慧城市建设。三是推进服务业重点平台向新发展。今年新出台基地楼宇扶持政策,扩大扶持的范围,加强扶持力度,并召集楼宇开发商进行政策解读,方便企业办理享受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富邦、银泰以及博地影秀城三大综合体突出各自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局面。目前富邦主推青少年培训基地,区青少年宫已完成入驻;银泰以大型生活配套为主,一期运营正常,二期招商超过90%,开业率75%;博地影秀城以文化、影视、演艺、旅游、商务为特色,多项业态为首次入驻宁波乃至浙江,目前运营良好。
(五)节能减排,加快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行业整治。区化工制造业改造提升列入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完成《北仑区化工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初稿。组织各街道对钢铁和水泥行业企业及铸铁、铸钢企业进行检查,落实上级去产能工作要求。完成31家铸铁、铸钢企业书面承诺书的签订,防止区外落后产能向我区转移。联合环保、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1家地条钢企业。继续对17家低效或存在落后设备的铸造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倒逼企业转型。调研铸造企业再提升方案,初拟企业整治入园条件。二是加快落后设备淘汰工作。重点淘汰高污染小锅炉、铸造中频电炉和纺织设备。组织有关部门对区内剩余高污染小锅炉企业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对已经完成淘汰的企业进行验收。目前,已经完成小锅炉淘汰4台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列入年度淘汰计划的维科棉纺织等4家企业170台(套)纺织设备和铸造中频电炉的淘汰。启动空压机进行能效检测的专项行动,对25家企业的189台空压机进行了能效检测,促进企业淘汰更新旧设备。三是加快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作。起草《关于印发北仑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改造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步骤,组织各街道对辖区园区内工业企业和农村分散工业企业污水管网覆盖和雨污分流的情况进行调查,初步掌握区工业截污和雨污分流的现状。与区城管局、环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工业企业雨污分流自查及申办排水许可证的通知》,组织各街道开展企业排水许可申领工作,通过推进申办排水许可证倒逼企业实施雨污分流。目前已有33家企业投入827万元实施了雨、污水管网的改造,近400家工业企业达到了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的相关要求。
(六)多措并举,加大精准服务企业力度
一是帮助企业项目申报。做好市级工业投资及技改项目申报、纳库工作,预计补助资金达到4亿元;做好区级技改补助审核工作,审核完成2016年企业技改设备投入项目179个,实际补助企业149家,累计补助资金3193.7万元;兑现上年度节能相关资金合计1373.21万元;组织企业申报2016年度区级信息经济发展政策扶持项目,24家企业获得扶持资金627.75万元;发放城区高端商务基地补助资金178万元。二是协调推进企业减负。发挥好区减负办职责,协调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对小微企业土地登记费、房屋登记费、住房交易费等4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免征,并扎实推进小微企业税务减免相关工作。认真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政策受益面实现100%,减免总额度超过1.36亿元。落实2016年度区级稳增促调专项资金,累计共兑现1.29亿元,惠及企业4002家(次)。三是加强政策调研。编制印发《北仑区关于落实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北仑区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北仑支行、区金融办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北仑区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核心示范区专项行动方案》。配合开发区管委会起草《北仑区低效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若干意见》。根据区人大、区政协提案主办件,开展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老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推动中小企业做精做强等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