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266/2018-28322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18-03-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索引号 113302060029551266/2018-28322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18-03-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2017年北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北仑区统计局

2018年3月


201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有关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年全区经济运行稳健,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效益质量持续改善,发展水平继续领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北仑区综合

初步统计,2017年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05.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9.67亿元,增长10.6%,其中,工业增加值791.78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7.70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6︰59.7︰39.7。按户籍人口计算,2017年北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367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0902美元)。

区域内,北仑本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6.96亿元,增长9.3%,分产业看,一产增加值8.10亿元,增长2.1%,二产增加值610.02亿元,增长9.5%,其中,工业增加值574.75亿元,增速达10.7%,三产增加值398.84亿元,增长9.0%;大榭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64亿元,增长13.2%;宁波保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87亿元,增长10.7%。

北仑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8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59亿元,增长16.7%。6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利税总额469.57亿元,增长40.4%;利润总额347.00亿元,增长50.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73亿元,比上年下降0.7%;88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54.61亿元,增长3.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06.49亿元,增长23.8%,其中,出口1067.47亿元,增长13.5%,进口1339.02亿元,增长33.5%;合同利用外资16.16亿美元,下降32.4%,实际利用外资11.79亿美元,下降17.0%。

北仑本级经济与社会发展

一、财政、就业、物价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北仑本级实现财政总收入2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增速均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国内增值税、营改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共计入库112.63亿元,增长18.9%,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3%。全年北仑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在科技创新、民生服务、城市品质等领域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北仑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节能环保、科学技术、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0.8倍、2.6%、32.0%、12.9%、11.4%、6.2%和2.3%。

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举行大型招聘会277场,组织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专场25场,提供就业岗位103764个;新建校地人才合作培养基地8个,促成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基地21个,新建大学生实习基地26家;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鼓励创业者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城镇净增就业岗位13350个。广开就业门路,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69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27人,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200个。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8%,比上年上涨1.8%,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平”格局:居住类上涨4.6%,医疗保健类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分别上涨1.0%、0.7%、0.3%和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平。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7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9.52亿元,增长2.1%;林业0.21亿元,增长4.6%;牧业0.45亿元,增长27.6%;渔业0.31亿元,下降20.5%;农林牧渔服务业0.51亿元,增长5.9%。2017年底,全区有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13家,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25家,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注册家庭农场60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9家。

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深化。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面的方式,以项目带动,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明确小港西片区、大碶九峰片区、柴桥梅保连沿线、春晓片区、郭巨紫薇岙片区、白峰上阳片区等为美丽乡村重点建设区块。全年启动培育市级合格村17个,示范村3个,风景线1条,示范街道1个。

三、工业、建筑业

规上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17年,北仑本级6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4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轻工业产值526.98亿元,增长12.3%,重工业产值2319.21亿元,增长20.3%,轻重工业比例为1︰4.40;实现销售产值280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出口交货值4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产销率为98.38%。全年,规上工业中临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拉动本级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4个百分点,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4.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17年,北仑本级产值超亿元企业223家,超十亿元企业41家,超百亿元企业6家。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较好,2017年,北仑本级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237.00亿元、261.87亿元和147.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6.2%和13.9%,增速分别比本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5.1、5.1和2.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创新活力有所增强,全年,北仑本级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6.20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实现新产品产值885.34亿元,增长9.8%,新产品产值率达31.1%。

工业企业效益良好。2017年,北仑本级规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9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利润总额209.91亿元,增长26.7%,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全年,本级规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比上年减少38.6%;规上工业的31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大类实现盈利,过半行业大类的利润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建筑业发展平稳。2017年,北仑本级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1家,从业人员5.0万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1.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2.0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利润总额6.54亿元,比上年下降9.2%。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2017年,一项工程获得宁波市市政工程优质奖,四项工程获市建设工程结构优质奖,四项工程获评市标化工地,一项工程获评省标化工地。

四、国内贸易、旅游

国内贸易较快增长。2017年,北仑本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46.50亿元,增长16.3%;实现限上商品销售额33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全年立足大市场、大流通、大消费,商旅文体联动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商贸经济持续增长。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机遇,推动城市商圈升级,重点推进博地影秀城、银泰城、富邦世纪广场建设;深挖港城文化底蕴,以展促销,以销带展,商旅文体联动打造北仑特色会展品牌,成功举办北仑购物节、家电博览会等各类商贸展会10余次,其中,宁波(北仑)购物节实现销售额超4亿元,比上年增长11%;推动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的转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全区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零售网店约5600家,实现网络零售额1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北仑获评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试点区。

旅游业稳步发展。投资40亿元打造的总建面约45万平方米的主题性情感体验式综合体博地影秀城于2017年9月对外营业;位于春晓爬山岗区域,以方程式赛道为主要设施,集卡丁车等汽车游乐项目、汽车表演秀场、赛车俱乐部、汽车博览等商业和娱乐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项目宁波国际赛道于2017年10月对外营业,并成功举办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和国际汽联F4中国锦标赛。2017年底,全区共有9家星级饭店,9家花级酒店,2家星级餐馆,15家旅行社,4个工业旅游点,3个国家3A级以上景区,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3A级村庄景区2个,省2A级村庄景区2个,省A级村庄景区4个,省级旅游强镇2个,4个区级民宿集聚村。2017年,区旅游咨询分中心,戚家山宾馆、海港乐园、天港宾馆、北电宾馆和九峰山旅游咨询点均通过市旅游局复核;新建港口博物馆旅游咨询点通过市局验收;组织全区导游参加市“镇海杯”导游大赛获得个人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各一名、团体二等奖和最佳组织奖的好成绩;老板娘新光大酒店通过四星级饭店复评,北电宾馆通过三星级饭店复评,戚家山宾馆通过四星级饭店复核;九峰山旅游区和凤凰山海港乐园通过国家4A景区复核;九峰山旅游区志愿者服务站获评市文明委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大岙农庄、芳野瓜果和春晓九天岙休闲农庄获评省果蔬采摘基地;富邦世纪广场和丽盛玫瑰园均通过市专项旅游基地复核;柴桥河头村、春晓双狮社被命名为首批3A级村庄景区;梅山湾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全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32.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006.77万人次,增长16.4%;接待入境旅游者25.74万人次,增长6.2%。全区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7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9.07亿元,增长33.1%;国际旅游收入16379.33万美元,增长8.9%。

五、对外经济、招商引资

对外贸易明显提升。2017年,北仑本级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6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出口698.10亿元,增长8.3%,进口670.42亿元,增长29.5%。从企业主体看,生产企业强势支撑,外贸公司平稳发展,生产型企业出口407.41亿元,外贸流通企业出口290.6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7%和3.9%。从国别地区看,对前三大贸易伙伴出口较快增长,全年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分别为173.74亿元、151.80亿元和71.1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9%、6.9%和10.8%,合计占本级出口的比重达56.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成为亮点,全年实现出口177.09亿元,增长4.5%,占本级出口的比重保持在约25.4%左右。从出口产品来看,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主力军机电产品全年出口增速高达11.6%,高于北仑本级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占比达43.9%,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和文教体育用品出口分别增长17.6%和9.8%,比北仑本级平均增幅分别高9.3和1.5个百分点。

对外合作积极推进。2017年,北仑本级实现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3个,核准中方投资额4.55亿美元,实际中方投资额3.02亿美元,总量均领跑全市,核准中方投资额和实际中方投资额分别比上年下降23.3%和61.5%;实现外经营业额1.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服务外包执行总额3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3.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1%。

利用外资总量领先。2017年,北仑本级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4.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2亿美元,总量均居全市首位,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比上年下降18.1%和19.4%。全年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0家,增资54家,总投资4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5%,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新批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9家;注册资本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3家;合同外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0家。

国内招商引资有效推进。2017年,北仑本级完成国内招商引资实到资金1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完成55.80亿元,比上年小幅增长。成功组团参加深圳“宁波周”、宁波(北京)投资环境推介会、第三届世界浙商(广东)高峰论坛、宁波·上海资本与企业对接会、浙美交流大会、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宁波·广州投资合作洽谈会等省市重大活动,落实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13亿元。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能不断提升。2017年,北仑本级完成道路客运量4929.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64亿人次公里,其中,公交完成客运量4416.3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02亿人次公里;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日均进站客流量3万人次左右。全年,辖区运输企业完成货运量11052.10万吨,货物周转量716.15亿吨公里,其中,道路货运量6100万吨,货物周转量136.89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4952.10万吨,货物周转量579.26亿吨公里。2017年,新采购公交车辆105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95辆,调整公交线路8条。2017年底,公交营运车辆684辆,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563辆,清洁能源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377辆;公交线路达69条,公交线路长度1457.30 公里;公共自行车网点182个,公共自行车5135辆。拓展公路服务领域,于2017年7月25日起正式投用白峰、春晓、通途路等首批7个普通公路服务站;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实现对 66条线路、24个场站的集中化管理和全面数字化监管,强化了对车辆运营和驾驶员操作的动态管理。

邮电业平稳发展。2017年,全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实现邮政业务收入9609.17万元,比上年下降9.4%,邮政业业务总量14485.99万元,增长38.3%,报纸订销4022.02万份,增长10.8%;杂志订销65.12万份,下降21.1%;发送函件业务量85.79万件,下降18.7%。201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01万户,比上年减少5.3%;移动电话用户150.25万户,增长6.3%;各类互联网用户31.15万户,增长7.6%。

七、固定资产投资、开发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7年,北仑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二产投资249.06亿元,下降7.6%;三产投资389.17亿元,增长17.1%。从投资构成看,实现基础设施投资305.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0%,拉动本级投资增长15.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249.74亿元,下降7.4%;房地产开发投资54.45亿元,下降44.6%;民间投资179.17亿元,下降17.4%。从重点领域投资看,实现重大基础设施投资130.30亿元,增长19.2%;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投资9.68亿元,增长5.6%;重大产业项目投资298.75亿元,下降3.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4.24亿元,下降16.7%。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新增市政道路长度4.6公里,绿化面积23.6万平方米,新增桥梁9座,新增雨水管道9公里,提标改造7公里,新增污水管道21.3公里,新增公建类项目房屋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2017年底,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绿地率36.4%,绿化覆盖率39.9%。

2017年,顺利完成泰河中学迁建、灵山学校(初中部)扩建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援外大楼、云台山路(中河路-长江路)等工程,加快推进岷山中学、宝山路(新大路-灵江路)及配套高速公路匝道、停车场改扩建、泰山路(钱塘江路-九峰北路)轻轨南侧土地整理、北仑特殊学校、新碶高塘学校、铁路平改立新大路(近期规划329国道-金牌公路)、铁路平改立灵峰山路(钱塘江路-甬台温高速)、柴桥临港产业园横二路(纬中路-环区路)等重点工程项目。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加强项目谋划、引进和推进,强化统筹管理,以项目落地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年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09亿元。截止2017年底,吉利春晓整车扩建、海尔施药品生产、舟山大陆联网工程等14个项目开工,中青创文化广场、新华昌运集装箱生产迁建等22个项目建成,开工建成率稳步提升。充分发挥重点工程联谊会作用,构建政企有效沟通平台,谋划推进中石化算山成品油储备经营基地、台化PIA、中营风电旅游景区等重大前期项目。

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开发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方面,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国际贸易及物流产业快速发展,进口汽车、跨境电商、食品冷链等一批特色贸易平台逐步形成;金融创新产业蓬勃发展,蔷薇资本、华融资管、梅山(中国)保险养老社区联盟、诚通金融服务中心、美的金控等重大类金融项目纷纷落户;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壮大,吉利CMA智能制造项目年底前开工,中信重工智能机器人项目顺利落地;以康达医疗产业园为龙头的生命健康产业快速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河海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校地合作项目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上海海事大学校地合作稳步推进,宁波国际海洋新兴产业论坛成功举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有效推进;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培育,宁波国际赛道2017WTCC、中国航海日帆船邀请赛等重大赛事成功举办,滨海万人沙滩、梅山蓝色海湾基本建成,梅山一日游成功运营,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进展顺利。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呈现新面貌。穿山疏港高速连接线、盐田大道四期、梅山红桥等重点交通节点项目全面建成投用,高效便捷连接北仑、市区的交通网络形态初显;春晓市民广场开工建设,泰河中学、洋沙山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城市商业综合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龙湖、世茂、美的等高品质住宅小区人口进一步集聚;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三改一拆”、“剿灭劣V类水”、“美丽乡村”等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2017年末,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9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余额比年初增加17.95亿元,在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440.44亿元,增长3.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91.61亿元,增长1.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30.59亿元,增长12.8%,余额比年初增加128.50亿元,在境内贷款中,住户贷款余额344.28亿元,增长30.0%;单位(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84.31亿元,增长6.4%,其中,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312.61亿元,下降10.5%。

保险市场较快发展。2017年,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81亿元,增长15.0%;人身险保费收入8.73亿元,增长13.2%。全年保险公司赔付支出6.30亿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4.74亿元,增长5.0%;人身险赔付支出1.56亿元,下降27.6%。

九、教育、科技、人才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全区现有小学20所(含外来工子女学校2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区教育“三中心”1 所,成人学校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幼儿园86所,在校中小学校生53208人,在园幼儿21088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成为中国教科院全国首批新样态学校联盟实验区,32所学校、幼儿园成为中国教科院全国首批新样态学校联盟实验学校。率先在全市全面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分类走班教学,4所学校经验在全市推广。区域推进分层走班课程改革经验在全省大会上作介绍。开展骨干教师考核活动,修订教育系统人才政策,评选区级名教师30名,新入选宁波市名教师6名,3名青年教师获评省教坛新秀。组织中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其中,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三等奖共5个;在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三等奖共3个;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3金3银。首届新高考,北仑区一段上线人数432人,一段上线比上年增加31人,一段率29.5%。

科技进步水平加快提升。2017年,北仑本级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数达164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位居全市第一;新获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0多项;新创建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6家、市级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14家;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2项,技术合同交易71份,技术交易总额达7.44亿元; 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市级一等奖2项);全面启动模具行业知识产权创新基地专利“导航”工程,专利申请量4832件,专利授权量2849件,其中发明专利483件;区域创新平台有效搭建,成功促成中科院大学环保技术联盟秘书处、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宁波北仑微电子应用研究院、宁波国际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仑人工智能技术中心、中英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等重大平台落户北仑;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贺泓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槐应研究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区域众创生态体系逐步完善,数字科技园众创空间连续2年获得全省优秀。截止2017年底,累计向区内19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科技金融贷款5250万元,发放专利质押贷款1亿元,帮助区内创业企业获得各类融资7000多万元。2017年底,北仑本级累计拥有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30个,市知名商标57个;拥有省名牌41个,市名牌36个。

人才特区建设成效突出。全年,全区新增各类人才2.2万人,人才总量达24.6万人,其中正高级专家和市“”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188名。依托全国首个“国家引智示范区”建设平台,强化海外引智资源供给,引进海外专家550人次。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家,新建研究生工作站10家,落户高层次人才项目8个,团队入选2017年宁波市“计划”团队C类,王书崎获评“计划”创业个人。

十、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大碶街道荣获首届省“书香城镇”称号;梅山街道江梅社区获评全国“2017书香社区”;瑞庐获评省级文保单位,新核定区级文物保护点9处,新征集和接收珍贵文物60余件;区葛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中国美术家协会漆艺委北仑创作中心落户;成功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北仑“漆艺”入围2017年省文化创新团队;举办《航路致远——纪念顾宗瑞创办家族航运企业100周年》、《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览和第二届“中国港口:历史、文化遗产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宁波首台航海文化城市主题秀《甬秀-港通天下》对外公演,塑造宁波港口文化形象;梅山舞狮代表宁波参加韩国耽罗文化节。两岸文化交流更加紧密,引进《滴水观海——台湾海洋画会作品展》和台湾名家沈以正《绘画作品展》等展览。歌曲《花港》在特色小镇题材音乐新作展演活动暨省第十五届音乐新作演唱大赛中荣获银奖;多幅作品入选“剿灭劣V类水”省美术作品展;文创产品《海上丝路之大航海游戏棋》荣获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十佳;《坚定的木刻战士——版画家邵克萍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荣获第十一届省陈列展览精品奖等。组织开展首届“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第八届未成年人读书节、区企业文化月、区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团队才艺大比拼、区第十一届“金莺”歌手大赛、海享大舞台、“丝路回响”十九大文艺巡演等区域特色文化活动,图书馆借还图书近156万册次,接待到馆读者近100万人次,港口博物馆接待观众56多万人次,接待重要团队近190批次,全年放映农村电影900场,送戏435场,海享舞台演出345场,开心书场演出120场,“快乐戏台”及天然舞台演出21场,举办“九峰讲坛”公益讲座120场,港口博物馆临时展览12期,“港博讲坛”13期,博物馆青少年体验活动80期。

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F4中国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高端赛车比赛;引进2017-2018赛季CBA八一男篮北仑主场,承办TRC全国电竞新锐争霸赛、2017全国业余象棋棋王赛宁波赛区北仑站、2017赛季城市围棋联赛宁波主场赛等各类有影响力的赛事;举办慢投垒球邀请赛、甬台木球锦标赛、“秀美浃江”龙舟赛等海峡两岸赛事,“秀美浃江”龙舟赛被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报道,并被国务院网站转载宣传。创建省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俱乐部)2个、省级小康体育提升工程11个、省级幼儿体育示范幼儿园1个、省“四提升四覆盖”街道工程2个。组织参加市级青少年比赛10项,共获得34块金牌,全市排名第4位,北仑籍选手泮佑琦获2017年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三级跳远第四名,获亚洲少年田径锦标赛三级跳远金牌、跳远银牌。

卫计事业持续发展。2017年末,全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8家,包括公共卫生机构5家,公立医疗机构62家,民营医疗机构241家(其中10家歇业);床位数2525张,卫生技术人员43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43人,注册护士1711人;社会办医疗机构核定床位821张,占全区核定总床位数的37.52%。全年,全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723.33万人次,出院76088人次。2017年,浙大一院累计向北仑区派遣专家157人,其中常驻专家32人;区中医院与上海市中医院、区二院与上海中山医院、小港医院与李惠利医院等合作项目不断深化;新增人民医院—霞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院—白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项医联体合作项目;全面执行药品采购“二票制”,通过省、市集中采购平台购销药品4.77亿元,减少群众药费负担约2.5亿元;全面拓展家庭医生签约内涵,累计签约61824人次,其中重点人群签约58916人,共提供家庭医生出诊服务1.3万人次;新增各级卫生科研立项3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2项;获得省医药卫生科技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区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实用专利11项;基本公共卫生投入经费达3546万元,免费服务项目覆盖全区常住人口;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25725人次,农村孕产妇住院补助1065人次,免费婚检2238人次,免费孕前优生检查2556人次,新生儿筛查6994人次,艾滋病免费检测92335例;累计建立、管理电子健康档案545334份;实施各类预防接种35万针次;区120急救中心累计出车1.09万车次;“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

户籍人口中二孩出生人口1627人;新增4130名奖励扶助对象,共发放奖扶金3549.7万元,受益人数达2.5万余人;切实发挥独生子女家庭关怀基金作用,向312户家庭发放关怀基金181.08万元;医疗卫生工作群众满意度82.41分,较上年增加0.71分。

 

十一、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平安建设

 

园区循环化改造有力推进。继续推进在建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项目的实施和建成项目的会计师审计工作;大力推进以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组织各街道对辖区园区内工业企业和农村分散工业企业污水管网覆盖和雨污分流的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区工业截污和雨污分流的现状, 与区城管局、环保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工业企业雨污分流自查及申办排水许可证的通知》,组织各街道开展企业排水许可申领工作,通过推进申办排水许可证倒逼企业实施雨污分流;推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和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核查,获得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开放全省首个环保主题生态文明教育馆;全面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重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后全区生态红线面积达28.9平方公里,主要范围为新路岙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瑞岩寺森林公园; 全年立案处罚案件83件,罚款金额569.87万元,查封扣押64家,行政拘留2人,刑事拘留3人;全区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比例分别达11.3%、4.9%、11.2%和14.2%;全面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完成82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及109个入海排放口整治;全面启动并完成首批42家企业国家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推进新周污水处理厂和岩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岩东污水处理厂出水已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北仑电厂、台塑热电厂共计10台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开发区热电和亚浆自备电厂改造基本完成;57家企业完成有机废气整治;投资530万元的城东和青峙VOCs自动站更新已正式运行,安排台塑、青峙园区企业安装VOCs在线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车,明确4个固定检测路段和6条不定点的遥感监测道路,全年累计检测机动车15323辆;推进全区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取缔非法加油站点21处;执收排污权有偿使用费10337.68万元,比上年增长75.4%;年底,已在新碶、大碶、小港、戚家山和霞浦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共推行的居民分类家庭47306户,机关企事业单位163家,中小学及幼儿园19所,城区家庭分类收集覆盖率为76.9%,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分类收集覆盖率均已达到100%。全年,北仑区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5天,有效监测天数359天,其中,优95天,良225天,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9.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为3.0%。

 

平安建设成效显著。2017年,刑事案件发案数比上年下降17.5%;各类安全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7.3%和19.2%。2017年底,北仑本级10个街道全部成功创建市级平安街道;各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均已建成;在基层村社区整合调整建立管理网格620个、组建服务团队1865个、落实专兼职网格员2976人,走访群众2.27万户,收集各类信息90万条,报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事件7万余起;圆满完成各级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维稳工作任务;积极开展重大决策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全年共开展各类项目评估98件,确保了矛盾的源头预防;全力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2017年底,北仑本级已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完成市级乡镇(街道)食品安全达标创建暨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创建9个;累计拥有省市级餐饮示范街4条,市级特色餐饮示范街1条,省市级餐饮示范单位12家,省市级示范学校食堂26家,市级示范早餐店23家,市级示范职工食堂9家;建成“阳光厨房”277家,开放农贸市场农产品免费快检室9家,9家校园食杂店100%实现品牌化经营;完成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7家,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246家,完成率均为100%。全年完成食品定量检测3200批次,合格率96.4%,食品快检12638批次,合格率99.3%,药品抽检277批次,合格率94.8%,药品快检560批次,发现可疑药品5批次。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2017年末,北仑区(包括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户籍人口)总户数164811户,总人口414169人,男女性别比例95.61:100。2017年末,北仑本级(户籍人口)总户数154403户,总人口386805人,男女性别比例95.92:100,其中,非农人口238737人。2017年,北仑本级迁入人口中,省内迁入1671人,省外迁入9402人;迁出人口中,迁往省内566人,迁往省外935人。全年,北仑本级人口出生4316人,人口出生率11.31‰;人口死亡2346人,人口死亡率6.15‰,人口自然增长率5.16‰。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7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55元,比上年增长8.0%,从收入来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36025元,增长7.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1.0%,人均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8388元、3582元和276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1%、4.5%和14.4%。全年人均消费支出28963元,比上年增长15.2%。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认真做好社保各类业务工作,本地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新增5154人,本地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95.7%。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5251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8316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5825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08967人,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300人。

 

最低生活保障全面覆盖。177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5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24人。农村五保190人,城镇三无40人,农村五保和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全年享受医疗救助42573人次。二低(低保、低收入)家庭大学(专)生及区外高中生教育救助71人。拥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社会福利院)20家,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社会福利院)床位数3461张。社区服务设施数52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 %。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

 

2、北仑区统计口径为北仑区本级(原称北仑新区)、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除特别说明外,本公报除北仑区综合部分是北仑区口径,其余数据均为北仑本级口径;

 

3、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4、根据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从2015年起,公布的GDP数据中,第一产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上述三个行业归入第三产业;

 

5、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