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5X9/2018-27880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霞浦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18-11-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索引号 1133020600295705X9/2018-27880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霞浦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18-11-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北仑区霞浦街道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霞浦街道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四个最前列”的使命担当,紧紧围绕开放创新、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生态优化、民生幸福重点核心工作,以打造张人亚红色文化品牌、黄色社会治理、蓝色临港经济、绿色交通出行四张名片为抓手,勇立潮头、勇争一流,加快推进“和美霞浦”建设。

一、今年总体工作情况

(一)强化赶超勇气,以实干之心答好“发展卷”

前三季度街道经济整体情况相对平稳。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89.2亿元,增长14.76%,在全区街道中列居第二,今年预计首次突破600亿元,完成综合税收5.16亿元,有效投资12.9亿元。经济运行呈现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临港重工业提质增量。1-9月,区域内7家规上临港大企业完成产值453亿元,增长14.57%,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92.6%,完成利润33.67亿元,增长57.75%,临港重工业的良好势头除受大宗物资及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的客观因素外,还得益于近几年企业环保、技改投入后的效益显现。依托临港产业既有大企业和协和地块新项目,借力信润石化、雪佛龙等项目的保障落地,推动霞浦新重工产业带发展。二是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随着新落户企业全面发力和传统企业稳步发展,霞浦街道已逐步形成了机械设备制造、汽配、婴童用品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其中,以力劲、德马格、毅文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企业,产值均在亿元以上,税收千万以上;以宏协、塔奥地通、泰鸿机电、遵航汽配为代表的专业汽配企业,成为霞浦本级规上工业的经济的主要支撑点,39家规上企业中四分之一为汽配企业,并创造了三分之一规上工业产值;同时,在多年的经营下,霞浦本地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婴童用品企业,如爱乐宝、家中宝贝、佳顺车业、精英车业等,经营范围包括婴幼儿用品以及童车,成为本地又一特色产业。三是贸易便利化效应持续显现。2018年,园区积极实现二次创业发展。通过功能创新,加快由传统物流区向贸易集聚区转型,采购贸易额实现高速增长,从2013年的12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64亿美元,今年更是创历史新高,预计突破70亿美元大关。此外,实现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获评、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试验区(北仑核心区)政策落地、全市唯一一家海关出口监管仓库获批正式运营三个重大突破,截至10月底,海关出口监管仓库贸易额达7256万美元,其中入仓货物总值3664万美元,涉及出口经营单位1096家,申报出仓货物货值3592万美元。

(二)强化实干意识,以进取之心答好“开发卷”

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锐气,坚持“依法征地、以情拆迁、和谐发展”,以主动服务争取被拆迁户的理解,全力以赴推进开发建设。一是强力推进征地工作。今年,完成书院山下周项目征地6.339亩,杨木洋山24.891亩,带征20.1亩,山前村三产用地33.65亩。积极推进329国道封道涉及的陈华老菜场东地块及张人亚相关工程等项目政策处理工作。二是稳步推进拆迁工作。完成拆迁签约81份,面积1.8万平方米,拆迁补偿资金5400多万元。其中书院清零地块30份,住宅户8户,铁路平改立(329国道拓宽、云台山路)项目35份,住宅户27户,张人亚故居回购7户。完成书院山下周铁路平改立(329国道拓宽、云台山路)项目地块旧房拆除签约工作,目前正全面拆除旧房。积极推进拆迁地块场地整理工作,完成通山村场地整理1500平方米,书院清零地块场地整理1000平方米。推进教师楼剩余2幢1400平方米旧房拆除和渣土清运工作。三是有力推进管线协调工作。完成上傅铁塔借地施工,纬中路、临港一路30余亩污水管道和电力杆借用,林德气体、中石油等管道过境,泰山路南侧100米绿化带管线入地等项目的管线协调工作。另外,完成碧水云台河埠头栏杆建设工程,协调处理碧水云台安置房票尾房工作,初步完成芯光小镇、霞南村坟墓安置前期事宜。

(三)勇于攻坚克难,以担当之心答好“治理卷”

以“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为总抓手,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以“创新落实五大攻坚行动”和“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专项行动为载体,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全力推进“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通过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深入基层,四大类列出33个子项目,除新建小微园区(大港公司预计投入2亿元),预计投入资金5400余万元,今年年底前完成18个项目。推进新浦菜场软硬件改造,完成陈华浦菜场周边违建整治,消灭马路市场。基本完成“石灰岙片区老工业园区”企业截污纳管工作,落实“新建小微园区”一期53亩地。投资1700多万元实施换水泵站、沿河截污、水环境提升等30多个工程项目。投入1600多万元打造完成党章学堂、故居周边、衣冠冢、人亚路,东山路等“三点两线”工程。出台农村环境整治奖补政策,每年安排50万元,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出台“霞浦街道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奖补政策,每年安排500万元完善集体经济相应配套,今年各村投入项目20多个,完成投资520万元。二是持续深化社会环境治理。结合治危拆违行动,强势推进新增违建管控,制止抢建行为30余起,形成了强有力的打击态势,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7.2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88.32%。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重点,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处理省环保督查件4起,区转环保督查普通件30余件,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推进环保事业发展,坚持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环保督政问企”等活动,强化企业环保目标责任。

(四)坚守民本情怀,以公仆之心答好“民生卷”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主动谋事,主动作为,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围绕当前霞浦区域存在的基础设施缺乏、交通道路不畅、人居环境混乱等突出问题,投入落实81项实事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物流园区浦堰路维修工程、陈华浦西区排水管改造工程等79个项目。加快推进霞浦学校和九峰小学改扩建项目,霞浦敬老院作为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即将开工。二是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以周大姐工作室、爱心食堂为载体,以“博爱家园”“微光”计生特殊家庭自助助人团队培育等项目为引领,开展特殊人群、家庭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组织开展文化汇演、电影放映等240余场次。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认真做好教育、医疗、计生、养老、就业、社保、文化等工作,倒逼社会服务水平提升,提高群众和企业的改革获得感。今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05万元,受益7000余人,完成城乡基本医保参保6800人,土保转社保7人,组织劳动力招聘会4场,新增就业岗位995个,实现再就业291人。三是努力破解交通拥堵现状。建立“街、村、企”互动机制,协同公安、交警、城管齐抓共管。针对泰山路陈华立交桥朱塘匝道附近交通安全隐患问题,从加强交通疏导和行政执法力度入手,安装车辆违停抓拍系统,加大对集卡车、大型运输车等长期乱停乱放、违章占道的查处力度。通过匝道临时改双向通行、新增道口等多种举措,缓解329国道霞浦段车流量大、早高峰段通行性差的问题。创新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成立园区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坚持疏堵结合,落实海穆南侧23亩土地,增设集中生活服务区和停车缓冲区,努力缓解园区交通拥堵问题。

(五)坚定和谐大局,以为民之心答好“稳定卷”

以勇夺省“平安金鼎”为目标,妥善化解、管控各类风险隐患、矛盾纠纷,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基本实现社会稳定。一是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组建夜巡队、护村队23支,发动党员干部、楼道长、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充实巡访力量,加强对外来人口集聚区、地铁站等重点区域的巡防,织牢织密社会基层治理大网络。以太平洋花园和天兴嘉园作为“群租群居”整治重点,完成基础性排查4700余户,整改非法出租104户。以华太家园和太河公寓为试点,开展小区车库非法改造出租整治,排查车库500余间,发放整改通知书46份,实施停水停电28家,6家完成整改验收。二是深化“四个平台”建设。探索创新,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着力完善基层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组织网格长开展各类专项排查行动1000余次,化解矛盾隐患问题20余个。积极发挥“E宁波”平台和指挥中心微信平台作用,今年来,累计完成事件处置15000多件,办结率100%,落实投诉件处置267件,完成走访24000多次,巡查近30万次,走访率100%。在全市全区网格工作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三是力保辖区安全稳定。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完成油气管道上方违法占压整治6处,非法加油站整治24处。开展“铸安一、二、三号专项执法行动”“中秋国庆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工作”等专项行动,督促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签订责任书700多份。工贸领域,组织600余人次集中开展8次检查,检查企业200余家,发现并治理隐患860余条,发放整改指令书13份。

(六)强化党建引领,以敬畏之心答好“政治卷”

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夯实党建基础,筑牢初心使命,努力把霞浦打造成有信仰、有温度、有力量的“红色家园”。一是打造张人亚红色品牌升级版。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坚定宗旨信仰,弘扬奋斗精神”的批示精神,寻访“初心印记”、朗读“初心手书”、聆听“初心往事”、回顾“初心誓言”、撰写“初心征文”,动员党员群众汲取红色力量,强化初心使命教育。成功举办张人亚诞辰120周年铜像落成仪式和宁波市党员教育“初心之旅”行动启动仪式,广播剧《守护者》得到王沪宁、黄坤明等中央领导的批示。张人亚党章学堂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1008批次,2.7万人次参观学习。二是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完善机关、村、社区、两新等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标准,采取定性和定量方式明确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星级评定依据,提升支部对标检查水平。实施支部亮显工程,深入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30条,通过阵地亮标识、党员亮身份、岗位亮职责、党建亮绩效,让“初心”意识、“榜样”作用化为一言一行,真正让党员亮在岗位上,党旗飘在事业上。三是推动群团共建一体化。以党建带群建抓社建为主题,将群团改革发展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加强群团标准化建设,打造新浦片区党群示范“样板田”。创新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治理四平台“一中心四平台”互联互动互补机制,以“绿手环”“集卡司机红色加油站”等党建品牌为示范,扩大功能型党支部、特色行动党支部组建力度,将政府无法解决、市场不愿解决、群众呼声强烈的服务需求打包,以社会组织项目化运作的形式,提升社会问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强化作风纪律,以律己之心答好“勤廉卷”

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优化净化政治生态,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区、街道(部门)、村(社区)“三级联动”责任落实体系。通过“廉政画像”、素质提升学习班等精品工程,深化廉政警示教育,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精准用好问责利器,对管党治党失职失责问题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今年,在查办3起问题线索的同时,启动“一案双查”机制,对2名责任人员管理不力,提出处置意见,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落实。二是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把纪律和规矩牢牢挺在前面,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收集的问题线索科学研判处置,深入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今年,共受理各类纪检信访举报件5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8件(次),给予党纪处分3人(次),给予组织处理8人(次)。重点查处了陈华浦菜场和凤凰菜场3名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三是强化编外人员作风建设。为加强街道编外人员教育管理,确保纪律作风建设无“盲区”,研究出台编外用工违反作风效能问责办法,明确编外人员行为规范“纪律红线”,严格落实编外用工退出机制。组织开展“讲规矩 知敬畏 守底线”全体编外人员专题廉政教育会议,发放《霞浦街道廉政纪律手册》500余册及“廉政书签”300余份,受教育人员达250余人。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治理,加大作风整顿力度。全年,共开展大规模专项检查22次,出动人员65人次,检查单位42家次,发现问题6起,处理编外人员6名,下发通报4期。

二、2019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山水为骨、物流为脉、红人为魂”为蓝图,围绕打造“一流霞浦”的总体目标,发挥在区位、港口和产业的独特优势,拉高标杆,补足短板,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围绕“实力更强”,量质并举抓经济

一是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积极推进安集电子、弘硕等芯港小镇配套项目以及敏达、科斯顿等高端制造项目的前期配套服务工作,促进项目早日开工投产,打造集临港产业、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在现有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积极推动无土招商,发挥特色监管场所及贸易便利化平台优势,与口岸部门联动开展招商工作,吸引产业集聚,争取引进相关贸易企业和港航服务企业,同时引导物流企业引入贸易公司注册,强化税收考核力度。二是加强精准服务力度。制定梯度培训计划,重点培育总部型实体企业,宏协、力劲已成功进入上市企业阶段,力争三年内2-3家企业上市实现霞浦本土上市企业零的突破;重点跟踪德马格、毅文机械等增长快速、市场潜力大、管理科学的企业,在土地、政策方面予以倾斜。结合“两整两提”小微企业整合的工作要求,把300亩的大港工业厂房作为小微企业园区重点打造,其中的50亩作为一期,建设统一的标准厂房,在安全环保、亩均税收、产业导向方面提前介入,对企业进行严格把关。抓好赛力工业园向赛力智创园的转型提升,在园区内培育孵化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发展作为临港工业配套的生产型服务业。三是强化园区载体支撑。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以园区特有的创新平台为载体,对标五大攻坚行动计划,抢抓宁波“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机遇,努力建成适宜港区发展的功能贸易区和物流配套区。借2019年物流园区成立十周年的契机,加大口岸功能叠加,以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试验区(北仑核心区)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造贸易便利化高地。依托宁波市首家出口配送型出口监管仓功能优势,推进B2B跨境电商集聚区建设。拓展进口冷链物流贸易产业,继续巩固和发挥园区太古、兴港两大龙头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市场容量优势,全力建成北仑区的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区和贸易产品集散地。

(二)围绕“方向更明”,一以贯之推整治

以“明年大变样”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计划投入近500万元完成新浦菜场提升和东侧小商品市场改造,达到省“放心菜场”三星创建标准;投入近500万元完成石灰岙公共环境整治和配套工程建设,企业规范提升;投入180万元完成清淤工程和水环境整治;投入500万元解决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及2000年以后拆迁安置型小区问题,提升居住环境;投入475万元解决老城区停车问题;投入320万元完成张人亚故居修缮。

(三)围绕“满意更多”,全力以赴惠民生

加码基础设施建设,落实2019年度重点实事工程。有效整合园区企业堆场,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深化平安直通车、基层平安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最大限度发挥“三中心四平台一张网”的统筹整合功能,经常性开展生态环保、企业监督、河道巡查等活动,妥善化解区域矛盾纠纷,提高群众对社会服务管理的满意率,努力把霞浦打造成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共融”的温馨家园。

(四)围绕“基础更美”,从严从实抓党建

以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为重点,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支部标准化建设向规范化提升,扎实推进党组织换届,连片打造示范片区、示范村,创建党建示范街道。以构建“党建大格局、党员大教育、基层大治理、群众大服务”为理念,做精做强区域化党建品牌,做实优做“一中心四平台”融合提升、集卡司机党建和敦亲睦邻项目,重点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枢纽作用,凸显“党建+治理”作用。

(五)围绕“组织更强”,立根固本优队伍

以“红霞学堂”为载体,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素质提升格局,激励机关干部强化“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两整两提”专项攻坚行动的使命担当。优化村后备干部培养,重点从企业家、外出经商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选培,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追踪制度和设岗培养制度。精化编外用工管理,推进人员精减工作,严格编外用工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统一人员管理平台系统,提高编外人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霞浦街道党工委

2018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