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20641955984XH/2017-27855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传媒中心 |
成文日期 | 2017-07-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广播、电影、电视 |
索引号 | 1233020641955984XH/2017-27855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传媒中心 |
成文日期 | 2017-07-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广播、电影、电视 |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广电全面建设“现代综合媒体机构和区域公共服务平台”的推进和深化之年,上半年,中心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建设主阵地,为我区“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跻身全国一流强区最前列和国家级新区行列”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和思想舆论保障,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是主题宣传有力有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组织专门人员做好区“两会”“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态北仑”“平安北仑”等各类重大主题报道,目前“小城镇综合整治”最美集镇系列报道、“服务企业 招商引资”双年系列报道、“深化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剿劣系列报道、“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走破系列报道等多个重点主题报道已相继铺开并持续推进,力争形成贯彻全年的宣传声势。
二是节目栏目精细调改。做好“加”和“减”两篇文章,根据收视效果对节目栏目进行精细化调改和研发。取消《直播北仑》新闻综合板块,重点增强《北仑新闻》栏目的信息量和可看性,首推方言类新闻栏目《阿龙讲事体》,分设《今末子》、《贴隔壁》、《道老古》三个板块,接足地气,拉近距离;精准定位,牢牢抓住少儿和老人“两头”受众,升级改版少儿节目《花儿少年》,联合推出全新方言故事类栏目《山海经》,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广播加强品牌形象推广,频率符号进驻宁波20个地铁站点,优化编排、提升品质,连续推出“我爱朗读季”“1008老唱片”“寻味1008”等个性化插件,节目形态和内容和宁波市场更加贴合。
三是外宣创优持续领先。主攻大平台、着眼大手笔,进一步强化广电作为我区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截止5月底,在中央电视台共用稿26条,其中《中央新闻联播》3条;在中央广播电台用稿30条。广播、电视在浙江之声和浙江卫视用稿双双名列全省前五,有效提升了北仑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在第十四次省党代会期间,集中采制录用相关稿件12条,并通过积极供稿、上下联动,使我区三名来自基层的省党代表在《浙江新闻联播》栏目中一一亮相。2016年度,共有32件作品荣获市级以上新闻奖和政府奖,其中省级以上4件,市级一等奖6件,精品广播剧《月亮寨》获全国广播剧专家奖铜奖。
四是媒体融合加速推进。强化融合提升,使广电“两台、两门户、多微”的媒体传播格局更加牢固,更加强势。完善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建设,形成统一策划、统一汇聚、统一互联网发布的工作机制,上半年“广电即时报”发布即时突发信息993条。组织新媒体移动直播团队,分别开展了小浃江龙舟赛、国际赛车场试车、东方港城开盘等6场次的新媒体视频现场直播。抓住视频传播新趋势,制作推出广电原创微视频,尝试打造“仑视频”品牌。“即时报”个人号开通“公益寻人”平台,充分发挥接力传播优势,影响力不断扩大。看北仑微信公众号月平均阅读数超过90万,传播力指数在宁波广电媒体(含市级)中稳居前三,并入选“2016宁波网络新媒体‘三十强’”。
五是活动策划精彩纷呈。充分发挥广电专业优势,组织策划和主动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并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综合展现。策划推出北仑区首届中小学生诗词大赛,掀起集体学习传统诗词的文化热潮;联合举办“微爱筑梦”大型公益慈善系列活动展开,并通过广电媒体平台,迅速完成贵州助学爱心帮扶项目的认领;连续举办“鲜花送好人”公益活动,广电记者主播化身“送花使者”为我们“身边的雷锋”送上鲜花、奖状,深入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上半年,1008广播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其中包括独家媒体合作开展《中国新歌声》海选、1008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主播阅读分享会”特别直播、“百日无违章送你一吨油”文明驾驶倡导等活动,进一步打造特色活动品牌。
六是产业经营稳步拓展。推进广告经营方式转变,以营销活动为重要途径,成功举办“北仑第五届家博会”“第二届汽车家电博览会”“第二届家装文化节”等,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数字电视加大营销力度,开展点播(回放)免费体验月活动,大力推广TV2.0互动点播,进一步扩大增值业务的知名度和占有量。拓展广电工程业务,积极抢占视频监控、无线WIFI等市场,上半年共新增监控项目8个,摄像头视频1000多路,特别是今年5月份高效完成全区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现场的摄像头紧急布控工作,赢得了一致的口碑。
七是安全播出扎实有效。实施技术项目改造,安装调试高标清硬盘播出系统,开展400平演播室高清大屏和灯光改造等。加快“光进铜退”,稳步推进光纤入户,对新建小区实行双线接入构架模式布网,对农网改造工程实行基础网优化提升。强化安全播出管理,开展信息系统测评和整改,组织全区农村应急广播演练,完成全国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省党代会等重要安全保障期安全播出技术保障工作,上半年实现安全播出无事故。牵头开展“线乱拉”治理,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清理“空中蜘蛛网”现象,目前,根据各街道小城镇综合整治的整体规划,大力推进“线乱拉”治理各项工作。
八是内部管理不断优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定《实施方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中心部室和直属公司的内部职能进行相应调整,广告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实行合署办公,进一步提高广电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制定了《全媒体平台考评办法》,按季度对自办节目栏目、新媒体平台进行考核评比,不断提高全媒体业务水平。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开放的紧缺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业务培训,11位学员取得市航拍协会颁发的航拍操作证,成为全市县级广电媒体的第一支“正规军”。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策划,全力提升宣传水平。突出政治导向,坚持新闻立台,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相关报道及其他重点主题报道,计划启动《新区巡礼》(暂名)大型新闻行动,奔赴“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其他国家级新区深入采访。进一步优化频率频道、节目栏目的布局结构,整合资源,强化编排,不断提升收听收视效果。加强建设性舆论监督,把握新闻报道的时度效,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航拍手段,在节目中展示全区各地民生民俗、四季风光,让新闻更生动活泼,更吸引人。
二、深度融合,全力提升用户体验。遵循信息传播和新媒体发展基本规律,大力推进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信息+服务”双融合,在集成信息之外纳入更多的生活服务内容,破除机制壁垒和部门壁垒,努力实现在内容和服务方面深度融合。加强全媒体新闻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央厨房”和“广电即时报”的运作机制。加强“掌上北仑”手机门户平台建设,加大“仑视频”播发力度,提升移动直播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实用的信息服务。
三、稳步开拓,全力提升经营水平。转变经营理念,加快从传统硬广向软广转型步伐,推动广告形式多样化、广告内容节目化。努力巩固数字电视基本用户,加强广电云宽带、高清互动点播等增值业务的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依托广电双向网络资源,拓展智慧化、信息化、个性化业务,重点做好智慧教育项目、多媒体视频健康宣教系统等开发和后续相关工作。加强拓展会展经济,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形成连续性和品牌化。加快产业培育,重点打造具有广电特色的艺术培训中心,同时整合社会资源,推行宣传、广告、制作等资源置换,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四、夯实基础,全力提升保障能力。提升数字节目制播和网络数字传输能力,进一步推进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全力构建广播电视现代传播体系。优化中心全台网设计,加强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和网络安全保障。安装调试高标清硬盘播出系统,进一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高清录制和播出。优化数字电视网络结构,加快“光进铜退”,稳步实现光纤进村入户,建设高质量的双向接入网络,为智慧城市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置支撑。
五、优化管理,全力提升队伍素质。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深入改进作风,在政治纪律、廉洁自律、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等方面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态环境。坚持稳步推进内部改革,构建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广电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探索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细化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和奖励体系,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手段,实施全员培训,大力培育广电全能型人才。加强执行力建设,牢固树立精准意识,抓住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推动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