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MB1593493A/2017-27818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成文日期 2017-07-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工业
索引号 11330206MB1593493A/2017-27818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成文日期 2017-07-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工业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7年上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各项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促进工业经济、信息产业、节能降耗、服务业促进、工业技改投资、园区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序发展。现将各项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经济:1-5月,北仑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43.06亿元,同比增长24.4%;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96.6亿元,同比增长1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年初以来全市各区县(市)第一。

  工业投资:区本级完成工业投资76.6亿元,同比下降12.5%,仅完成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的26.1%,形势严峻;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3.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纳入考核要求的40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额1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

  服务业: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总额81.18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与市对区考核任务相差1.6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39.3%,与市对区考核任务相差3.8个百分点;1-5月,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66.4亿元,增幅13.9%,增幅高于市对区考核任务0.4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

  (一)夯实基础保障,推进“中国制造2025”示范建设相关工作

  一是健全工作体系,制定“中国制造2025”北仑纲领。成立由胡奎区长为组长、经信、发改、财政、科技、统计等部门组成的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区之力推进2025各项工作。全面调研形成《北仑区关于落实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并印发《北仑区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若干政策意见》。二是强化项目培育,储备“中国制造2025”发展动力。排摸上报1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88项,计划投资总额238亿元,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投资项目99项,计划投资总额368.9亿元;吉利汽车基本确定入围全市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并有31家企业申报行业骨干企业培育计划、38家企业申报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东方电缆的线缆智能制造应用项目列入2017年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三是开展政策宣讲,营造浓厚工作氛围。组织召开“中国制造2025”工作推进会,邀请市经信委相关领导,向我区工业领域相关部门及街道和重点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开展“大脚板走企业、小分队破难题”专项行动,明确在6月中旬到12月中旬的半年时间里,实现对全区600家规上工业企业的全覆盖走访。充分利用新闻报刊、网站、微信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舆论宣传。

  (二)强化监测分析,推动经济稳增促调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加强对经济走势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与各街道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区经信局重点跟踪前33家工业企业和前40家服务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各街道负责监控属地其他企业的数据情况,定期召开与部门、街道的交流通报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共同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二是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发展后劲。深化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采用“互联网+”手段实现项目在线申报预审方式,出台“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实施办法,大大缩短开工审批时间,推动了企业技改项目的尽早开竣工。尤其是对有上市、土地到期和产能急剧提升等迫切开工建设的需求企业,一经审核,立即办理。至5月底全区已备案和核准工业技改项目119个。三是加强引导培育,推动企业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围绕构建“3511”产业体系和发展服务业新兴业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宏协股份、旭升汽车技术等2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继峰汽车、凯耀电器、敏实技研3家企业成功获评2017年度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年预计“小升规”企业可超过25家,推荐4家企业申报宁波市2015年度“小升规”创业之星奖励资金;美乐雅荧光科技和隆源精密2家企业入选宁波市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培育梯队,并进一步申报省级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四是发展新兴业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以政策为导向,鼓励企业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业务量级。在去年现代物流业相关扶持政策基础上,深入调研、走访企业,修改政策促进企业向新向好发展。目前已初步拟定了补助方向,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冷链物流发展,国家无车承运人试点等。同时,帮助企业积极申请省市相关补助资金,推荐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申请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

  (三)聚焦瓶颈缓解,探索资源要素改革

  一是开展企业综合评价,推进低效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开展规上、规下企业的数据采集、评价,在此基础上修订我区综合评价管理办法。拟定低效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研究制定推进低效园区转型升级政策措施。以创新用地方式、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园区改造提升和促进低效产能退出为主要途径,加快推动我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研究提出了土地分割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企业改造提高容积率、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等11项政策措施。二是严格源头上新控制,加大“腾笼换鸟”力度。起草了《工业项目能评审批制度改革及试点推行区域能评的实施方案》初稿,初步确定以北仑区为试点,以高能耗行业为重点,全行业覆盖开展区域能评试点。结合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上半年,完成整治30家 “低小散”四无企业(作坊)、完成处置3家两链特困企业、完成旧厂区改造7家,共计9.78万平米,完成年度指标的97%。4月,我区获评浙江省“腾笼换鸟”工作考核先进系宁波市唯一。三是突出示范引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开展企业信息化发展咨询服务活动,动员、促进、指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荐腾龙精线、波钢铁、凯耀电器申报工信部2017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贝发参选2017年中国两化融合突出贡献评选。组织华朔科技的物联网协同设计和制造应用等13个项目申报2017年宁波市工业物联网试点项目,组织海天智造注塑云服务平台等4家平台积极申报宁波市“制造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示范建设相关工作。一是深入全面发动企业,通过走访、宣传,通过“大脚板走企业”活动,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项目指导、项目服务、项目申报,向上争取更多的资金。

  二是继续抓好稳增长工作。上半年我区工业经济形势较为乐观,预计下半年会逐步释放压力。要加强重点企业监测、做好精准服务、做好企业培育以及纳库统计等工作,要对照年度任务,做到逐月、逐季度稳步发展。服务业今年压力较大,做好数据监测分析,时时掌握重点行业、重点指标、重点平台、重点项目情况,争取完成市对区考核任务。

  三是进一步挖掘投资潜力。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各项政策,积极开拓新项目,深入实施“四换”,引导企业向自动化成套装备、数字化工厂方向发展。加强企业梯次培育和发展,加大对各梯次中拥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新兴企业和“工业四基”领域优势企业的工业投资项目的挖掘、支持力度。特别是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实施技改,及时上报纳库,增加工业和技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