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45102/2017-27764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17-02-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教综合类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5102/2017-27764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17-02-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教综合类
北仑区教育局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北仑教育紧紧围绕“优质均衡”的总体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教育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构建符合群众需要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通过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整改复评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健康人格,着力培育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文明素养、公民责任和理想志向,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举行全国青春健康家长培训现场推进会、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经典作品校园课本剧大赛、少先队活动课优质课比赛、北仑区第七届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等。开展行知教育沙龙活动、宁波教育大讲堂、中小学德育工作坊活动。开启新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专业梯队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6人次在宁波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开展主题班会课、少先队活动课评选,江南中学刘雪珺代表北仑参加全国主题班会课评选。17家单位获评宁波市示范家长学校,1家学校获评宁波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区教育局获评宁波市六五普法先进,4人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个人,6家单位获评宁波市第四批社会实践大课堂基地。涌现出全国最美中学生林炎、浙江省优秀学生干部周琦等先进。
  2.切实加强学校体艺工作。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合唱展演等12个大项的比赛,区级层面参与学生达到17000余人次。加强学校体艺特色培育,2016年在市级及以上各项体育、艺术比赛中,滨海国际合作学校管乐团获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松花江中学合唱团获省现场合唱展演初中组一等奖。北仑中学在宁波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夺取团体冠军,灵山学校和霞浦学校在宁波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分获男子组冠亚军,九峰小学篮球队在市小学生篮球比赛中首次获得男子组冠军,市中小学合唱比赛我区参赛学校连续六年获得一等奖总数第一,绍成小学铜管乐、江南中学课堂器乐均连续三年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蔚斗小学在市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2月,成功举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首届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
  3.深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学校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泰河中学迁建、灵山学校及北仑职高扩建等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岷山中学、洋沙山学校开工建设;叶湫幼儿园9月开园,小港长山幼儿园和保税南区幼儿园建设完工进入装修阶段;江南中学、明港中学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绍成小学改建项目开工建设;阳光学校、高塘学校、高潮幼儿园、泰河学校、博平小学、九峰小学、柴桥幼儿园等新建、扩建、改建、迁建项目列入前期计划项目。顺利完成大胡教学点等3个外来务工子女教学点撤并和更名工作,让每一位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区义务段学校38所,省标准化学校37所,达标率97.4%,居省、市前列。
  4.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3、4月份分别举行小学、初中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会,6、11月份分别承办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和省教育学会农村义务教育分会2016年会,全面展示北仑课改成果。蔚斗小学等7所学校成为市课改典型学校。开展学科教师全员培训,推进一线教师由“学科教师”向“课程教师”转型。出台《精品拓展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浙江教育报、东南商报等省市区媒体深入报道北仑课改经验。
  5.推进特色示范高中建设和适应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围绕新高考改革,推进高中选课走班工作,加大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丰厚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实施选择性教育。举行2016高考总结会暨新高考应对研讨会,承办宁波市高中语文、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基地现场展示活动。开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新学考、选考工作,开展学科调研,确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在课改、考改背景下稳步提升。2016年高考第一批文理科上线学生再次突破400名,文理科重点率达27.64%。
  6.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多渠道多途径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与国外(境外)中小学全面结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互访交流合作活动。全区12所中小学分8批次与国外(境外)中小学进行互访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培养模式。目前已逐步形成国外培训游学基地、国际合作学校、中外姐妹学校结对、教育国际化特色学校、国际化社区教育等系列的区域教育国际化品牌。
  7.深化与中国教科院的合作项目改革。10月14日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仑区人民政府签订第二轮五年合作协议,共建“北仑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重点推进品质北仑项目、新样态学校建设项目、智慧北仑项目、优师北仑等项目,建设高品质的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在中国教科院专家指导下,全区各校完成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校章程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品牌建设指导达到全覆盖。5月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中,泰河学校代表队获特等奖第一名。
  8.全面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估制度及管办评分离。5月12日,北仑区政府和宁波教育学院签订教育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宁波教育评估北仑分院成立。双方联合成立“教育协同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全方位教育资源,重点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教育发展研究、第三方教育评估等方面的合作,推动高校-地方政府在教育与社会发展领域和人才培养工作上的联动改革与协同创新。宁波教育评估院对全区41所中小学进行学校发展综合业绩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
  9.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区创建。对照《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操作标准(2015年修订版)》,开展自查自评,重点围绕校间均衡系数、职业教育提升、民办学校提升、教师结构调整、班额控制等部分未达标或基本达标的指标,抓好整改落实。11月2日,通过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整改复评,其中8项指标除一项外,全部整改到位,为创建省第一批教育现代化区打下良好基础。
  (三)强化组织领导,推进队伍建设
  10.加强系统党建工作。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党章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建廉政宣讲团,采用多种形式送党课到基层学校。开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争做事业发展创新型党员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通过“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成才”等工作,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位置,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有威望,党员教师在群众中有口碑。

  1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召开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
和政风行风监督员座谈会,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完善小微权力的监督监查长效机制,强化党内监督;机关“廉政橱窗”推出10期,已成为展示学校廉政教育的窗口。继续做好纪检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开展师德师风检查,调查处理违规补课、有偿家教等投诉事件;推动机关、学校及教育系统制度建设和完善,完成制度汇编;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工作,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好、用好《廉洁伴我行》读本;举行廉洁伴我行教案设计比赛,确保每所学校廉洁教育有计划、有师资、有教案、有评价、有检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内审人员的队伍学校基层纪检干部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12.强化引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全面发展。完善名优骨干教师工作“站”“室”“点”建设。规范实施名优骨干教师工作室建设,培育带徒研修员800名,开通北仑区名优骨干教师工作站网站,开展工作站建设考核工作。实施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参加中小学教师“卓越工程”,市“曙光工程”等计划,组织参加宁波市骨干教师评比工作,依托教研室和工作站平台,强化赛前辅导,8名教师新成为市学科骨干,通过比例在大市处于前列。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8 %以上。4名教师获市教坛新秀第一名。2名教师摘取市课堂教学评比、市小学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完善教师交流方案,2016年交流教师129名,交流骨干教师43名,交流比例达到省定目标。借助新媒体评选区首届“最美教师”10名。
  13.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校长队伍的综合能力。开展教师评校长、社会评学校活动,促进校长用心办学。完善校长考核机制,深化校长聘任和轮岗交流机制,4名校长(副校长)轮岗交流。强化后备干部培养、培训,与宁波教育学院合作开展校长发展培训,250名学校后备干部和副校级干部参加培训。与中国教科院开展合作,开展校长挂职培训,5名校长到北京等实验区学校挂职,组织6名校长参加全国校长发展学校培训,4名校长(园长)被评为市名校长。安排10名教育干部赴台湾培训,7所学校与台湾学校结成姊妹学校。
  (四)注重教育内涵提升,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14.全面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出台北仑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等与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相配套的政策文件,全方位落实行动计划。设学前教育专项经费3800万。做好13所省等级幼儿园抽评和复评工作,不断提高保教质量。5月份承办浙江省学前教育指南及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区中心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进行现场展示,梅山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做特色课程介绍,提升北仑学前教育在浙江省的影响力。
  15.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学徒制”试点初具规模,学校参与试点专业7个,参与班级30个,参与企业13家。举行2016年校园招聘会,88家企业为600多名实习生提供1460个岗位。汇集全区各行业企业的技师及首席工人,建立技术专家库。实施能工巧匠进校园工程,聘请30多位企业师傅到学校兼职。目前学生实习稳定率和就业稳定率稳步提升,学校为每个毕业生提供2~4个优秀岗位供其选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五年在98%以上,最终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在89.7%以上。全面促进技能教学水平提升,师生技能大赛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北仑职高师生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3金3银。在全国“创新杯”教学说课等比赛中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全国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在省级比赛中获2个一等奖、7个二、三等奖,并将浙江省第十四届“花之舞”花艺设计大赛的特等奖、金奖、银奖分别收入囊中。浙江省第四届高中心理技能比赛(职高组)的比赛中获一等奖1个。荣获2016年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获一等奖2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个。2016年共获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18个一等奖、39个二等奖、45个三等奖,获奖数列全大市第一。
  16.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北仑区特殊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管理办法、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和特殊学生送教上门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全区学校已建立资源教室14家。全区各街道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实现全覆盖,随班就读教师全覆盖,特殊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全覆盖,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基本形成以阳光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区域特殊教育网络体系。
  17.社区教育得到新发展。5月,北仑区被教育部确认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大碶成校申报省现代化成校,柴桥成校花木培训申报省成教品牌,区社区教育学院成为省老年开放大学分校第二批试点学校。举办社区教育微课程培训,评选社区教育微课程28门,组织人员参加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年度会议,12个微课作品获优秀奖,区社区教育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奖。继续开展扫盲教育,2016年实际扫除文盲1490名。评选8家区级首批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学校,全年培训家政人员1.8万人次以上,占常住人口的3%以上。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200余场次,参加人次10余万;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6813户“学习型家庭”、1806户“示范性学习型家庭”、40个“学习型企业”、24个“学习型社团”、2个“学习型单位”、4个“学习型社区”、 1个“学习型行政村”。全年完成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3000余人,成人高中“双证制”学历教育650余人,农民转岗技能培训1800人,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88人,开展社区教育大讲堂110余期,区域内接受各类教育56万人次以上。
  18.提升教育教研水平。加强教科研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项课题成果获省一等奖,5项获市一等奖,7项市二等奖,10项市三等奖。新增国家级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项、省级2项、市级6项,市“卓越工程”专项课题7项(其中2项为重点课题),市特殊教育研究专项课题1项,市第一届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14项,市德育专项个人课题15项。新立项北仑区教育规划课题67个课题。在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国家级特等奖1个,省二、三等奖6个,市级特等奖2个,市一等奖17个,市二、三等奖82个。27所学校被评为市规范化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C证持证率超过60%。开展浙江省“i5爱我亲子教育平台”普测活动,全区家长参与i5平台普测总数达5192人次,11位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入驻平台担任心理咨询师。1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成为宁波是唯一1个浙江省中小学亲子辅导工作达标区。
  19.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教育信息化基础高地。全区所有中小学均建有校园网和计算机室,均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桌面,北仑教育城域网互联网宽带出口达到2.3G。所有普通教室都配置短焦投影和电子白板。全区50%的中小学实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无线网络覆盖每个教室,确保全班同学同时使用终端教学。完成网络中心云服务器系统建设。推进区域智慧教育。全区97.7%的学校通过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达标评估。四所普通高中完成3sys智能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三所普通高中安装完毕智能电子班牌。北仑中学被列为第二批浙江省数字化示范校建设。长江中学、绍成小学、小浃江学校和北仑职高被评为宁波市智慧教育试点学校。完成建设“北仑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组织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提升教育信息服务水平。《北仑区智慧教育云》列入区发改局前期项目。师生参加市中小学电脑制作等各类比赛获一等奖12项,二、三等奖37项。北仑区教育装备中心获多个市级优秀组织奖。
  (五)加强学校管理,扎实推进制度化建设
  20.规范学校固定资产和教育经费管理。成立北仑区教育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学校中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促进系统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有效利用。加强对各类专项经费的管理与评估,学校食堂人员工资由政府买单,全年拨付1640万元,进一步提升学生伙食质量。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实施中职教育免学费。扩大普通高中困难生资助范围,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制度。2016年学前教育和义务段学生贫困生资助817人次,资助金额51.002万元。普高贫困生资助3057人次,资助金额217.233万元。职高贫困生资助858人次,资助金额69.25万元。调整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进一步保障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21.抓细抓实学校安全工作。召开学校安全稳定综治工作会议。健全组织网络,设立26个学校安全工作辅导站。开展“平安护航G20 积极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专项活动。和东海救助局联合主办“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专题教育,参与师生9319名。组织开展为期三周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4000余名师生参加。开展学校安全干部和校园保安综合素质专项培训活动。会同车管部门,对全区20辆校车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逃生、防火灾、防地震、应对不法分子闯入校园等应急演练,全区各校共组织演练活动达256次,参与师生14万余人次,全区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