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北仑 | >北仑印象 | >媒体宣传 |
浙江工人日报5月9日头版
近日,宁波北仑区首个街道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在戚家山成立。该基地由戚家山街道总工会和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将通过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育才活动,提升职工的技术技能,为企业及辖区发展增添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打造一块培育工匠精英的“实验田”,这是北仑工会培育“工匠精神”迈出的又一大步。近年来,北仑区总工会通过组织各街道(镇)举办劳动竞赛、学历技能培训、先进评选活动,完善职工成长成才机制等措施,构建了一个培育、创新、激励相结合的工作体系。
据统计,区总工会职工学校每年组织近万人分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工匠精神’正是北仑制造亟待补上的‘精神之钙’,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让未就业的人获得新技能,让已就业的人进一步提升技能才是培训的意义所在。”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职工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紧贴企业发展实际,培养实用型人才,也方便企业职工就近上学的需要。
目前,职工学校已与吉利汽车、宁波钢铁、申洲集团、北仑各大金融机构等合作,从实际需要出发,设立相应的专业和培训项目,使职工既获得相关学历,又能够学以致用。其中,一些职工学员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成为单位的栋梁。
近年来,北仑区总工会通过搭桥梁、建平台,营造良好的钻研创新氛围,为职工成才成功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为节约献计策”、“为增效献才智”、“为安全找隐患”等“三为”主题劳动竞赛吸引全区多家企业的积极参与,收到节能、环保、安全隐患排除等建议上万条;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各项操作法达110余人;工具钳工技能大赛、数控车工技能大赛、物流叉车技能大赛……高难度的操作在一场场大赛中频频获得掌声和惊叹声。
“各种形式的职工技能竞赛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更多基层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发挥自己的钻研精神。”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我们工会共指导18次技术比武、帮带186名学徒、结对40家企业、攻克76项难题。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企业劳动竞赛覆盖率,深挖职工的绝技绝活,切实做好平台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全区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工人”评选,更是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